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
2023(95)
2022(83)
2021(68)
2020(59)
2019(161)
2018(139)
2017(168)
2016(138)
2015(159)
2014(138)
2013(120)
2012(128)
2011(88)
2010(106)
2009(86)
2008(89)
2007(71)
2006(72)
2005(60)
作者
(389)
(325)
(320)
(294)
(226)
(159)
(143)
(125)
(123)
(116)
(115)
(114)
(112)
(111)
(108)
(98)
(98)
(97)
(97)
(93)
(92)
(91)
(87)
(85)
(78)
(77)
(75)
(73)
(73)
(71)
学科
教育(324)
教学(214)
理论(206)
研究(167)
学法(163)
教学法(163)
中国(157)
学理(154)
学理论(154)
管理(129)
(124)
政治(123)
思想(120)
思想政治(119)
政治教育(119)
治教(119)
德育(118)
(116)
经济(116)
(93)
研究生(90)
(83)
企业(83)
(73)
(71)
人事(52)
人事管理(52)
文化(50)
地方(48)
(48)
机构
学院(1385)
大学(1356)
研究(642)
(493)
科学(481)
中国(413)
农业(406)
技术(393)
(374)
教育(367)
业大(363)
(349)
研究所(342)
职业(293)
中心(273)
(272)
(266)
农业大学(263)
(262)
师范(259)
(250)
管理(249)
(246)
(243)
技术学院(239)
(237)
(237)
北京(233)
经济(220)
(219)
基金
项目(970)
研究(754)
科学(664)
(516)
教育(504)
基金(495)
(480)
国家(476)
(431)
课题(368)
编号(367)
成果(331)
社会(323)
科学基金(319)
(315)
重点(295)
社会科(294)
社会科学(294)
科技(275)
(263)
创新(246)
(244)
基金项目(242)
计划(241)
(234)
自然(222)
自然科(218)
自然科学(218)
资助(217)
(216)
期刊
中国(869)
教育(837)
研究(502)
学报(496)
(446)
大学(353)
(335)
经济(335)
农业(334)
学学(322)
科学(273)
职业(261)
技术(253)
(197)
技术教育(193)
职业技术(193)
职业技术教育(193)
高等(187)
业大(176)
(160)
高等教育(157)
农业大学(153)
管理(145)
(130)
(125)
会计(122)
科技(118)
会计师(105)
(105)
(105)
共检索到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玉沛  
归纳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经验和特色:注重"三基三严",即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调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严肃的态度;注重素质培养,着力培养医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工作作风;注重国际接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医教研全面、有发展后劲的人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极盛  
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包括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他们应具有的显著特征:一是创造力效应显著,作出过重要贡献;二是创造心理水平高,创新意识强;三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落实科技人员政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选拔和培养中青年科技人员方面还存在着能人上不去,中庸保地位,人才不能流动的局面。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这些因素有传统的习惯势力和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晓  
我们的祖先并非惟擅农耕、拙于工商。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农业文明,而且创造过发达的工商业文化,开展过繁荣的国际贸易,其代表就是从中国出发、贯通亚欧非、扬帆两大洋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工商业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自成一脉的商业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强  吕帆  林征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各级政府、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主体在医教协同下构建动力、运作及调整机制。构筑促进全科医学人才生涯发展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动力机制是逻辑起点,构筑形塑全人照护医业理性的运作机制是逻辑基础,构筑针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整机制是逻辑依托。这要求通过立法加强全科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明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本科学历基准,建立贯穿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一体化完整教育体系,进一步创设育人机制与保障条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鹏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行魅力深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需要,可将紧紧扣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这一"牛鼻子"、牢牢把握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着力点、充分应用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重要抓手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洪升  杨东红  朱德全  王长宝  叶之慧  赵刚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文章讨论了通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高校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乐天  王凤芹  李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习近平同志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因为中国和世界需要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也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为当今的中国和世界贡献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发展能量,既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醒,也是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文化在不同领域渗透更加深刻,传播速度更快前所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新时期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俊起  
本刊讯(记者刘俊起)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召开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此次专门召开推进会,对于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互促互进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群众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健康卫士。希望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方面,加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琼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医教协同驱动理念,坚持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职业性的基本原则,构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并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验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正平  潘红宁  韩扣兰  史卫红  徐会党  徐友凤  陈国忠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为保证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构建了特色化的基层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进行质量管理和"诊改",保障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基层"全科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蔚继洋  
文章对如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敏  
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现到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人文追求,在弘扬道德、启迪民智、推动社会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一路走来。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高地,是学术研究的宝地,更是人格培育的圣殿。在当今,大学能否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责,关键要看我们的大学是否具有浓厚的精神积淀和价值目标,是否具有一种能够吸引青年学子并影响社会的文化气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