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书馆(2)
- 事业(2)
- 和(2)
- 图书(2)
- 图书馆(2)
- 地方(2)
- 学校(2)
- 概况(2)
- 业(1)
- 企(1)
- 企业(1)
- 保险(1)
- 分析(1)
- 动(1)
- 劳(1)
- 劳动(1)
- 劳动保险(1)
- 化(1)
- 库(1)
- 建设(1)
- 情报(1)
- 情报资料(1)
- 数据(1)
- 数据库(1)
- 文化(1)
- 文化事业(1)
- 析(1)
- 电信(1)
- 研究(1)
- 社会(1)
- 机构
- 上海(3)
- 图书(3)
- 书馆(2)
- 图书馆(2)
- 大学(2)
- 产(1)
- 京(1)
- 京师(1)
- 信息(1)
- 信息管理(1)
- 北京(1)
- 北京师范大学(1)
- 大学图书馆(1)
- 学文(1)
- 学院(1)
- 工作(1)
- 师范(1)
- 师范大学(1)
- 情报(1)
- 情报工作(1)
- 文化(1)
- 文化遗产(1)
- 海图(1)
- 理学(1)
- 理学院(1)
- 研究(1)
- 管理(1)
- 管理学(1)
- 管理学院(1)
- 范(1)
共检索到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陆小学坐落于上海浦东金场地区, 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公办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为金杨地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一流教育和一流服务。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725人,教师5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9人,本科(含在读)18人,大专38人,现任校长金加其是小学一级校长。学校倡导“守纪、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博识、辅业、爱生、善导”的教风,“勤奋、好学、活泼、健康”的学风,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管理规范、扎实。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上海图书馆精神文明专题调研课题组
为了总结80年代以来上海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分析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上海图书馆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与目标、对策与措施,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更好地发挥上海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的作用,按照中共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在馆所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从1996年5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学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敏
本刊1985年第1期在“改革信息”专栏中报道了上海县一个精神病“托管站”的情况。一年来由于解放了思想,卫生工作的路子活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医,促进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国家不花一分钱的基础上,上海地区先后办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段晓林
周立民介绍: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之一。主要著作有巴金研究专著和传记《另一个巴金》《巴金手册》《巴金画传》《似水流年说巴金》《巴金论稿》等,出版当代文学评论集、散文及学术随笔集《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世俗生活与精神超越》《翻阅时光》《微风拂书》《文人》《简边絮语》等,编有各类文献资料多种。
关键词:
海派文化 副馆长 图书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前身为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198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0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转制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1年11月与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同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掀开了学校发展新的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磊 夏翠娟
数字人文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趋势,由于图书馆的社会性和图书馆作为知识保存与传播中心的职能,数据开放是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有着规范化、标准化结构和语义的数据是图书馆为研究人员提供数字人文服务的基础,也是在互联网上为第三方开发人员提供开放数据服务的基础。本文从内容、平台、服务三个方面入手,调研与借鉴海外成熟案例,提出以平台为基础支撑,内容、服务模式为核心的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开放数据服务框架,并以上海图书馆的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为例,试图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具有实际可行性的实现方案和实施案例。
关键词:
开放数据服务 数字人文 开放数据竞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付雅明 普欣宇
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呈现海量化、多模态化与碎片化,档案数据亟待转化为档案资源及档案知识,档案资源的整合、挖掘、重构与传播也面临挑战。目前,我国在档案数字叙事与多模态档案资源开发领域仍处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阶段。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可行且可推广的多模态档案叙事开发模式,以指导档案馆及其他GLAM机构更有效地进行档案资源叙事化开发工作,从而创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模式。以西摩·查特曼与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本文对上海市档案馆的“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的叙事结构进行个案研究。基于案例分析结果,探讨了档案馆在多模态档案资源叙事开发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具有推广潜力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档案馆应加强多模态档案资源建设、形成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叙事意图、突破传统档案叙事编排思维、丰富叙事逻辑、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叙事产品,从而呈现档案内容,满足社会公众沉浸式与交互式需求。最后总结得出数字叙事是契合多模态档案资源体系技术性和公众性特点的一种有效开发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星 李书宁 肖亚男
由于数字人文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和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都以数字人文为努力方向。在数据库从数字化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树人者"微站的建设为例,探讨了数字人文视域下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人物专题数据库的建库思路、技术实现和改进设想。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人物专题数据库应重视关联数据的应用,GIS呈现,揭示人物关系网络,将图像数据文本化以实现文本挖掘,对人物信息进行更细粒度的标注,以更好地支持研究者们的研究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