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1)
2023(9640)
2022(8252)
2021(7523)
2020(6172)
2019(14027)
2018(13627)
2017(26272)
2016(14199)
2015(15666)
2014(15727)
2013(15823)
2012(15134)
2011(13883)
2010(13809)
2009(12608)
2008(11997)
2007(10763)
2006(9608)
2005(8754)
作者
(42734)
(36061)
(35486)
(34025)
(22560)
(17468)
(16305)
(13989)
(13585)
(12680)
(12450)
(12098)
(11677)
(11302)
(11131)
(11053)
(10474)
(10450)
(10159)
(10144)
(9097)
(8829)
(8572)
(8293)
(8077)
(7918)
(7899)
(7688)
(7374)
(7112)
学科
(83688)
经济(83628)
管理(35258)
(31000)
方法(27243)
地方(26540)
数学(24555)
数学方法(24303)
(22973)
企业(22973)
(17771)
中国(17020)
(16643)
地方经济(15946)
业经(14787)
(12882)
农业(12791)
环境(11910)
(11037)
(9855)
金融(9852)
(9702)
经济学(8784)
(8756)
(8707)
贸易(8701)
(8584)
(8571)
银行(8560)
资源(8360)
机构
学院(205666)
大学(204707)
(91781)
经济(89920)
研究(78164)
管理(73610)
理学(62793)
理学院(61886)
管理学(60756)
管理学院(60354)
中国(57605)
科学(49384)
(44193)
(40475)
(38745)
研究所(37002)
中心(35281)
(34874)
(31211)
财经(30823)
业大(30301)
(29208)
经济学(29189)
师范(28941)
(28529)
北京(28069)
(27787)
农业(27109)
经济学院(25912)
(25735)
基金
项目(140358)
科学(110016)
研究(100708)
基金(100552)
(88718)
国家(88018)
科学基金(74407)
社会(65151)
社会科(61680)
社会科学(61659)
(55845)
基金项目(53956)
自然(47381)
(47016)
自然科(46194)
自然科学(46181)
自然科学基金(45310)
教育(44357)
资助(40715)
编号(39115)
(33222)
重点(32519)
成果(31205)
(30091)
课题(28393)
(28114)
国家社会(27250)
发展(26646)
创新(26531)
科研(26405)
期刊
(110328)
经济(110328)
研究(63666)
中国(41267)
学报(32906)
(31501)
科学(31218)
(29826)
管理(26251)
大学(24423)
学学(23292)
农业(21508)
(18374)
金融(18374)
技术(18180)
经济研究(18155)
教育(17814)
财经(15886)
业经(15802)
问题(14225)
(13909)
资源(13578)
技术经济(11654)
(11334)
统计(11223)
(10246)
(9637)
(9610)
(9485)
科技(9245)
共检索到316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涛  赵艳玲  肖武  王培俊  张建勇  
在黄河沿岸的采煤沉陷地运用和推广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区,分析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构建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区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宁市为例进行示范与验证。通过构建的评价体系将济宁市所有煤矿分为适用区、较适用区和不适用区三大区域,其中适用区主要位于市域的中北部地区,该区域具有:距离黄河以及黄河采砂点较近、管道输沙时泥沙保证率高、区域地形地势起伏小等特点,且由于采煤沉陷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少,急切需要进行土地复垦以提高当地耕地的数量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培俊  华宝龙  孙煌  范胜龙  杨耀淇  胡振琪  
为揭示复垦农田生产力的障碍因素,提升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农田的作物产量,选取山东省邱集煤矿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区域为对象,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定点采样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农田覆土厚度影响小麦实际产量,随着覆土厚度的减小,小麦实际产量呈现递减趋势;2)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整体上与研究区农田小麦实际产量成正相关;3)施肥量对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农田小麦调查产量的影响不稳定性较强;耕种复垦农田的农户习惯施肥量存在严重过高现象,且肥料施用比例失衡;4)研究区两类农田小麦调查产量与灌溉量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在研究区内利用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是可行的,但复垦农田在耕作管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和灌溉方式,注意农作物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宁  胡伟  王东权  
采煤沉陷水域蕴含着极大的开发潜力,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多是将沉陷水域的治理与农渔养殖、景观重建结合,存在一定局限性。若能将其与开发用地相结合,创建漂浮建设用地,则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挖掘潜在资源价值、拓展建设用地模式,为缓解人地矛盾,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德营  司开玲  
当前国内关于能源问题的研究忽略了能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正义问题。文章通过对重要产煤区济宁市的分析,发现不公正现象具体体现在,当地因煤炭开采而形成的沉陷区的地理-社会分布中——乡村成为采煤沉陷问题的主要安置地,村民也因此承担了更多的代价。审视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种不公正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公共权力相关,是公共权力有意安排的结果。然而令乡村居民所遭遇的环境不公正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针对"被牺牲乡村"的居民所设置的救济制度不仅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反而制造了更为激烈的社会矛盾,乡村居民也因此遭受了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小琨  郭倩倩  
基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大量需求导致矿区出现大量的沉陷区,这些采煤沉陷区的出现大大限制了煤矿的发展并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对TL县采煤沉陷区的调研,并结合TL自身的条件和成功地区的经验,提出以下三种治理模式应用于TL县采煤沉陷区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中:规划鱼塘区域,发展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并以恢复乡村环境为主,挖掘旅游资源和打造以农业为主题的生态园区三种模式,通过运用上述综合治理模式拓宽土地面积、增强土地肥力,给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值,让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极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使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及社会和谐相互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源源  吕昌河  闫弘文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主要分布于:任城区南部采煤塌陷片区、兖州区、曲阜市和邹城市交界处的"金三角"塌陷片区和微山县中部湖东塌陷片区。截至2015年,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总面积为27343.15公顷(不包括南四湖底塌陷面积),占济宁市土地总面积的16.23%。其中,轻度塌陷地5961.15公顷,占采煤塌陷地总面积的21.80%,中度塌陷地5788.78公顷,占21.17%,重度塌陷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牟玉玮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水、泥沙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不好,农业生产长期上不去,经济发展缓慢。针对三角洲地面高程低、土地盐碱、海潮威胁大及黄河河口淤塞、尾闾河道摆动改道不稳等特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引黄放淤,抬高地面,将国土整治、黄河河口治理、生态环境改良有机结合的建议.并论述了引黄放淤的有利条件、原则、方法、近远期措施和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宪萌  胡宏昌  薛显武  
由于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承压水的开采,导致受到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深层承压水,增大了承压含水层受到污染的风险,如何评价承压含水层受到污染的可能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根据承压含水层受污染的特点将承压含水层脆弱性分为固有脆弱性和扰动脆弱性两个方面,同时根据脆弱性大小具有相对性这一特性,将研究区内承压含水层各脆弱性评价指标归一化,根据信息熵反映实测数据的效用值计算评价指标权重,而后加权求和得到反映脆弱性的综合指数,从而避免了构建脆弱性分级和定额的主观性。以济宁市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为例,对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概念清晰、操作简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孝辉  
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平方公里,地面沉陷区接近5000平方公里,涉及到全省的九大矿区,有近300万人口面临着受灾困境。作为一个为全国提供了1/4的煤炭资源的能源大省,在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山西不得不面对日益严重的地面沉降而引起的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枯竭、土地资源破坏等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佳洺  余建辉  张文忠  
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沉陷区复垦研究不同,考虑采煤沉陷区自然生态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采煤沉陷区整体格局和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深入研究各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路径。结果表明:中国采煤沉陷区面积预计超过60000 km2,其中与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叠压的面积分别达到4500 km2和26000 km2,涉及人口达2000万左右,其中山西和山东两省采煤沉陷区的影响最为严重;从区域特征来看,中国采煤沉陷区有开发利用、环境修复、民生保障、异地搬迁四大主要治理导向,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和空间特征,可以将沉陷区分为环境适应发展型、基础设施完善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环境修复型、民生保障型、异地搬迁型六个治理类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振龙  章启兵  李瑞  
淮北平原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简称两淮一宿),由于煤矿井大量开采,已形成了大面积的积水洼地,最大积水面积为10.5 km2,平均积水面积2.0~2.5 km2,总积水面积达100 km2,积水库容2.4×108m3,且在近15~20年内,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3~5.5 m,积水最深达13 m多。论文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和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三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霍冉  徐向阳  刘虹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规模的煤矿开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产生了大量闲置的采煤沉陷地和水面。随着"土地整治+""光伏+"等创新理念的兴起,在国家支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及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相继推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既解决了光电项目的用地问题,又实现了采煤沉陷区闲置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立体化增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华富,陆林  
本文在全面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的资料,对煤矿区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土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宇  陈龙乾  周天建  张婷  李媛媛  安韦  
以济宁市任城区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域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期Landsat ETM与TM影像,通过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分析了研究区影像的光谱特征以及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建筑归一化指数(NDBI)以及水体归一化指数(NDWI),利用决策树算法确定各地类的综合阈值,建立决策树模型,得到了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并取得了良好的分类精度。同时通过对研究区2001至2011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得出研究区在研究期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最终得出结论:(1)利用决策树分类能够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2)任城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在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起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汤科  
山东济宁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结合发展需求,力求在"十四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实景三维地图应用与服务体系。本文重点介绍了其探索城市实景三维框架系统建设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