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6)
- 2023(13896)
- 2022(11455)
- 2021(10534)
- 2020(8209)
- 2019(18479)
- 2018(18072)
- 2017(33654)
- 2016(18472)
- 2015(20148)
- 2014(20356)
- 2013(19828)
- 2012(18811)
- 2011(17406)
- 2010(17775)
- 2009(16399)
- 2008(16236)
- 2007(14435)
- 2006(13325)
- 2005(12618)
- 学科
- 济(97621)
- 经济(97540)
- 管理(48522)
- 业(44323)
- 企(34289)
- 企业(34289)
- 方法(29165)
- 中国(28747)
- 地方(28637)
- 数学(25292)
- 数学方法(25049)
- 农(23476)
- 业经(21085)
- 学(19321)
- 财(19259)
- 制(18943)
- 地方经济(17242)
- 融(16361)
- 金融(16359)
- 农业(16181)
- 银(15873)
- 银行(15851)
- 行(15467)
- 发(14306)
- 体(14111)
- 环境(13958)
- 贸(13395)
- 贸易(13383)
- 易(12819)
- 产业(12267)
- 机构
- 学院(268392)
- 大学(266261)
- 济(120411)
- 经济(117955)
- 研究(105252)
- 管理(93648)
- 中国(78857)
- 理学(78715)
- 理学院(77642)
- 管理学(76365)
- 管理学院(75828)
- 科学(62096)
- 京(58075)
- 财(56047)
- 所(54503)
- 研究所(49006)
- 中心(45477)
- 农(44806)
- 财经(42888)
- 江(42886)
- 经(38810)
- 范(38580)
- 经济学(38450)
- 师范(38175)
- 院(38163)
- 北京(37689)
- 业大(36320)
- 农业(34422)
- 经济学院(34145)
- 州(33986)
- 基金
- 项目(170720)
- 科学(134729)
- 研究(127413)
- 基金(121546)
- 家(106623)
- 国家(105707)
- 科学基金(89278)
- 社会(82452)
- 社会科(78282)
- 社会科学(78265)
- 省(67663)
- 基金项目(62899)
- 教育(58387)
- 划(56929)
- 自然(54398)
- 自然科(53046)
- 自然科学(53033)
- 自然科学基金(52103)
- 编号(50491)
- 资助(49337)
- 发(43685)
- 成果(42208)
- 重点(40127)
- 课题(37814)
- 部(37577)
- 发展(35497)
- 创(35145)
- 展(34932)
- 国家社会(34732)
- 性(33719)
- 期刊
- 济(149358)
- 经济(149358)
- 研究(91950)
- 中国(62789)
- 农(42498)
- 财(42096)
- 学报(40977)
- 科学(38661)
- 管理(37739)
- 教育(35768)
- 大学(31300)
- 融(30509)
- 金融(30509)
- 学学(29438)
- 农业(28602)
- 经济研究(25234)
- 技术(24352)
- 业经(23308)
- 财经(22660)
- 经(19797)
- 问题(19053)
- 业(14704)
- 贸(14324)
- 技术经济(14167)
- 世界(13673)
- 商业(12831)
- 统计(12742)
- 国际(12620)
- 经济问题(12169)
- 现代(11958)
共检索到435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新华 马万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推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治本之策。基于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推进方式,探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改什么、怎么改的核心问题,有助于理解和认识为什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张昉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制度先行,推动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优化调整融资结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实体经济特别是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优化调整金融机构体系的重点是推动银行体系制度创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优化调整金融市场体系离不开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调整金融产品体系需积极营造有序、创新的制度环境,引导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具有开创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一、深入理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威 盛继明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缺乏深度融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呈现出多重失衡特征,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金融供给配置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期限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方式结构失衡、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失衡、金融供给阶段结构失衡和金融供给政策衔接失衡。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挑战与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时,都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君伟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个主题主线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文章从三级公立医院角度,引用“供给侧=供给政策+供给制度(体制机制)+供给结构+供给量”理论,从供给政策、供给制度(体制机制)、供给结构、供给量和需求量五个方面,分析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陈 屈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生产端供给结构改革入手,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结构性因素,释放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文章提出,要深刻领会"十三五"时期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转变深层次原因,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逻辑,从要素配置、农业转型、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和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新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发展方式 新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伟民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对2016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从形势的判断、问题的诊断、工作的思路,到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原则,提出了逻辑严谨、系统完整、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一揽子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志来
2017年实行金融严监管、去杠杆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产生了对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主体的挤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以抵押品、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内在要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相适应。从金融严监管背景出发,梳理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脉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改革关键,理顺金融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逻辑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改革2.0版,体现在对金融领域全方面、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2.0版,体现经济发展新内涵、新特征、新阶段、新任务,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严监管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平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社会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新时代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应对技能需求变化、释放创新发展活力是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加强适配性课程供给、推动高水平实训基地供给、保障社会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均衡供给等具体路径,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职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沈坤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经济结构 增长动力 一带一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小亮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这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必须着力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思路,应综合经济学说史中的不同理论加以探讨,深入研究我国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变革的历史演化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探究体制改革、结构性问题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将技术、制度、公平等不同动力解说有机统一起来,来构建一个适合中国转型特征并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德祥 张从青 戴维 陈丽娟
文章首先追溯了国内外"供给经济学"理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演变历史,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意义和现实背景。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区域经济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最后对新常态经济下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经济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刘洪愧
一、经济新常态、新理论(一)在经济新常态中开创新局面"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均得以实现或超额完成,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十二五"期间,虽然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经济仍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第一,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7.8%,远高于世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敖丽红 韩远 贺翔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是化解即期经济下行压力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合点。本文首先论证了城镇化的生成机制和水平测度标准;在此基础上,重点揭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低质、高量及不均衡问题。研究发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城镇化发展只有加强需求侧管理,稳定经济增长,释放新需求;依靠供给侧的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强化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造新供给,才是中国城镇化从超常规增长向正常增长收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镇化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