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2)
- 2023(8112)
- 2022(6969)
- 2021(6789)
- 2020(5580)
- 2019(13205)
- 2018(12615)
- 2017(22459)
- 2016(12680)
- 2015(14580)
- 2014(14660)
- 2013(14446)
- 2012(13936)
- 2011(12338)
- 2010(12780)
- 2009(12309)
- 2008(12818)
- 2007(11571)
- 2006(10419)
- 2005(9345)
- 学科
- 济(51101)
- 经济(51034)
- 管理(40087)
- 业(34839)
- 企(30353)
- 企业(30353)
- 财(27589)
- 方法(20725)
- 中国(18534)
- 数学(16978)
- 数学方法(16741)
- 贸(14673)
- 贸易(14665)
- 易(14361)
- 农(14199)
- 财政(13580)
- 出(13080)
- 学(12418)
- 制(12381)
- 务(11801)
- 财务(11765)
- 财务管理(11712)
- 地方(11482)
- 政(11120)
- 企业财务(11106)
- 业经(10450)
- 理论(10347)
- 教育(9716)
- 策(9094)
- 银(8807)
- 机构
- 大学(181817)
- 学院(176504)
- 济(71625)
- 经济(70002)
- 研究(64528)
- 管理(61057)
- 中国(50663)
- 理学(50554)
- 理学院(49842)
- 管理学(48824)
- 管理学院(48488)
- 财(44376)
- 京(40110)
- 科学(37808)
- 所(33236)
- 财经(30563)
- 江(29582)
- 中心(29220)
- 研究所(29134)
- 经(27707)
- 范(26889)
- 师范(26698)
- 农(26280)
- 北京(26042)
- 州(23180)
- 院(22795)
- 经济学(22718)
- 财经大学(22200)
- 业大(22192)
- 师范大学(21644)
- 基金
- 项目(105414)
- 科学(81752)
- 研究(80540)
- 基金(75330)
- 家(65772)
- 国家(64731)
- 科学基金(54080)
- 社会(50901)
- 社会科(47932)
- 社会科学(47918)
- 省(39473)
- 教育(38557)
- 基金项目(38417)
- 划(33620)
- 编号(32813)
- 自然(32511)
- 自然科(31763)
- 自然科学(31753)
- 资助(31605)
- 自然科学基金(31193)
- 成果(30241)
- 部(24486)
- 重点(24077)
- 课题(23953)
- 性(21802)
- 发(21479)
- 教育部(21414)
- 国家社会(21165)
- 大学(20902)
- 创(20880)
共检索到308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康霖
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西南财经大学许廷星教授已经离开我们近十年了。我作为他的学生不仅亲自聆听了他的教导,而且有条件最早拜读了他1957年5月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在该书中他率先提出:"财政学的对象是国家关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即"国家分配关系论"。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许廷星教授1957年出版的专著《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分配论"的基本内容。其针对前苏联学者关于财政学对象是"货币关系论"的观点,绝非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所提出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和"国家分配论",涵盖了"以国家为主体"、"满足整个社会的共同需要"等丰富内容,在中国当代财政学发展史和今天的理论探索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国家分配论 共同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许廷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他已开始从事财经研究,建国初期曾在财经实务部门工作,后一直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和四川省财政学会副会长,为我国财经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弘扬爱国精神振兴国民经济──中国财政学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综述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财政学会特请财政经济界的老干部、老专家于1995年8月8日举行座谈会。会上,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财政部科研所原所长许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登才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创造了震撼世界的战争史诗,铸就了举世闻名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我们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红军坚定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精气神",对于今天全党全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和平 朱赣洪
苏区财政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区财政人为保障战争与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艰苦环境中焕发出的一种精神。苏区财政精神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一大特征,也是全体苏区财政干部在艰苦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一种伟大精神。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鸣骥
在全国各行各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举办"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2017学术论坛暨杨纪琬学术思想研讨会",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交流会计前辈的学术思想,研讨会计理论制度创新,推动会计事业进一步发展,十分必要。我谨代表财政部,向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祝贺,向多年来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会计前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我国会计事业也走过了近七十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杨纪琬教授为代表的中国会计前辈,勇立会计事业发展的历史潮头,凭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永为
杜威对工业社会中民主与教育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1894年,杜威开始尝试讨论三者关系。1903年,杜威突破此前的技术与适应视界,开始使用权力与控制的视角研究三者关系。基于这一视角,杜威首先要求教育管理者向教师赋权,保障教师的教学自由,随后提出教师的"专业精神"概念,呼吁教师直接参与社会改革,践行公民自由。《民主与教育》提出了要把民主的发展与工业的改造和教育的变革结合起来的使命,而对于这个任务应该由谁来完成,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意识和精神,以及怎么完成,如何突破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等问题却被悬置起来,成为其前后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次明显断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许廷星教授(1913—1997)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财政学家。2007年是他《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出版50周年的日子。为弘扬学术传统,进一步繁荣财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面向全国同行举办了纪念征文活动。承蒙各届同仁的热情支持,本次征文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共收到近百篇来稿,其中的75篇已入选《光华财税年刊》(2007)专集,即将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了便于全面了解活动情况,我们特地编撰了以下观点综述,以飨读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兴德 胡容邦
一、邓小平财政思想的粗略线索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和思想智慧,其最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之中。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包括了邓小平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形成的财政观点,以及他兼任财政部长期间对财政工作的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指示,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积淀,进而深化与市场经济观点相联系所生发的财政理念。主要根据三卷本《邓小平文选》中直接、具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承礼
30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先后经历了财政包干制、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方政府与同一阶段不同层级或地域的地方政府,其行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导因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对地方政府的不同激励与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财政依附性在不断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逐渐让位于合作;地方政府推动市场化改革进入了良性轨道;地方政府职能逐步从经济性向公共性过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军明
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弘扬主旋律,汇聚全市财政事业发展正能量,7月25日,南昌市财政局隆重举行首届"最美南昌财政人"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年以来,全市财政干部弘扬八一精神,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调分配促公平,抓改革促管理,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在这个热情洋溢、秋高气爽的初秋,财政文学会成立了!财政文学会的成立,得到了财政部党组的重视和关心,得到了有关部门以及部内各司局的帮助和支持。我们要把财政文学会的工作做好,真正使它成为财政文化建设的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常军政
精神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升华。毛主席曾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做精神支柱,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有了共同信念的滋养和激励,才会有创先争优的团队精神。"财政精神"是财政部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是财政干部共同认可、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在财政系统工作30多年来,我深切感到,以"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晓超
近年来,北京市财政局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理财讲科学、服务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以"践行宗旨、深化服务"为主题的讨论和实践,同时将培育提炼北京财政精神作为主题引领、主线贯穿的重要举措,不断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一、围绕财政科学发展创先争优,形成聚力兴财促发展的特色做法和综合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