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6)
- 2023(9550)
- 2022(8199)
- 2021(7390)
- 2020(6439)
- 2019(14691)
- 2018(14375)
- 2017(28084)
- 2016(15287)
- 2015(17196)
- 2014(17622)
- 2013(17675)
- 2012(16997)
- 2011(15631)
- 2010(15915)
- 2009(14974)
- 2008(14858)
- 2007(13627)
- 2006(11873)
- 2005(10930)
- 学科
- 济(86364)
- 经济(86296)
- 管理(40750)
- 业(38516)
- 方法(34192)
- 数学(30449)
- 企(30381)
- 企业(30381)
- 数学方法(30195)
- 学(20181)
- 地方(19635)
- 中国(18309)
- 农(17713)
- 财(17166)
- 业经(14775)
- 地方经济(13253)
- 制(13014)
- 贸(12160)
- 贸易(12156)
- 农业(11924)
- 易(11705)
- 融(11258)
- 金融(11256)
- 银(10993)
- 和(10982)
- 银行(10963)
- 环境(10499)
- 行(10464)
- 理论(10442)
- 务(10308)
- 机构
- 大学(237258)
- 学院(234799)
- 济(106270)
- 经济(104169)
- 管理(85103)
- 研究(85025)
- 理学(72798)
- 理学院(71891)
- 管理学(70615)
- 管理学院(70157)
- 中国(62601)
- 科学(52265)
- 京(49347)
- 财(46947)
- 所(44826)
- 农(42138)
- 研究所(40751)
- 中心(37954)
- 财经(37616)
- 江(35770)
- 业大(35112)
- 经济学(34566)
- 经(33992)
- 农业(33320)
- 范(31293)
- 北京(31115)
- 经济学院(31005)
- 师范(30974)
- 院(29413)
- 州(28036)
- 基金
- 项目(150197)
- 科学(117310)
- 基金(109180)
- 研究(107196)
- 家(95852)
- 国家(95099)
- 科学基金(79895)
- 社会(69245)
- 社会科(65660)
- 社会科学(65640)
- 省(58130)
- 基金项目(57238)
- 自然(50838)
- 自然科(49627)
- 自然科学(49607)
- 教育(49272)
- 划(49066)
- 自然科学基金(48760)
- 资助(45435)
- 编号(42162)
- 成果(35301)
- 重点(34477)
- 部(33905)
- 发(33363)
- 创(30313)
- 课题(29445)
- 国家社会(29090)
- 科研(28942)
- 教育部(28854)
- 性(28581)
共检索到35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涛
本文试图从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存在有"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不同范式的角度,对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出的"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的非相关性"命题进行评析。本文认为,事隔半个世纪,重新检讨这一论战,辨析论战中提出的问题,对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洪丹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结论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存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存款外生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协整 农村金融 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作诗 李平
本文再解读《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探讨和回答了如下问题:(1)理论的本质是什么?(2)理论的假设需要具有现实性吗?什么样的理论其假设需要具有现实性,什么样的理论其假设反而不能都具有现实性?(3)利润最大化假设真的不具有现实性吗?到底应该怎样来检验一个理论的假设的现实性?(4)理论可能被证实吗?可能被证伪吗?我们又该怎样对一种理论进行检验?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 方法论 假设 现实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守一
在西方经济学中,各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经济学"拳击赛"从未停过。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需要安排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进行一场"拳击赛"。通过分析他们有关政府要不要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政府怎样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的效果等方面的政策主张,结果发现:在这场经济学"拳击赛"中,凯派获胜,弗派失利。因此,为了对付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较大力度的措施,使凯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重新得到了确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张洋
本文对20世纪下半叶经济学内部以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两派经济学家,就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特征是预测经济未来还是解释经济现实产生的争论进行了回顾,对导致争论的方法论基础及其理论得失进行了评析。事隔半个多世纪,重新回顾并反思这一争论,对于理解和发展现代经济学仍然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实证科学 解释与预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则荣
弗里德曼是西方新自由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他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主张是比较全面的,并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其理论基础。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对我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其思想本质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和警惕新自由主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弗里德曼 自由至上观 新自由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越
预测经济学是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要一支,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是预测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方法论》将政治经济学的性质规定为实证经济学,将实证经济学的性质规定为预测经济学,将"猜想与检验"作为实证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在批判其以预测为核心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基础上,吸收其合理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越
预测经济学是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要一支,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是预测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方法论》将政治经济学的性质规定为实证经济学,将实证经济学的性质规定为预测经济学,将"猜想与检验"作为实证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在批判其以预测为核心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基础上,吸收其合理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晨漠
现年82岁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位老资格的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由于他对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杰出贡献,国际经济学界1976年曾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殊荣授于他。1993年10月下旬,弗里德曼夫妇再次应邀访问我国,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他在沪逗留期间,本刊记者抓住机会专程向他作了学术请教。我们曾在5年前(1988年)见过一次。弗里德曼教授慈祥随和,诙谐开朗,思路敏捷,言辞坦诚,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则滔滔不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飚 赖德胜
美国当代著名劳动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将歧视、犯罪等重大社会问题纳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效拓展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边界。他很早就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美国重大劳动经济学问题,通过严谨的理论模型构建和翔实的数据分析,对劳动力市场的重大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观点和解释。本文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工会问题、比较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问题、创新和科技合作等五个研究领域对弗里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飚 赖德胜
美国当代著名劳动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将歧视、犯罪等重大社会问题纳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效拓展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边界。他很早就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美国重大劳动经济学问题,通过严谨的理论模型构建和翔实的数据分析,对劳动力市场的重大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观点和解释。本文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工会问题、比较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问题、创新和科技合作等五个研究领域对弗里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佩 张宇
理性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秉持的最基本的行为假设,然而自从其概念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它的理解与解释却众说纷纭。理性的框架应界定为:利己性、最优化与偏好一致性。对理性假设应该采取秉持实证主义思想,维持理性假设的态度与措施;当理论与现实矛盾时,谨慎地适当地扩展理论模型或环境假设,扩展的底限是维持理性的内在一致性,上限则取决于理论的一般性与现实性的权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力炜
1994年7月,货币学派主要代表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九○学社《通讯》上撰文,谈他在访问中国时的一些看法。现简介如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陶江
弗里德曼的理论缺陷制约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他的货币理论恢复了货币数量的重要性,遗弃了货币的交易速度,并不是货币数量论的完整表述。他的货币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货币需求的高度稳定。但他忽视了制度和技术的长期变化会导致货币速度加快,如果没有抵消性因素,货币需求将不会相对稳定。弗里德曼既没有为这一悖论设立补充假设,也无法解释他的经验证据与制度环境的变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弗里德曼研究的货币收入速度,是一个虚拟的非独立变量。经验分析表明:货币的交易速度是比货币的收入速度更真实的、更有价值的宏观经济变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坤 刘璐
弗里德曼的研究发现,弹性汇率制度有利于外部失衡的调整,被称为"弗里德曼"假说。选取85个经济体1980—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支持这一假说。加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两组,通过分位数双重差分方法丰富了这一假说。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浮动汇率制度在危机前后对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方向及幅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浮动汇率制度对经常账户失衡程度不同的经济体的调整方向及幅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汇率浮动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而言,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