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8)
2023(6678)
2022(5423)
2021(4932)
2020(3589)
2019(8151)
2018(7848)
2017(14212)
2016(7687)
2015(8597)
2014(8627)
2013(8462)
2012(8367)
2011(7929)
2010(8223)
2009(7537)
2008(7421)
2007(6733)
2006(6318)
2005(6149)
作者
(23552)
(19673)
(19546)
(18437)
(12441)
(9385)
(8788)
(7713)
(7598)
(7015)
(6766)
(6504)
(6459)
(6374)
(6262)
(6008)
(5790)
(5681)
(5646)
(5574)
(5243)
(4914)
(4734)
(4671)
(4481)
(4417)
(4407)
(4398)
(4068)
(3909)
学科
(40673)
经济(40639)
(17547)
管理(16873)
地方(16299)
中国(15701)
(12308)
(11783)
企业(11783)
(10666)
业经(10511)
地方经济(9404)
(9128)
农业(8764)
(7967)
金融(7967)
方法(7795)
(7669)
银行(7657)
(7590)
教育(7287)
发展(6884)
(6855)
环境(6648)
(6331)
(6230)
贸易(6218)
技术(6050)
(5987)
数学(5897)
机构
学院(115118)
大学(113287)
(47686)
研究(46914)
经济(46615)
管理(37772)
中国(35269)
理学(30531)
理学院(30082)
管理学(29592)
管理学院(29361)
科学(28336)
(25866)
(24450)
研究所(21880)
(21687)
(20520)
中心(20353)
(19513)
(19454)
师范(19272)
北京(17269)
(16762)
(16162)
财经(16086)
农业(15679)
师范大学(15386)
业大(15164)
(15116)
经济学(14806)
基金
项目(68509)
研究(54129)
科学(53087)
基金(45941)
(39573)
国家(39114)
社会(33935)
科学基金(32376)
社会科(31983)
社会科学(31979)
(28612)
教育(24373)
(23500)
基金项目(23163)
编号(22918)
(21977)
成果(20087)
发展(18097)
资助(18053)
自然(17799)
(17751)
课题(17399)
自然科(17302)
自然科学(17299)
自然科学基金(16960)
重点(16032)
(14677)
(14368)
(14107)
国家社会(13726)
期刊
(65820)
经济(65820)
研究(41054)
中国(31101)
(21339)
教育(20716)
学报(18027)
科学(16654)
管理(15849)
(15384)
农业(14896)
(13947)
金融(13947)
大学(13620)
学学(12346)
业经(12101)
技术(10702)
经济研究(10365)
财经(8310)
问题(8254)
图书(7555)
(7433)
(7271)
(6191)
论坛(6191)
(6136)
世界(6059)
商业(5968)
(5909)
改革(5743)
共检索到199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正国  
中国神话研究的百年历程,大致形成了西学建基(20世纪初期)、国学考辨(20世纪上半叶)、方法论转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三个学术时期。张开焱先生的神话研究集中于第三个时期,也代表了这一时期我国神话研究的基本风貌。理解开焱先生的神话学思想,成为我们进入当代中国神话学的重要路径。近二十年来,开焱先生精思勤作,开创了中国神话学的两个风气:一是神话叙事学,一是还原中国创世神话。如果说神话叙事学是开焱先生方法论转型时期的先锋之作,那么,还原中国创世神话则是中国神话学回归古典的标志性成果。综述开焱先生的神话学思想,可以见出其自觉的方法论逻辑:现象学意义上的回归古典,因此可以将其研究名之为中国神话学的"还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剑平  何召鹏  刘长庚  
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何坚持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发展国有企业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套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发展方向、改革发展目标、改革发展重点、改革发展主体、改革发展方法论、改革发展方针等为核心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国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深入理解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规律、增强改革发展定力、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形成改革发展合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桂华  陆汉栋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总体情况进行了部署,形成了完善的教育哲学思想逻辑体系,必将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逻辑体系就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习近平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与理论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云亭  张伟强  
传统金融理论的本原可以直接追溯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效市场假说以理性预期和套利为重要前提,被视为传统金融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当有效市场理论越发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检验的双重挑战时,金融学的发展终于又从理性回归到心理,重新引入了"人"的因素,将心理学、行为理论与金融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市场并不是有效的"这一宏阔主题。本文尝试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二者之间的发展渊源和内在逻辑进行辨析,以帮助研究者们更清晰地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脉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云亭  张伟强  
传统金融理论的本原可以直接追溯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效市场假说以理性预期和套利为重要前提,被视为传统金融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当有效市场理论越发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检验的双重挑战时,金融学的发展终于又从理性回归到心理,重新引入了"人"的因素,将心理学、行为理论与金融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市场并不是有效的"这一宏阔主题。本文尝试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二者之间的发展渊源和内在逻辑进行辨析,以帮助研究者们更清晰地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脉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马艳  刘诚洁  
文章梳理总结了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中国官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阐明了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即学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是其重要来源,官方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总结,并指引学界的研究立场和方向。由经济思想向完善的经济理论发展需要处理好学界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与官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基本原则是坚持官方指引与学界创新的良性互动,评判标准为是否与新时代的基本方略保持一致,具体实施路径是着力解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践中的新矛盾与新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尚宇飞  
学科德育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自我感悟或在教师引导下领悟,逐步内化生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道德与品质,是学科教育中所能企及的德育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但又不刻意而为。学科道德教育的应然诉求可归结为积极求实的生活处事、刻苦不懈的人格品质和民族使命的理想情怀这三个层面。但是学科德育的有效践行还面临若干实然困境,主要包括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还未得到普遍认同和教师的学科育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两个方面。为此,可从优化学科课程评价以凸显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完善教师教育机制以提升教师学科育德素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来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相互融合等三个路径入手,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育人目标。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亚光  黎博雅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所孕育的中共留法群体,对于近现代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考察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到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发展转变、内在逻辑可以发现,留法勤工俭学生转向共产主义,是对各种思潮进行理论研究、共同讨论的结果,他们转变立场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对自身勤工俭学实践和彼邦社会真相的观察和思考,使他们彻底认识到"社会革命"的必然性;从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到筹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是留法先进分子独立探索建党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建党活动的自发性和内生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爱清  
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其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理论和实际背景,一方面借助于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所提供的新的方法和视角;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更是为了更好地解释现实情况并为各经济体参与贸易并获得利益提供政策上的理论支持。因此,围绕着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的形成和利益的分配这三个基本问题,并且结合对贸易利益的追求而产生的贸易实践,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海  
城乡商贸融合发展不仅是一种服务方式,其更是一种治理模式,城乡商贸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商业资源配置、二元经济结构出发,探究了城乡商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基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维度构建了城乡商贸融合发展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余永跃  刘于兰  
虽然现阶段我国人口劳动力资源依然丰沛,但是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加快,新生人口总数下降显著,家庭规模和结构深刻变化,生育意愿低迷,生育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我国人口发展处于较低生育率水平。为了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我国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发展新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倡导新型婚育文化,推动实现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系统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扎实落实降低生育成本的目标;重视家庭发展,促进育龄女性平衡家庭建设和事业追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慧   方城钧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城乡关系演变新的阶段,是新中国70多年党和人民摆脱贫困、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也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以及中国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从城乡要素配置、产业协同、文明普及、空间融合四个方面阐释城乡融合的科学内涵,深入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公平与效率三个维度,对城乡融合与城乡一体化进行理论辨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剑  
经济快速发展是落后国家的梦想。自从二战结束以后,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就成为经济落后国家的主要目的。围绕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波理论。第一波理论二战后很流行,这个理论是典型的结构主义理论。那时,人们发现,发达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重工业发达,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成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所以重工业发展不起来是市场失灵所致,主张由政府主导直接动员、配置资源发展重工业。但这一思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