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7)
2023(6818)
2022(5423)
2021(5176)
2020(4316)
2019(9689)
2018(9547)
2017(17969)
2016(10306)
2015(11537)
2014(11594)
2013(11137)
2012(10903)
2011(9598)
2010(9768)
2009(9000)
2008(9428)
2007(8628)
2006(7498)
2005(6928)
作者
(30900)
(25719)
(25645)
(24513)
(16670)
(12562)
(11666)
(9822)
(9768)
(9522)
(9046)
(8909)
(8459)
(8420)
(8300)
(7756)
(7743)
(7593)
(7561)
(7339)
(6511)
(6480)
(6353)
(6048)
(6004)
(5812)
(5677)
(5623)
(5348)
(5318)
学科
(37758)
经济(37692)
管理(27271)
(25256)
(22175)
企业(22175)
方法(16838)
数学(13119)
数学方法(12828)
(11570)
(11536)
中国(11445)
业经(9469)
(9235)
(8895)
理论(8553)
地方(7770)
(7015)
银行(6991)
(6755)
金融(6753)
(6670)
(6635)
财务(6620)
财务管理(6599)
(6554)
教育(6545)
企业财务(6350)
(6295)
(6294)
机构
大学(149377)
学院(146583)
研究(54009)
(53113)
经济(51825)
管理(49426)
理学(42424)
理学院(41756)
管理学(40623)
管理学院(40318)
中国(39867)
科学(35631)
(32328)
(28887)
(28347)
(28070)
研究所(26311)
中心(23947)
(23390)
业大(22871)
农业(22519)
(22292)
师范(22019)
财经(21937)
北京(20077)
(19987)
(19100)
(18650)
师范大学(17741)
经济学(16894)
基金
项目(96846)
科学(75609)
基金(70399)
研究(67612)
(63149)
国家(62605)
科学基金(52270)
社会(42537)
社会科(40183)
社会科学(40168)
(37336)
基金项目(36631)
自然(34688)
自然科(33967)
自然科学(33952)
自然科学基金(33353)
(32463)
教育(32111)
资助(29306)
编号(26024)
成果(23460)
重点(22624)
(21534)
(20160)
(19771)
(19328)
课题(19176)
科研(18814)
创新(18440)
计划(18379)
期刊
(61804)
经济(61804)
研究(45333)
中国(32489)
学报(30969)
(26357)
科学(26035)
大学(22927)
(22875)
学学(21467)
教育(20948)
管理(19272)
农业(17672)
(14087)
金融(14087)
财经(11708)
技术(10841)
(10106)
经济研究(9754)
(9565)
(9496)
业经(8610)
图书(8308)
业大(8299)
问题(7732)
农业大学(6911)
(6759)
科技(6647)
统计(6498)
书馆(6396)
共检索到226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光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的表现形式,庙会在本质上是宗教精神、区域特色、生活习惯、人文传承和经济活动等地方性元素融合的产物。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庙会反映了一种神圣与世俗的融合,表达了特定地区居民群体的情感诉求。历史上,通过对某种仪式的不断重复与改进,庙会得以融入到一定区域的社会生活和群体心理之中,并深刻地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地方性的品格。今天,在现代性的文化力量和解读方式的推动下,在神圣与世俗的张力作用下,庙会的文化角色发生了现代性的裂变。中国传统庙会已经表现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角色和形像,其中的"地方性"品格也面临着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博  朱竑  
自20世纪70年代段义孚等人本主义地理研究者重新将"地方"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以来,地理学者即开始探讨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以及地方之于人的文化意义。地方感、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地方依赖等概念均受到大量关注。处于全球化中心的城市一直都是研究的焦点,学术界关于地方与全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杜鹏  
基于关中金村庙会的调研表明:庙会是关中农村最为重要的公共性活动,它嵌入地方社会之中,通过其宗教整合、交往整合、文化整合以及市场整合功能,建构了以特定村庄为焦点的集体欢腾场面;庙会"圣凡一体"的实践特征决定着其社会秩序整合功能的实现,即庙会作为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中介,从时间的合理安排、空间的有效配置和主体合作三方面,将神圣内容与凡俗内容合理地容纳在其共同架构中,为地方秩序再生产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能量,从而有利于强化乡村社区认同,凝聚村民集体力量,促进地方社会的整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敏  刘爱利  袁梦  
传统庙会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各种表演形式,也成为重要的文化场所,其运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选取北京传统型节事活动的典型——地坛庙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运营的成功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助于深入探究和剖析节事的运营规律。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完整的节事活动分为前期分析、详细计划、具体执行和后期绩效评估四个阶段,地坛庙会的成功在于对四个阶段的有效把握和完整安排。本文的研究不仅有益于促进地坛庙会的持续发展,也对其他庙会的主题选择和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从"空间—社会—制度"辩证互动的视角,将乡村公共空间嵌入到具体化的社会制度变迁场景之中,通过苏南乡村社会及其重大制度变迁的历时性追踪,对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及其机制给予较为系统的诠释。发现,从全能政治背景下的政治性乡村公共空间植入,到国家权力抽离后自主性乡村公共空间的修复,到市场侵蚀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再到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苏南乡村公共空间出现了数次翻转,其转型动力呈现出"政治植入→乡村自主→市场建构→行政主导"的变化。最后,作者指出,任何单向度力量都难以解决乡村公共空间的有效供给问题,寻找一条多方力量有机对接的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杰锋  
学校教育场域中传统师生关系的裂变,主要表现为师生精神共识的断裂,教师传统权威的日渐旁落,以及师生情感交流趋于淡漠。其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内在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异化,及其所引发的师生交往心理阻隔;另一方面,则在于外在社会环境中多元文化碰撞所引发的师生文化价值观冲突。为顺应时代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变革,需着力打造师生交往冲突安全阀机制,疏通师生理解与心灵沟通渠道,开拓学校多元文化融合行进路线,以真正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当代重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晓轩  张芊  
55.00元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CIO并非易事。该书介绍了九位CIO精英的心路历程与商业智慧,这些实用且严肃的案例可以给读者一些启发,有助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激励他们勇于挑战固有思维方式。这些CIO们来自宝洁公司、惠普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但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可谓跌宕起伏。他们有的是在不停变换工作岗位,终于才在CIO职位上实现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下,大量"无法定义"的新生企业应运而生,这些新生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生存逻辑,它们的品牌模式已不能用传统理论和建设方法来描述。该书作者基于长期从事品牌战略咨询的实践和对中国商业趋势的观察,总结了一种新型品牌模式,即生态品牌,描述了这类品牌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指出了其特有的品牌势能优势,并详细阐述了构建新型品牌的方法和步骤。书中深度解析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小米、海尔、苹果、索尼、爱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春倩  
母公司保持对裂变公司的控制权,但用分红权补足创业团队的股权,实现母子公司的双赢。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芬尼科技)自2002年4月创立(前身为广州市密西雷电子有限公司)以来,先后裂变出20多家新创企业(如下页表1所示),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拓展产业版图、丰富产品线,成长为空气能热泵、新能源设备、环保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凤彬   杨京雨  
企业裂变作为一种与并购“相逆”的过程,表面上会导致母体企业规模收缩,实则可以在由母体裂变出新企业中取得持续发展之效。裂变作为一种具备长期性和整体性特征的发展战略,为商界提供了新企业建立的一种组织变革新方式。企业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特征选择相应的裂变方式以实现长期发展?其典型模式有哪些,相应的过程机制如何?本文以国内外企业裂变式发展的45篇案例文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质性元分析法,经由文献资料摘录、编码和归类3个步骤构建出“前因—过程—结果”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了企业资源与机会二元交互的战略决策情境及其引发的裂变式发展过程对特定创新结果的影响,由此提炼出企业裂变式发展的3种主要模式,即平台孵化型裂变、集群共生型裂变和离职创业型裂变,进而识别出母体与裂变体之间在结构重整、资源重组、身份重塑、能力重建和关系重构5个维度的动态变化。不同的企业裂变式发展模式通过各具特色的过程机制激发了不同类型的创新,这一战略结果源自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裂变式发展理论深化与管理实践具有启发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博  朱竑  
"广府庙会"是广府文化记忆与北方"庙会"文化符号杂糅的产物,一经举办即备受争议。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在广府庙会中不同社会群体(包括政府、媒体、专家、普通民众等)如何利用其拥有的文化表征权力,基于其文化记忆与地方认同,以话语与实践来表达自己对地方以及广府文化的理解,从而最大程度将自身地方认同在新创节庆中得以表征的协商过程。研究认为,城市内部存在多元文化认同,文化不断被争议与协商,本质上是"政治的";新创民俗节庆成为地方认同建构的场域,地方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成功地获取更大的文化表征权力。首届广府庙会由政府主导,媒体为多个群体话语提供沟通渠道,广州世居居民,特别是反对派的话语受到格外重视,代表广府地方文化认同的话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采取积极倾听的态度,从而第二届广府庙会开始充满"广府味",广州世居居民的地方认同得以表征。而新来者由于缺少文化表征权力,其话语未受重视,甚至部分新来者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不利于增强其地方认同。研究理论上有助于对新创节庆地方认同建构的理解,实践上则对利用节庆增进城市不同群体的文化融合与地方认同有积极指导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南  
清代的山西商人在全国商业金融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农副产品加工业、工矿业等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活跃,但清代山西的集市发展并没有呈现"活跃"的情形,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天灾影响,"丁戊奇荒"使山西人口急剧减少;庙会的替代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姚华松  邵小文  陈昆仑  黄耿志  
广州的形成、发展与水息息相关,水文化是广州的重要特质,水文化在广州地方性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自然的社会建构"为理论视角,重点分析广州水体的主要构成——南海、珠江、湖泊、河涌的发展与演化及其对广州地方性建构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透视当下广州水文化面临的现实处境,并提出新时期弘扬广州水文化强化广州城市地方性的若干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杜群飞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迫于环保和生产成本压力,逐步将位于制药产业链最低端的中间体、原料药转移至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采购,至90年代末期,特色原料药也开始向亚洲转移。随着专利药专利到期价格的断崖式下调,全球仿制药企业崛起并在竞争中寻求成本优势,加大了对中国原料药的采购,中国企业抓住需求增加的机遇期,迅速扩大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几年来,原料药需求锐减,诸多原料药企业陷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春芽  
当代民主转型理论的发展与方法论创新密切相关。结构分析从经济发展的视角考察民主化的动力,关注政治转型的社会约束条件。行动者分析认为,精英人物的策略选择决定民主转型的进程,强调政治过程的自主性。在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行动者分析的融合中,民主转型被视为结构约束与行动者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民主制度建立在社会条件的基础上,社会结构在限定行动者选择的同时,在变迁过程中提供制度发展的机会空间,为行动者发挥建构作用创造条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炳成  张强  黄瑶  
在VUCA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裂变现象增多,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其具体形成路径与机理,无法指导企业实践。选取6家典型商业模式裂变企业,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商业模式裂变分类模型,探讨每类裂变发生机理。结果发现:VUCA环境能够促使管理者感知到可能存在的事业机会,并为实现事业发展目标进行创新变革,从而促成自我实现型商业模式裂变;组织通过资源有效编排,利用冗余资源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导致资源编排型商业模式裂变;企业为了应对外部压力,通过探索多元化市场和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以获得竞争优势,导致外部压力型商业模式裂变。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