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
- 2023(125)
- 2022(104)
- 2021(114)
- 2020(90)
- 2019(210)
- 2018(204)
- 2017(345)
- 2016(181)
- 2015(227)
- 2014(176)
- 2013(148)
- 2012(179)
- 2011(163)
- 2010(193)
- 2009(157)
- 2008(129)
- 2007(122)
- 2006(133)
- 2005(150)
- 学科
- 济(639)
- 经济(637)
- 业(344)
- 中国(328)
- 管理(303)
- 和(255)
- 学(237)
- 世界(230)
- 企(225)
- 企业(225)
- 教育(210)
- 农(199)
- 方法(176)
- 研究(167)
- 家(166)
- 关系(155)
- 易(152)
- 贸(152)
- 贸易(152)
- 发(147)
- 财(141)
- 情报(140)
- 问题(136)
- 数学(134)
- 数学方法(132)
- 农业(129)
- 工作(122)
- 融(122)
- 金融(122)
- 理论(121)
- 机构
- 大学(2508)
- 学院(2165)
- 研究(1169)
- 济(1033)
- 经济(1012)
- 中国(879)
- 管理(808)
- 科学(723)
- 理学(673)
- 理学院(665)
- 管理学(656)
- 管理学院(651)
- 京(637)
- 所(597)
- 研究所(550)
- 中心(549)
- 财(450)
- 北京(438)
- 院(412)
- 农(409)
- 范(392)
- 师范(390)
- 科学院(366)
- 部(349)
- 江(347)
- 教育(346)
- 师范大学(335)
- 财经(333)
- 研究中心(317)
- 家(314)
共检索到4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相文,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1963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他带领职工白手起家,把浚县农科所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功能较为完善的农业科研单位,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发展格局,成为全省农业科研院所中的佼佼者。程相文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近六十年,有58个春节是在海南岛试验田度过的,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国审品种有豫玉11号、浚单18、浚单20、浚单29,其中浚单玉米品种已推广到河南等十多个省市,累计推广4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荣获科技成果奖49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奖10多项,“玉米单交种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浚单18、浚单20分别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词:
程相文 夏玉米 河南省 主要事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锡宽
以科学管理加弘扬敬业与奉献精神来促发展中国银行大城支行行长王锡宽河北省大城县位于子牙河畔,经济基础薄弱,自古称“低洼易涝盐碱荒,晚上稀粥照月亮”。县城仅有2万余人的弹丸之地,大小金融网点24个,在这种条件下,大城中行于1993年4月6日正式成立。此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舒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有影响,谁就有发展;谁有作为,谁就有地位;谁有价值,谁就有待遇。如果图书馆员们能够坚守工作岗位,弘扬敬业精神──淡泊名利、识业爱业、开拓求新、无私奉献,那么,清贫是可以改变的,事业也会大有希望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邱燕燕
文章从分析《公共图书馆宣言》的产生背景和内容入手,论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内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缺失,并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培育和弘扬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作了阐述。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 公共图书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党颖
本文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为主题,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结合中学生特点,就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了论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元宏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事业发展很快,成绩卓著,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对大学精神建设重视不够,导致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大学精神缺失和滑坡的现象。因此,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大学精神具有其特有内涵,大学精神经历了形成、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大学精神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文化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科学探索精神、办学指导思想、文化建设要素等方面来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精神 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秀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校德育创新中具有的必然性、必要性,构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培育 民族精神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作为一个拥有94年历史的群众团体,多年来,我社始终以科学研究为立社之本,继承和弘扬黄炎培职教思想,不断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作出新贡献。一、继承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我社推进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栋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意识。在不同的社会和民族中,奉献精神有其不同的内涵。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度里,奉献精神被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和道德的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党在全社会倡导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白求恩精神、“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猫耳洞精神等等都是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在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激励、指导和规范大学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的独特气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已对大的学问所体现的德育功能作了精辟的总结。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与发展,我国当代大学所凝结的科学、民主、爱国、自由和创造精神,已经成为大学德育的优质土壤。在大学精神的滋润下,高校德育之根可以扎得更深,德育之树可以长得更茂。因此,立足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创新德育思路和方法,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是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素霞 王晓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抓好有关课程体制建设、结合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关键词:
高校德育 民族精神 探讨途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久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民族精神教育青年学生,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本文对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关键词:
青年学生 民族精神 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在全国财政系统开展"财政精神"大讨论活动,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财政干部宗旨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按照财政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农业司组织全体干部,结合财政支农工作实际,回顾光辉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凝练价值共识,发掘精神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调动了做好财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志芳 于海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精神,坚持三个面向,既要强固国家意识,也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合作;既要弘扬民族文化,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挺立中华道德人格,也要培育现代公民品格。民族精神的教育,不是走向狭隘民族主义,而是走向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