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
2023(1376)
2022(1214)
2021(1319)
2020(1163)
2019(2606)
2018(2689)
2017(4130)
2016(2850)
2015(3730)
2014(3690)
2013(3372)
2012(3278)
2011(3332)
2010(3342)
2009(2915)
2008(2805)
2007(2628)
2006(2590)
2005(2453)
作者
(7820)
(6407)
(6300)
(6235)
(4162)
(3176)
(3103)
(2661)
(2609)
(2546)
(2369)
(2335)
(2198)
(2163)
(2068)
(2065)
(1892)
(1867)
(1849)
(1807)
(1792)
(1763)
(1639)
(1582)
(1477)
(1451)
(1444)
(1417)
(1405)
(1395)
学科
图书(10069)
书馆(9564)
图书馆(9564)
教育(8227)
工作(5756)
研究(4929)
(4343)
中国(4108)
管理(3992)
读者(3784)
研究生(3652)
(3453)
教学(3050)
理论(2563)
(2488)
网络(2488)
政治(2352)
思想(2343)
(2289)
图书馆学(2283)
(2226)
自动(2214)
自动化(2214)
网络化(2203)
思想政治(2189)
政治教育(2189)
治教(2189)
德育(2187)
医疗(2072)
(2072)
机构
大学(42897)
学院(31132)
图书(19786)
书馆(19322)
图书馆(19321)
研究(12561)
管理(9927)
(9809)
(9564)
师范(9517)
教育(8649)
大学图书馆(8647)
理学(7433)
师范大学(7395)
科学(7344)
理学院(7220)
(7049)
管理学(6832)
管理学院(6726)
北京(6557)
(6491)
中国(5992)
(5632)
(5550)
信息(5226)
研究所(5000)
中心(4997)
经济(4977)
(4872)
业大(4820)
基金
项目(19013)
研究(17828)
科学(13664)
成果(11654)
基金(10861)
教育(10483)
编号(10455)
社会(8948)
(8439)
国家(8325)
社会科(8303)
社会科学(8300)
(8009)
(7638)
研究成果(7502)
项目编号(7289)
(6917)
课题(6866)
科学基金(6666)
大学(6628)
(6333)
之一(5956)
基金项目(5626)
高校(4698)
规划(4656)
(4152)
(4113)
重点(4064)
图书(4033)
资助(4011)
期刊
图书(26724)
书馆(22006)
图书馆(22006)
教育(19035)
中国(14844)
研究(14767)
学报(8440)
(7708)
经济(7708)
大学(6983)
(6540)
情报(6136)
(5665)
论坛(5665)
图书馆学(4600)
高等(4452)
建设(4304)
高等教育(3697)
(3546)
(3546)
杂志(3546)
工作(3508)
(3451)
研究生(3365)
学位(3344)
情报工作(3181)
(3175)
卫生(3175)
科学(3139)
学学(2987)
共检索到69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建新  
张厚生老师毕生躬耕于图书馆事业,为东南大学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从队伍建设、图书馆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专业教学与学术科研等方面回顾张老师对东南大学图书馆的贡献,通过一系列关键事件来展示张老师敦厚朴实、关爱后学的一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时修荣  
东南大学图书馆是一个有90年历史的、基础较好的图书馆,它已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常设的各业务部门外,还设有以土建、力学学科为主的外国教材中心和国际联机(DIALOG)检索终端。我馆自1988年6月以来,先后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紧紧围绕发挥图书馆两个职能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在馆内引进竞争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全馆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业务工作、人员素质、自动化建设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观。新的运行机制激发出工作人员较强的改革意识和改革承受能力。四年多来全馆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图书馆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改革的概况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逐步建立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涛  朱莹  
为了满足读者在移动环境下使用图书馆的需求,东南大学图书馆利用WAP技术进行了移动图书馆的开发。详细介绍了移动图书馆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对用户登录、馆藏目录查询、电子资源检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分析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目标。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钱鹏  
中文电子图书建设和揭示与纸质图书脱节。东南大学图书馆实施馆藏中文图书电子化的计划,包括现有馆藏、新订图书以及纯电子图书订购三个方面,并设计订购和资源揭示的工作线路。其中现有馆藏采用购买和委托加工;新订图书纸书订购与相应电子书订购同步进行;纯电子图书采取以读者荐购为主的方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学琴   李爱国  
“以用户为中心”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核心理念。东南大学图书馆基于用户关系管理相关理论,开展用户关系管理的实践探索,细分用户、掌握需求,多渠道建立用户强交互关系,在用户参与、用户受益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期望能为高校图书馆同行开展相关服务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曦临  范莹莹  陈霞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开展情况的比较与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流于形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大学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东南大学图书馆通过"阅读"与"导读"方式嵌入学校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骏  袁曦临  
数字化期刊的移动阅读行为研究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本调查基于超星Pad学习终端,采用各大"阅读指数"调查机构主要的"阅读指数评价标准",调查了数字化期刊移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阅读意识、阅读倾向、阅读场所、阅读时间和阅读满意度等方面,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改进进行了探索。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云陵  
并校为新东南大学图书馆实质性融合提供了机遇,选择实质性融合的正确方向和办法至关重要。实质性融合过程是思想观念、组织结构、技术规范全面统一的过程,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关系到并校条件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值得深入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昉  齐康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以书本和影像资料形式集聚的场所及建筑物。藏、借、阅是它的基本功能。在高校建筑群中图书馆则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建筑。不少高校常将它布置在建筑群轴线的中端,便于周围学科、学生来借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乐  王婷婷  袁曦临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新信息环境下应对用户需求变化所采取的一种新服务机制和模式,学科服务平台是联系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的基础,是服务顺利开展的保障。文章通过对东南大学基于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和使用的研究,分享使用软件即服务方式构建一个开放、功能强大的学科服务平台的经验,对促进高校的学科服务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雪莱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舜徽先生(1911—1992),是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他自幼从未进过学校,靠自学成才,无师自通。一生涉览群籍,博治四部,著述不辍,生前出版专著51种,达八百余万字。内容涉及小学、经学、史学、哲学和文献学等领域,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界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被誉为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的国学大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玉兰  邵敏  
通过西文图书研究与评介工作,阐述了助教博士生在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现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深化与扩充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启动仪式暨高端学术报告会在东南大学举行2023年4月27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启动仪式暨高端学术报告会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和数学学院共同承办。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领导、嘉宾,历届赛事承办高校领导、南京市各高校代表,东南大学相关职能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及师生代表等近5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正是助力基础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抓手。在数模竞赛办赛二十周年之际,承办单位再次回到曾经的发起单位——东南大学,意义非凡。
关键词: 东南大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余海宪  陈枝清  胡文华  
洪范五先生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该文以档案为基础,阐述了洪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十年里,在图书馆业务规范建设、创建新型图书分类法、完成图书整编、注重人才培养、倡导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完整的总馆-分馆体制、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思瑶  
文章通过对金陵大学《图书馆报告》的解读,梳理了刘国钧先生学生时代和毕业留校工作后在金陵大学图书馆取得的工作业绩:一是在金陵大学图书馆勤工助学期间承担的工作,提出刘先生撰写《儿童劳动与教育》与《儿童图书馆和儿童文学》两文,并非仅出自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受相关教育理论的影响,也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作依托;二是《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应用和影响;三是不断呼吁、要求,最终促成金陵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造;四是抗战期间在成都维持并拓展金陵大学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内涵。文章力求将刘先生在金陵大学求学和工作的时段作为一个整体,展现他在金陵大学图书馆任职期间为图书馆所作的具体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