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
2023(177)
2022(138)
2021(156)
2020(107)
2019(230)
2018(291)
2017(193)
2016(80)
2015(83)
2014(88)
2013(64)
2012(111)
2011(45)
2010(55)
2009(28)
2008(45)
2007(24)
2006(24)
2005(22)
作者
(233)
(205)
(201)
(187)
(141)
(89)
(85)
(78)
(76)
(70)
(67)
(67)
(62)
(59)
(58)
(57)
(56)
(56)
(55)
(54)
(51)
(49)
(49)
(48)
(46)
(46)
(45)
(44)
(43)
(42)
学科
(360)
管理(302)
中国(290)
教育(271)
财政(226)
政治(224)
(216)
经济(216)
(206)
思想(201)
思想政治(194)
政治教育(194)
治教(194)
德育(193)
(192)
(186)
企业(186)
理论(149)
(126)
财务(126)
财务管理(126)
企业财务(122)
(95)
地方(92)
(86)
(82)
业经(81)
教学(81)
(78)
(75)
机构
学院(1209)
大学(1197)
(466)
研究(390)
(362)
中国(348)
经济(347)
管理(294)
(254)
财政(230)
理学(229)
理学院(223)
职业(218)
管理学(217)
管理学院(213)
科学(208)
(204)
财经(204)
师范(198)
(198)
(187)
(186)
技术(175)
主义(174)
教育(174)
(172)
师范大学(171)
北京(170)
(166)
中心(165)
基金
项目(719)
研究(686)
科学(499)
社会(426)
基金(412)
社会科(378)
社会科学(377)
教育(331)
(311)
成果(307)
编号(307)
国家(304)
(288)
(259)
科学基金(246)
课题(239)
(236)
(226)
项目编号(213)
基金项目(196)
高校(196)
(195)
大学(185)
重点(183)
(181)
中国(178)
(176)
(176)
阶段(176)
(167)
期刊
(618)
经济(618)
中国(524)
研究(486)
(446)
教育(395)
(221)
财政(221)
学报(193)
管理(167)
大学(164)
(158)
学学(156)
会计(153)
经济研究(145)
职业(129)
经济师(127)
科学(123)
图书(104)
高等(103)
高等教育(98)
(97)
财经(97)
(93)
技术(93)
业经(92)
社会(92)
(90)
科技(89)
书馆(80)
共检索到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在这个热情洋溢、秋高气爽的初秋,财政文学会成立了!财政文学会的成立,得到了财政部党组的重视和关心,得到了有关部门以及部内各司局的帮助和支持。我们要把财政文学会的工作做好,真正使它成为财政文化建设的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和平  朱赣洪  
苏区财政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区财政人为保障战争与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艰苦环境中焕发出的一种精神。苏区财政精神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一大特征,也是全体苏区财政干部在艰苦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一种伟大精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军明  
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弘扬主旋律,汇聚全市财政事业发展正能量,7月25日,南昌市财政局隆重举行首届"最美南昌财政人"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年以来,全市财政干部弘扬八一精神,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调分配促公平,抓改革促管理,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常军政  
精神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升华。毛主席曾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做精神支柱,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有了共同信念的滋养和激励,才会有创先争优的团队精神。"财政精神"是财政部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是财政干部共同认可、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在财政系统工作30多年来,我深切感到,以"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晓超  
近年来,北京市财政局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理财讲科学、服务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以"践行宗旨、深化服务"为主题的讨论和实践,同时将培育提炼北京财政精神作为主题引领、主线贯穿的重要举措,不断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一、围绕财政科学发展创先争优,形成聚力兴财促发展的特色做法和综合效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军明  
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弘扬主旋律,汇聚全市财政事业发展正能量,7月25日,南昌市财政局隆重举行首届"最美南昌财政人"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年以来,全市财政干部弘扬八一精神,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调分配促公平,抓改革促管理,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全面纳入宪法轨道,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水连  
"工匠精神",这个听起来带着温度的词语,今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全社会新的价值引领。正因时代的呼唤,让落满尘埃的"工匠精神"被重新发掘、再度升温。魏源曾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面对经济新常态,财政工作者也唯有弘扬"工匠精神",才能发挥好财政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中的作用。必须秉承匠人对待事业的满腔热忱。有热情才有动力,才能激发潜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水连  
"工匠精神",这个听起来带着温度的词语,今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全社会新的价值引领。正因时代的呼唤,让落满尘埃的"工匠精神"被重新发掘、再度升温。魏源曾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面对经济新常态,财政工作者也唯有弘扬"工匠精神",才能发挥好财政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中的作用。必须秉承匠人对待事业的满腔热忱。有热情才有动力,才能激发潜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在全国财政系统开展"财政精神"大讨论活动,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财政干部宗旨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按照财政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农业司组织全体干部,结合财政支农工作实际,回顾光辉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凝练价值共识,发掘精神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调动了做好财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吴波同志担任财政部领导三十多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为财政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严于律已、高风亮节,更是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风范,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感染着、激励着财政干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各级财政干部要薪火相传,将向吴波同志学习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仇杨坪  
温州市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通过建筑的内外设计、环境的合理布置,营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并通过一系列人性化的特色服务,使新馆真正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服务窗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持续改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企业效益逐步好转,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仍处在爬坡过坎关口,经济发展面临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持续改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企业效益逐步好转,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仍处在爬坡过坎关口,经济发展面临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以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伟大教育实践,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做实"四个服务",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赓续红色血脉,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