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2)
- 2023(12486)
- 2022(10910)
- 2021(10167)
- 2020(8617)
- 2019(19757)
- 2018(19486)
- 2017(37989)
- 2016(20866)
- 2015(23091)
- 2014(22802)
- 2013(22663)
- 2012(20598)
- 2011(18424)
- 2010(18054)
- 2009(16287)
- 2008(15635)
- 2007(13404)
- 2006(11553)
- 2005(9754)
- 学科
- 济(81102)
- 经济(81015)
- 管理(56263)
- 业(54747)
- 企(44092)
- 企业(44092)
- 方法(39999)
- 数学(35340)
- 数学方法(35007)
- 农(21678)
- 学(19882)
- 财(19543)
- 中国(19438)
- 业经(17060)
- 地方(16487)
- 贸(15588)
- 贸易(15582)
- 易(15137)
- 农业(15045)
- 环境(12925)
- 技术(12814)
- 务(12326)
- 和(12321)
- 财务(12268)
- 财务管理(12252)
- 制(12209)
- 理论(12182)
- 企业财务(11567)
- 划(10860)
- 银(10743)
- 机构
- 大学(293043)
- 学院(290238)
- 管理(115552)
- 济(112905)
- 经济(110615)
- 理学(101879)
- 理学院(100730)
- 研究(99862)
- 管理学(98905)
- 管理学院(98428)
- 中国(70187)
- 科学(66662)
- 京(61838)
- 农(56927)
- 所(51651)
- 业大(51322)
- 研究所(48084)
- 财(48055)
- 农业(45507)
- 中心(44076)
- 江(40189)
- 财经(39870)
- 北京(38448)
- 范(37012)
- 师范(36472)
- 经(36471)
- 院(36464)
- 经济学(33356)
- 州(32515)
- 技术(31141)
- 基金
- 项目(212149)
- 科学(164419)
- 基金(153690)
- 研究(146822)
- 家(137737)
- 国家(136643)
- 科学基金(115284)
- 社会(91447)
- 社会科(86678)
- 社会科学(86652)
- 省(83229)
- 基金项目(83007)
- 自然(78515)
- 自然科(76657)
- 自然科学(76631)
- 自然科学基金(75258)
- 划(71011)
- 教育(66447)
- 资助(63036)
- 编号(58220)
- 重点(47781)
- 部(45725)
- 成果(45260)
- 发(44990)
- 创(44095)
- 科研(41783)
- 计划(41625)
- 创新(41188)
- 课题(39706)
- 大学(38545)
- 期刊
- 济(114910)
- 经济(114910)
- 研究(79744)
- 学报(56549)
- 农(50068)
- 科学(48566)
- 中国(48032)
- 大学(40824)
- 管理(39279)
- 学学(38985)
- 农业(34898)
- 财(34347)
- 教育(27241)
- 技术(22587)
- 融(19779)
- 金融(19779)
- 业经(19244)
- 经济研究(19184)
- 财经(18296)
- 业(17921)
- 科技(16023)
- 业大(15678)
- 经(15539)
- 问题(15185)
- 版(14829)
- 图书(14175)
- 技术经济(13682)
- 理论(13657)
- 林业(13115)
- 资源(12831)
共检索到400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海菁 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徐琴娣
[目的]探析弗吉尼亚栎组织培养中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关键影响因子,建立弗吉尼亚栎试管苗再生体系,为弗吉尼亚栎无性系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弗吉尼亚栎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定芽增殖途径,研究弗吉尼亚栎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选择、褐化控制以及培养基选择、激素配比对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培养基中添加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和活性炭均显著降低外植体的褐化半径(p
关键词:
弗吉尼亚栎 组织培养 芽增殖 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树凤 施翔 陈益泰 孙海菁 王涛 陈雨春
[目的]揭示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特征,为弗吉尼亚栎的引种驯化和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遮荫法,研究3种光环境下(全光——100%自然光、中度遮荫——50%自然光和强度遮荫——25%自然光)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度遮荫明显促进弗吉尼亚栎苗高生长(P<0.05),但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地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苗高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对弗吉尼亚栎光响应曲线的观测表明:与全光条件相比,中度遮荫条件下,弗吉尼亚栎叶片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以及光补偿点(LCP)均明显下降(P<0.05),说明适度的遮荫有助于提高弗吉尼亚栎对光的利用效率,促进干物质的积累;而强度遮荫条件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明显上升,暗呼吸速率明显增加(P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杰瑞·布瑞奇斯
2012年3月1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中外港口运营状况与物流成本"。美国弗吉尼亚港务局局长杰瑞·布瑞奇斯先生介绍了弗吉尼亚港在美国港口中的地位、优势,港口运营模式及主要功能,并对弗吉尼亚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益泰 陈雨春 黄一青 孙海菁 陈丹凤
引进美国弗吉尼亚栎在浙江、上海、江苏三省市海涂和内陆多个地点试种3~4 a,均能正常生长,在杭州湾滨海盐土上生长良好。弗吉尼亚栎苗缺乏发达的侧根和须根,不易移植成活,采用容器育苗和带土大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
关键词:
弗吉尼亚栎引种 育苗 移植成活率 生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公共财政压力和执政者政治理念的转变导致美国公立大学在运营上"私营化"倾向愈加明显。这种"私营化"运作主要通过提高学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推行激励预算管理机制、通过新"契约法案"强化大学办学自治权、扩大校园辅助性单位的收入、缩减教职员工工资在预算支出中的比例等开源节流的举措来实施。"私营化"在相当程度上使公立大学摆脱了公共经费和投入不足的困境,并提升了效率,同时也对公立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分析表明,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私营化"与公共服务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大学领导层做出思考和努力。
关键词:
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 私营化 弗吉尼亚大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靳微 杨预展 孙海菁 陈连庆 袁志林
【目的】揭示弗栎引种到我国后在新的立地和气候条件下形成菌根的类型、不同采样时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变化规律。【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8月开展4次跟踪取样调查,采用菌根形态学描述、扩增子焦磷酸测序、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浙江上虞滩涂盐碱地弗栎母树林的外生菌根类型、群落结构组成及动态变化、优势外生菌根真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弗栎主要形成黑色、白色和黄色及其中间色(乳白色和深红色) 5种颜色的外生菌根类型,根据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注释和相对丰度,前3种分别对应棉革菌、硬皮马勃和红菇,且均表现出较丰富的种间遗传多样性。基于加权的聚类分析表明乳白色和深红色菌根的群落组成分别与黄色菌根和黑色菌根最为相似,推测是同一菌根类型的不同发育阶段。此外还检测到少量鹅膏菌、粘滑菇、豆马勃、乳菇和蜡壳耳菌等类群。在不同采样时期,群落结构变化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棉革功在初始阶段丰度较高,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所有时期丰度仍最高;相反红菇在初始阶段比例极低,随后呈较快增长,但丰度仍未超过硬皮马勃;棉革功在第2个时期的丰度跃升,其余时期较稳定。该动态变化特征与硬皮马勃和红菇子实体发生时间基本吻合。非度量多维度等分析表明,4个时期群落结构组成存在较明显差异(stress=0. 157);第2个时期的α-多样性指数最高并且与后2个时期的菌根样品存在显著差异;β-多样性热图表明第1个时期与第4个时期的相异系数最大。【结论】弗栎外生菌根真菌主要由棉革菌、硬皮马勃和红菇3大类群组成。不同时期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可能与土壤水分和气温变化有关。研究结果为今后挖掘优质菌根真菌资源应用于弗栎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和技术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益泰 王树凤 陈雨春 袁杰 王涛 陈炳 钱亚南
通过对弗吉尼亚栎引种人工林的调查观察,探讨其种子产量、脱落过程与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规律。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盐土上栽种的树龄9~11年生、栽植密度1 200株·hm-2的弗栎林分中,2012—2014年间随机标定35~42株母树定期观测脱落种子质量和年产量,并分析相同母树的种子产量、脱落期和种子大小与形状的个体差异及年度稳定性。连续3 a内弗栎平均单株种子产量分别为2.32 kg(变幅0.00~8.51 kg)、1.38 kg(0.03~5.61 kg)和2.92 kg(0.40~6.58 kg)。整个林分种子脱落过程历时长达80~100 d,落籽量的累计分布十分吻合Logistic模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祈然
近年来,学术欺凌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在欧美学界得到了关注和重视。学术欺凌有着涉事主体复杂、隐蔽性强、持续时间久、判定界限模糊等特点,对研究者和学术界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遵循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跟踪的治理步骤,具体包括明确学术欺凌的定义、规定学术欺凌事件处理程序以及持续跟踪处理结果等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反学术欺凌治理体系。而内部制度建设、教育资源支持、沟通渠道畅通、学术环境系统构建则为保障师生权益,促进学术欺凌事件积极处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龚德昱 邱晓琳
定标比超是指不断寻求最佳做法,并将其经过改造后在自身组织内加以实施以获得优异绩效的过程。在图书馆应用定标比超能够有效地改善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通过基于美国战略计划学会的定标比超委员会提出的基本流程模型,对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曾实施的关于"图书归架流程"的定标比超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定标比超的实施步骤,指出定标比超引入与借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国内想要进行定标比超的图书馆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
定标比超 图书馆管理 案例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丽娜
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州立大学。建校近两百年来,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董事会、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大学治理的制度。正是共同治理制度,保障了弗吉尼亚大学的卓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鹏飞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反映出语象叙事的两大特征——视觉性和艺术性,其最终目标是表达生命情志。对自然风光色彩、光影的渲染,人物形象与肖像画形成的类比,展现出文字的视觉性,是“再现的形式”。对电影蒙太奇、绘画多点透视技巧的借鉴,呈现出艺术之间的杂糅,建构了一种空间幻觉,可概括为“有造型的形式”。语对象的情感投射、语与象的心物交游,则揭示语象叙事的最终目的——展露生命情感,体现“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以中国诗学视域下王弼的“语象意”观作为参照,有助于深入理解《达洛维夫人》中语象叙事的表征途径,即“出言以尽象,立象以尽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冉
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是美国教育法中里程碑式的案件。本文以弗吉尼亚州为例,分析了布朗案实施过程中抵制力量所使用的三个政策工具——学生派位制度、以"介入权"为标志的源于州权利的对抗、"选择的自由"。资料来自弗吉尼亚州议会和政府的史料、布朗及布朗案后一系列的法院判决、美国地方和国家媒体的报道以及相关的美国历史研究。分析表明,政策的执行并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简单过程,而是具有"纵横交错"的互动特点。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丽霞 刘凡儒
"Scholars' Lab"是一个专为弗吉尼亚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和学生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寻求专家帮助、进行协同合作与创新研究的场所,其主要理念是图书馆资源与专家学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创新项目开展,提升研究层次。实验室由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学术研究小组专家学者组成。文章介绍了"Scholars' Lab"的基本概况、服务内容及奖励措施,基于案例分析概括该实验室的几个鲜明特点,旨在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创新学科化服务,开发馆藏资源提供参考与帮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岳礼
从文艺学美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程序”(也可称为反常化程序)理论,分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语言方面的反常化现象,其表现为反衬、重复、比喻、含混、抽象事物具体化等手法的使用。伍尔夫的作品之所以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是由于她在作品中使用了陌生化程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于加春 胡振琪
采用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案例法等方法,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地复垦学"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课程坚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研教结合特点,以专题形式进行组织;特别强调野外实习和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等,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土地复垦学"课程特色。其课程体系特点对我国"土地复垦学"及相关学科课程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土地复垦 课程体系 土壤重构 植被恢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