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
2023(1562)
2022(1257)
2021(1080)
2020(764)
2019(1714)
2018(1691)
2017(2977)
2016(1499)
2015(1543)
2014(1392)
2013(1281)
2012(1124)
2011(1047)
2010(1112)
2009(991)
2008(988)
2007(833)
2006(743)
2005(689)
作者
(3927)
(3247)
(3241)
(2996)
(2042)
(1524)
(1390)
(1226)
(1220)
(1118)
(1114)
(1077)
(1019)
(1012)
(979)
(940)
(920)
(918)
(918)
(901)
(795)
(734)
(725)
(720)
(715)
(715)
(711)
(676)
(639)
(625)
学科
(7480)
经济(7475)
管理(4394)
(4119)
(3522)
企业(3522)
中国(3255)
地方(3012)
技术(2464)
业经(2087)
技术管理(1857)
(1737)
地方经济(1586)
(1573)
方法(1517)
产业(1337)
环境(1325)
城市(1317)
(1304)
金融(1304)
理论(1272)
(1271)
银行(1271)
发展(1270)
(1268)
(1256)
农业(1250)
(1107)
数学(1107)
数学方法(1101)
机构
学院(20049)
大学(19726)
(9227)
经济(9000)
管理(8183)
研究(7314)
理学(7024)
理学院(6936)
管理学(6860)
管理学院(6819)
中国(5234)
(4291)
科学(4161)
(3695)
中心(3172)
(3168)
经济学(2900)
(2894)
(2871)
研究所(2864)
财经(2856)
(2848)
师范(2832)
北京(2737)
经济学院(2569)
(2566)
(2443)
(2386)
师范大学(2316)
研究院(2252)
基金
项目(13865)
科学(11657)
研究(10906)
基金(10014)
(8534)
国家(8470)
科学基金(7686)
社会(7639)
社会科(7330)
社会科学(7330)
(5953)
基金项目(5378)
(4850)
教育(4474)
(4355)
自然(4294)
(4258)
自然科(4195)
自然科学(4195)
自然科学基金(4118)
编号(3967)
创新(3954)
发展(3638)
(3576)
国家社会(3315)
资助(3269)
重点(3169)
课题(3102)
成果(2981)
(2931)
期刊
(11012)
经济(11012)
研究(7028)
中国(4760)
管理(3568)
教育(2718)
科学(2309)
(2297)
技术(2032)
业经(1983)
经济研究(1982)
(1939)
科技(1878)
学报(1798)
(1594)
金融(1594)
大学(1546)
学学(1447)
问题(1406)
农业(1384)
财经(1273)
(1208)
现代(1206)
商业(1171)
技术经济(1152)
城市(1111)
(1108)
(1082)
(1029)
论坛(1029)
共检索到30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恩建  
城市群在我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发挥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以及核心节点的作用,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核心地区,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交通一体化作为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本保障,对城市群发展以及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白皮书提出加快构建世界级城市群交通体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年)明确要“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化,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强城市交界地区道路和轨道顺畅连通,基本实现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文丽青  马丁  
在阐述智慧物流和综合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组织管理理论,描述了智慧物流与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的运行模式,并着重分析了限制二者协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与目标的制约、市场监管与培育的制约、系统内外运营能力的制约、配套设施系统的制约以及科研与信息化建设的制约,最后搭建二者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期望能助力智慧物流与综合交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应博  朱慧勇  
城市成长的过程也是城市产业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本文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城市成长与产业创新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而从城市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产业创新的成效。同时,指出了我国城市产业创新中的"路径依赖"、产业政策"碎片化"、产业与人文社会环境缺少协同和城市间产业同质性强等制约因素。最后从有效发挥政府干预机制、优化城市产业政策工具、建立城市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和建设"美丽城市"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城市产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随着港航经济的发展,我国港口业务规模已经稳居全球首位,但由于港口之间业务重叠、功能划分不清等,导致我国港口内部竞争剧烈,效率和效益都与预期差距明显。与此同时,港口大规模扩张导致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港口生态受到很大挑战,实现港口协同发展与绿色增长成为我国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以大连海事大学匡海波教授为带头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超   黄冬   黄晓星  
城市更新和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更新不仅是关于建筑和设施的更新换代,更是关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文创产业则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分析城市更新和文创产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就城市更新与文创产业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天悦  林晓言  
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以及基于区际交通的区域经济空间协同网络的构建。通过分析泛欧交通网的发展构成及其区域影响,从综合运输体系、投融资制度、区际高速铁路以及交通管理体制等的建设方面,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主要助推作用和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子彤  
该文概述了制度与技术协同原理,认为技术竞争实际上是制度的竞争,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制度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分析了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是制度和制度环境,指出了科技制度创新及其制度环境优化的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保祥  
近年来,国家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和扶持小微企业,把小微企业比作带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引燃创业创新的"火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北京地区小微企业的业态结构、投融资需求、成长估值等都将发生显著改变。作为发展共同体,银行要顺应协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快转型步伐,着力创新小微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宏伟  王叶青  石红娟  
采用DEA-SBM模型对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同模型,以珠三角9个创新型城市2009-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珠三角各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各城市复合系统协同度差异明显,原因在于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波动较大,且部分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的物流产业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为提高复合系统协同度,需保持稳健的创新投入、控制绿色创新的非期望产出以及加强物流业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丽娜  朱舜  李洁  
核心城市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要素集聚与扩散基础上形成创新集聚与溢出、城市间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形成,引致城市间实现增长传递,是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核心城市经济规模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效应都对城市群协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关联效应的政策激励、建立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条件下 ,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是反映城市创新体系特点的一种创新力 ,除了创新观念、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创新激励与保护等一般内容外 ,更主要的是城市能量集聚、能级提升、流量增大的系统性创新能力。本文在科学界定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详细描述了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现实特征表现 ,并在此框架下提出了增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倩  侯小娜  
建立健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个性化的城市经济,这既是全面提升我国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技术层次。本文对19个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利用现代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进行科学的量化测算,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桓  祁薇  
为了解不同地区电子商务与快递业两个产业协同发展现状,本文选取我国十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DEA数据包络模型,从协同度和协同效率两个角度对各地区两个行业协同状况进行准确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各地区两个产业协同均处于较低水平,快递对电子商务支撑不足造成规模效率低下成为二者协同发展不足的关键。就地区来说,浙江省两个产业协同状况表现为十省市最优,协同效率达到最大化,其他各省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不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