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8)
- 2023(8406)
- 2022(7005)
- 2021(6209)
- 2020(4848)
- 2019(11013)
- 2018(10768)
- 2017(19662)
- 2016(10194)
- 2015(11140)
- 2014(11154)
- 2013(10993)
- 2012(10626)
- 2011(9612)
- 2010(9887)
- 2009(9029)
- 2008(8878)
- 2007(8171)
- 2006(7369)
- 2005(6900)
- 学科
- 济(47438)
- 经济(47400)
- 业(34605)
- 管理(32320)
- 企(29058)
- 企业(29058)
- 中国(18559)
- 地方(18343)
- 技术(17318)
- 业经(14506)
- 农(14046)
- 技术管理(12720)
- 方法(11844)
- 地方经济(10110)
- 农业(10023)
- 发(9701)
- 银(9492)
- 银行(9484)
- 融(9412)
- 金融(9411)
- 行(9346)
- 制(8374)
- 数学(8320)
- 理论(8276)
- 数学方法(8251)
- 产业(8139)
- 和(8017)
- 环境(7783)
- 财(7743)
- 学(7537)
- 机构
- 学院(146426)
- 大学(142002)
- 济(60763)
- 经济(59433)
- 管理(55870)
- 研究(53019)
- 理学(46754)
- 理学院(46170)
- 管理学(45572)
- 管理学院(45258)
- 中国(40583)
- 京(31106)
- 科学(30882)
- 财(27063)
- 所(26132)
- 江(24618)
- 中心(24006)
- 研究所(23288)
- 范(22142)
- 师范(21955)
- 农(21733)
- 州(20381)
- 财经(20309)
- 北京(20235)
- 院(19343)
- 业大(18302)
- 经(18238)
- 经济学(17526)
- 师范大学(17260)
- 技术(17256)
- 基金
- 项目(92573)
- 科学(74486)
- 研究(73491)
- 基金(63791)
- 家(54377)
- 国家(53774)
- 社会(47297)
- 科学基金(46928)
- 社会科(44857)
- 社会科学(44853)
- 省(40139)
- 基金项目(33798)
- 教育(33186)
- 划(32247)
- 编号(30098)
- 自然(27270)
- 发(27148)
- 自然科(26675)
- 自然科学(26672)
- 自然科学基金(26218)
- 创(26173)
- 成果(24878)
- 资助(23692)
- 创新(23265)
- 课题(22670)
- 发展(22489)
- 展(22065)
- 重点(21152)
- 部(19174)
- 国家社会(18881)
共检索到243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这次年会以"弘扬优秀文化,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自信",探讨新形势下全面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一、弘扬创新文化,增强发展动力创新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最深刻的因素,也是创造力最持久的内在源泉,它体现为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持续活跃的创新思维、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
创新 企业 企业管理 工匠精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这次年会以"弘扬优秀文化,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自信",探讨新形势下全面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一、弘扬创新文化,增强发展动力创新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最深刻的因素,也是创造力最持久的内在源泉,它体现为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持续活跃的创新思维、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九龙 贺秉花 尹莉
轩辕黄帝荆山铸鼎,标志“肇立华夏”。荆山原在秦汉时期称中华原,北周时期置中华郡,由此也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建于荆山原的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保护传承等,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实践支撑,而“三大融合”“三让情怀”“三学并举”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探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 王忠禹
以“新常态下创新发展——企业家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 2015 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5 月 29 日在吉林省延边州召开。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发表了题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吉林省省长蒋超良、省政协主席黄燕明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主持。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张安顺也参加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华侨城集团、天士力控股集团、亿达集团、中国高新投资集团、红太阳集团、科达集团、台湾鑫记伟业集团、韩国 SK 集团、北京二商集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禹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档,增长模式已经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也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这些新的变化,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央非常重视新常态下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底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晓
我们的祖先并非惟擅农耕、拙于工商。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农业文明,而且创造过发达的工商业文化,开展过繁荣的国际贸易,其代表就是从中国出发、贯通亚欧非、扬帆两大洋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工商业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自成一脉的商业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劳以东
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积极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学校党政工团领导高度重视,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一道实践;让此项工作进计划、进校园、进课堂、进运动场、上舞台、进学生家庭、进学校周边社区,通过实践活动抓落实;努力将民族艺术教育、民族体育教育培育成学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等,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敏
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现到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人文追求,在弘扬道德、启迪民智、推动社会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一路走来。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高地,是学术研究的宝地,更是人格培育的圣殿。在当今,大学能否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责,关键要看我们的大学是否具有浓厚的精神积淀和价值目标,是否具有一种能够吸引青年学子并影响社会的文化气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诚庆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1年10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文教育,既是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又属于华人所在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受所在国教育政策、法规的约束与管理。由于具有这一特点,更由于各国的政治条件、社会环境不同,华文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面临诸多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国新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同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该项工作上升为党中央的重大部署、文化惠民的国家工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是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行区、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为全国公共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