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2)
2023(6011)
2022(4957)
2021(4392)
2020(3352)
2019(7552)
2018(7392)
2017(13889)
2016(7478)
2015(8353)
2014(8575)
2013(8499)
2012(8429)
2011(7762)
2010(8047)
2009(7292)
2008(7219)
2007(6670)
2006(6115)
2005(5992)
作者
(22651)
(18671)
(18666)
(17436)
(11989)
(8935)
(8505)
(7240)
(7219)
(6875)
(6501)
(6233)
(6149)
(6075)
(5880)
(5642)
(5565)
(5383)
(5362)
(5341)
(4899)
(4679)
(4550)
(4395)
(4317)
(4223)
(4198)
(4183)
(3841)
(3734)
学科
(38526)
经济(38493)
(17843)
管理(17278)
地方(16886)
中国(15602)
(12944)
企业(12944)
(12059)
业经(11176)
地方经济(9410)
(8815)
农业(8551)
方法(8274)
(7819)
金融(7818)
(7753)
银行(7745)
(7651)
发展(6625)
(6600)
(6535)
(6529)
(6500)
(6420)
贸易(6408)
环境(6361)
产业(6204)
(6071)
技术(5970)
机构
学院(108487)
大学(105224)
(44315)
研究(43450)
经济(43218)
管理(36660)
中国(33584)
理学(29565)
理学院(29101)
管理学(28630)
管理学院(28404)
科学(25774)
(24601)
(22574)
(20580)
研究所(20009)
中心(19472)
(19074)
(18974)
(18162)
师范(17999)
北京(16386)
(15985)
(15649)
(15238)
财经(14858)
农业(14376)
师范大学(14205)
业大(14075)
(13272)
基金
项目(64203)
研究(51100)
科学(50131)
基金(42897)
(36608)
国家(36158)
社会(32007)
科学基金(30285)
社会科(30269)
社会科学(30265)
(27414)
教育(22531)
(22243)
基金项目(22181)
编号(21950)
(21269)
成果(18950)
发展(17575)
(17221)
资助(16946)
自然(16795)
课题(16565)
自然科(16351)
自然科学(16349)
自然科学基金(16019)
重点(14901)
(13802)
(13543)
(13125)
规划(12844)
期刊
(63277)
经济(63277)
研究(39295)
中国(31383)
(19890)
教育(19002)
管理(16099)
学报(15248)
科学(15052)
(14549)
(14455)
金融(14455)
农业(13795)
业经(12290)
大学(11927)
学学(10799)
技术(10329)
经济研究(9672)
问题(7974)
财经(7400)
图书(7396)
(7217)
(6507)
(6419)
论坛(6419)
(6297)
商业(6136)
世界(5886)
书馆(5798)
图书馆(5798)
共检索到192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常书智  
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古籍开发常书智Abstract:Accordingtothestatistics,upto1911theChineseancientbookswerenotlessthan106titles.Duringtheyearsfrom19...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蔚继洋  
文章对如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敏  
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现到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尤凤英  
本文通过考察当前高职院校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调研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分析了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淡漠的原因,进而给出在高职院校弘扬传统文化的实现途径及重要意义。提出了通过课程建设引导、文化环境浸润、信息媒体推广等系统工程建设,便捷高效地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人文追求,在弘扬道德、启迪民智、推动社会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一路走来。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高地,是学术研究的宝地,更是人格培育的圣殿。在当今,大学能否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责,关键要看我们的大学是否具有浓厚的精神积淀和价值目标,是否具有一种能够吸引青年学子并影响社会的文化气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安国  
城市恶性竞争已成为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因素。要创造和谐的城市关系,重塑和谐的城市文化是必要的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整体观"以及"和合"文化等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和争互补、和争相济、和争共存的和谐的和有活力的区域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区域的必由之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调研考察,强调要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激发和传承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传统、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以红色传统为底蕴,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九龙  贺秉花  尹莉  
轩辕黄帝荆山铸鼎,标志“肇立华夏”。荆山原在秦汉时期称中华原,北周时期置中华郡,由此也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建于荆山原的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保护传承等,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实践支撑,而“三大融合”“三让情怀”“三学并举”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探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文化丰富博大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逐渐被西方文化所影响。那么,当中国传统和世界文化相逢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对待它们呢?应该是批判性地继承、接受和发展,即在保持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接受外来文化,以促使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许开凤  
本文首先论述了图书馆典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丰厚资源 ,然后进一步论述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以及图书馆在人文精神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志伟  桑华  卿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高校在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命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生活现代化、知识爆炸化的环境下,进一步以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提升素质教育,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乐天  王凤芹  李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习近平同志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因为中国和世界需要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也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为当今的中国和世界贡献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发展能量,既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醒,也是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正林  
注重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文明自身魅力、韵味无穷。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切实体察学生群体的需求,让传统文化教育从"我要教"转化为"我要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使之成为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