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9)
- 2023(4626)
- 2022(3792)
- 2021(3749)
- 2020(2829)
- 2019(6722)
- 2018(6962)
- 2017(10667)
- 2016(7215)
- 2015(8328)
- 2014(8863)
- 2013(7700)
- 2012(6957)
- 2011(6466)
- 2010(6847)
- 2009(5870)
- 2008(5988)
- 2007(5664)
- 2006(4984)
- 2005(4731)
- 学科
- 教育(20601)
- 管理(15412)
- 济(14605)
- 经济(14583)
- 业(12624)
- 中国(11654)
- 企(11348)
- 企业(11348)
- 理论(9247)
- 教学(8070)
- 学(6641)
- 财(6317)
- 农(4734)
- 发(4715)
- 思想(4672)
- 政治(4511)
- 方法(4510)
- 务(4370)
- 财务(4360)
- 财务管理(4343)
- 学法(4316)
- 教学法(4316)
- 业经(4303)
- 研究(4218)
- 发展(4204)
- 思想政治(4179)
- 政治教育(4179)
- 治教(4179)
- 德育(4131)
- 展(4080)
- 机构
- 大学(89890)
- 学院(87847)
- 研究(30603)
- 教育(28335)
- 范(24076)
- 师范(23983)
- 管理(23762)
- 济(22504)
- 经济(21498)
- 京(21235)
- 师范大学(19504)
- 理学(19391)
- 理学院(19019)
- 管理学(18472)
- 管理学院(18266)
- 中国(17538)
- 科学(17515)
- 江(16920)
- 职业(16697)
- 技术(15547)
- 所(15135)
- 北京(14559)
- 财(13610)
- 州(13433)
- 研究所(13265)
- 中心(13084)
- 职业技术(11523)
- 院(11234)
- 教育学(11054)
- 技术学院(10619)
- 基金
- 项目(47530)
- 研究(45781)
- 科学(37474)
- 教育(30748)
- 基金(27951)
- 社会(24216)
- 编号(23452)
- 成果(22726)
- 家(22428)
- 社会科(22325)
- 社会科学(22320)
- 国家(21996)
- 省(21088)
- 课题(20043)
- 划(19201)
- 年(18115)
- 科学基金(17939)
- 规划(14063)
- 项目编号(13989)
- 基金项目(13476)
- 性(13293)
- 度(12654)
- 研究成果(12541)
- 重点(12358)
- 阶(11947)
- 段(11912)
- 阶段(11881)
- 部(11812)
- 发(11375)
- 年度(11163)
共检索到152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盘龙
张太雷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青年教育思想激励了很多青年人去拼搏奋进。文章立足于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了张太雷倡导教育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育青年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以及教育青年要善于做好宣传工作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张太雷 青年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绍军
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以"爱国是培养人才第一要义""爱国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等为内容,以深化国情教育、培育爱国能力、强调自我教育为做法的爱国教育机制,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成才报国的自动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张伯苓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培
张謇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民族危亡之际确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人生理想,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保障生计”的职业教育宗旨,形成“实业教育作为类别教育”“父教育、母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以实业挹注教育”等深刻反映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前瞻性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国家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张謇 职业教育 父教育 母实业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曾庆栋 梁宇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和宣传鼓动家,是卓越的青年运动领袖。他在组织和领导早期青年运动的革命实践中,为中国青年运动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内容丰富、观点深刻而又颇有特色的青年思想,即青年使命观、青年德育观和青年实践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婵娟 廖宇飞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障,也是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稳定的灵魂所在。香港出现的社会乱象和政治困局实际指向的是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和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双重缺失,其中有历史文化原因,也与香港地区自身教育制度有关。在"一国两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深入实施的社会背景下,需重新审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并建构明晰的国家认同教育,以推动香港社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
香港青年 国家认同 价值 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璇 王璐 孟军
恽代英作为近代中国青年的杰出代表,在其36年的生命中贴近青年、联系青年、关心青年、教育青年,形成了特质鲜明的青年思想。恽代英青年思想具有意旨的爱国性、内容的系统性、过程的实践性、主义的科学性等鲜明属性,这为当今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历史经验与思想启迪。
关键词:
恽代英 青年思想 理想信念教育 爱国主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理群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立足以民为本的价值信仰,推行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实践。他认为,推进中国社会改造与发展的可持续的基础,在于培育思想觉醒、权利自主、组织化的新民,成为乡村改造的主体。而这又需要兼具现代科学知识与世界眼光的乡建人才到人民中间去。他所提出的人的建设问题以及在实践中创制的农村综合改造方案,不仅是平教运动与乡村建设的工作核心,也是今天的中国远未完成的事业。
关键词:
晏阳初 以民为本 平教运动 乡建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京京 付延
陆费逵职业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教育救国信念为出发点,来源于对中国社会与教育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他国教育经验的批判性借鉴。陆费逵主张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在学生培养上重视职业道德、职业技术、基本常识和实习实践,并对女子职业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深入挖掘陆费逵职业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探索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世铎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平民化、实用化、社会化、科学化和融合化五大特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科学生活方式的探寻,保障学生(生徒)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二,提升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强化“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育;其三,增强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四,完善职普融通,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 实用 科学 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洪宇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满怀救国救亡理想,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探索出一条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新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探索教育新路过程中,他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需求的考察,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将之作为其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倡导与实践。
关键词:
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 生利主义 当代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羽菲 祁占勇
戴维·斯内登(David Snedden)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助推了《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为美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了重大的基奠作用。美国学者对斯内登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社会效率的职业教育思想基础、普职分离的职业教育思想核心、新职业主义的职业教育思想延伸等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斯内登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转变职业教育哲学基础、加快普职融通、深化产教融合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赵国琴
江恒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职业教育思想衍生于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时代,因而具有强烈的富国安民情怀。在为职教事业孜孜探索的道路上,他既能延展以吸取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又躬耕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土壤,在与黄炎培等诸位中华职业教育社同仁的思想碰撞中也对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化和推进。在职业教育图景不断勾勒扩大以谋求深入发展的今天,江恒源的职业教育思想仍然能够生动传神地给予价值引导与发展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博宇 曹继东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爱国主义、坚忍不拔、实事求是、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多重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至关重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媒体平台、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发挥“长征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运晓钰 陈丽鸿
《资本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展开了批判,构筑起其生态思想的基本框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劳动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劳动异化,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指导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资本论》 生态思想 当代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贤兵 姜南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教义中蕴含丰富的林业生态思想,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文化基础。道教主张护生、戒杀,善待万物,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道教教义对教徒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保护动植物,合理适度取用资源。道教重视森林植被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林区经济具有现实意义,注重尚德修行、劝民从善,鼓励植树造林,有利于生态修复,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
道教 林业 生态思想 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