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8)
- 2023(4811)
- 2022(3849)
- 2021(3707)
- 2020(2879)
- 2019(6354)
- 2018(6222)
- 2017(12301)
- 2016(6598)
- 2015(7313)
- 2014(7370)
- 2013(7417)
- 2012(6904)
- 2011(6219)
- 2010(6385)
- 2009(6006)
- 2008(6047)
- 2007(5693)
- 2006(5175)
- 2005(4573)
- 学科
- 农(47777)
- 农业(31932)
- 济(31915)
- 经济(31873)
- 业(27279)
- 业经(15148)
- 农业经济(12239)
- 管理(9662)
- 村(9352)
- 农村(9332)
- 发(8842)
- 地方(8353)
- 中国(8317)
- 方法(8120)
- 发展(7954)
- 展(7949)
- 企(7253)
- 企业(7253)
- 制(7207)
- 土地(6964)
- 建设(6936)
- 劳(6595)
- 劳动(6594)
- 策(6510)
- 收入(6436)
- 数学(6335)
- 农业劳动(6309)
- 数学方法(6284)
- 人口(6239)
- 及其(6166)
- 机构
- 学院(98711)
- 大学(91378)
- 济(42424)
- 经济(41638)
- 农(40441)
- 管理(37848)
- 理学(33063)
- 研究(32807)
- 理学院(32766)
- 管理学(32305)
- 管理学院(32128)
- 农业(30122)
- 中国(26763)
- 业大(22355)
- 科学(19267)
- 农业大学(18318)
- 京(17983)
- 中心(16642)
- 财(16532)
- 所(16283)
- 江(15751)
- 研究所(14604)
- 经济管理(14250)
- 业(14036)
- 范(13646)
- 师范(13576)
- 发(12841)
- 财经(12806)
- 省(12745)
- 州(12220)
- 基金
- 项目(64466)
- 研究(52284)
- 科学(50822)
- 基金(45541)
- 家(38658)
- 国家(38073)
- 社会(34673)
- 科学基金(32465)
- 社会科(32178)
- 社会科学(32172)
- 省(27512)
- 农(25932)
- 基金项目(24627)
- 编号(23941)
- 教育(21662)
- 划(20823)
- 成果(18965)
- 自然(17939)
- 自然科(17479)
- 自然科学(17478)
- 自然科学基金(17171)
- 资助(16834)
- 发(16068)
- 课题(15058)
- 部(14567)
- 性(14056)
- 国家社会(13955)
- 重点(13809)
- 业(13782)
- 制(13665)
共检索到15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剑锋 张玉芬
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由于现实的变化,孝文化在当前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尊老养老观念淡化、家庭伦理道德淡化、不尽赡养义务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因此,要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弘扬孝文化是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孝文化 功能 重要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全 王蕊 曲金玲 孙玉友 魏才强 柴永山
通过国家星火计划"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新农村科技示范"项目实施,在渤海镇建立了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集中推广了水稻钵体旱育摆栽超稀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寒地水稻叶龄指标诊断与调控技术、水稻"两段式"育秧超早播技术。项目带动了稻米加工、稻草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稻作文化开发和农业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建了更科学、更具效能的渤海响水稻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了渤海镇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关键词:
稻作文化 新农村建设 水稻产业化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善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立足于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协调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着力实现全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弘扬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和谐新农村 以人为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绵延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强大力量。大学要自觉履行使命,在甄别和弘扬优秀文化中勇立潮头,为青年学子成人成才和社会向前发展校准航向。孝德文化是传统道德体系的核心,是其它一切美德的重要基础。新生入学教育、校庆纪念和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场合,是倡导和弘扬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绝佳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今后朝哪儿走、工作重点往哪儿放、政策措施怎样摆的问题。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定位要明确三点:一是以财政支农为出发点,丰富农村改革的工作抓手。二是以支持农村发展为落脚点,确立农村改革的工作领域。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扎根于农村,立足于"补短板、惠民生",重点破解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解决好农民关心的急事、农业需要的难事、农村需办的大事,推动"三农"事业全面发展。三是以促进农村生产关系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仕鹏 柳辉 王潇 陈永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同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多,会计也随之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不断趋同的业务规则以及西化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也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文化及会计文化的内在联系,从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着手,分析影响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会计文化 建设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晓
我们的祖先并非惟擅农耕、拙于工商。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农业文明,而且创造过发达的工商业文化,开展过繁荣的国际贸易,其代表就是从中国出发、贯通亚欧非、扬帆两大洋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工商业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自成一脉的商业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瑞娟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它在历史上对农村农民养老保障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建设,离不开传统孝文化的弘扬,目前,传统孝文化在农村遇到困境。充分挖掘传统孝文化的资源、德法并举是弘扬现代孝文化,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孝文化 养老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成
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在中国古代,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起到了支配作用。如今,孝道的养老功能有所弱化,农村养老出现危机。因此,弘扬孝道文化,构建新型的农村养老公共财政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孝道文化 农村养老 公共财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孝文化是农村家庭养老的文化基础。受市场经济和现代价值观的冲击,孝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中弱化。如何重建孝文化,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孝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中弱化的表现,并重点分析了弱化的原因,最后提出重建孝文化,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孝文化 家庭养老 养老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红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要想实现重塑乡村的目标,必须在加强“党的领导”基础上,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高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在“三治”结合的治理过程中,要积极弘扬新乡贤文化,激发新乡贤活力,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四两拨千斤”作用,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关键词:
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书平 曹秀芬
弘扬校史文化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是当前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发展需要。本研究在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地方高校弘扬校史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对弘扬校史文化,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路径进行探索性思考,提出要从抓好物质基础入手,抢抓有利时机,夯实主要路径,进而提高弘扬校史文化的效能。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校史文化 文化软实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根洪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而要达成这一具有远见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大力弘扬优秀浙学文化。以宋明时期浙江学术为代表的浙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和文化巨匠,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实践塑造了代代相传的的浙江学术传统与人文精神传统,形成了今天建设文化浙江所需的
关键词:
浙学 文化产业 浙江 文化自信 浙江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忠菊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农耕文化残留的小农思想影响着农业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农业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性与理论的指导性之间缺乏有效桥梁纽带,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成为制约因素。通过培育先进农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和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以"三农"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等途径,在农业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