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
2023(1089)
2022(889)
2021(828)
2020(626)
2019(1278)
2018(1298)
2017(2477)
2016(1165)
2015(1273)
2014(982)
2013(874)
2012(750)
2011(704)
2010(732)
2009(703)
2008(666)
2007(626)
2006(563)
2005(473)
作者
(2793)
(2400)
(2299)
(2160)
(1496)
(1076)
(983)
(875)
(863)
(847)
(832)
(776)
(726)
(719)
(693)
(687)
(684)
(682)
(650)
(601)
(589)
(564)
(537)
(524)
(511)
(492)
(488)
(484)
(462)
(447)
学科
(5459)
经济(5454)
(4184)
管理(3701)
(3606)
企业(3606)
技术(2811)
中国(2023)
技术管理(1920)
地方(1778)
业经(1658)
(1243)
产业(1189)
地方经济(1136)
方法(1079)
(1043)
银行(1043)
(1027)
金融(1027)
(1026)
农业(1005)
总论(882)
信息(840)
(838)
信息产业(809)
(808)
(789)
理论(788)
(758)
(739)
机构
学院(14452)
大学(13844)
(7052)
经济(6943)
管理(6008)
研究(5337)
理学(5096)
理学院(5045)
管理学(5003)
管理学院(4968)
中国(4198)
科学(3049)
(2990)
(2826)
中心(2412)
(2357)
(2237)
经济学(2214)
财经(2145)
研究所(2111)
(2032)
北京(1948)
(1945)
经济学院(1896)
(1808)
(1802)
商学(1765)
商学院(1749)
社会(1714)
科学院(1714)
基金
项目(9655)
科学(8078)
研究(7881)
基金(6831)
(5819)
国家(5767)
社会(5481)
科学基金(5143)
社会科(5123)
社会科学(5123)
(4136)
基金项目(3519)
(3514)
(3312)
教育(3060)
创新(3058)
(2973)
编号(2925)
自然(2702)
自然科(2643)
自然科学(2643)
自然科学基金(2605)
发展(2572)
(2532)
国家社会(2352)
(2342)
资助(2318)
成果(2226)
重点(2187)
课题(2151)
期刊
(8984)
经济(8984)
研究(5092)
中国(4156)
管理(3171)
(1995)
科学(1940)
科技(1930)
教育(1779)
经济研究(1715)
技术(1618)
业经(1568)
(1523)
(1484)
金融(1484)
学报(1327)
(1221)
论坛(1221)
技术经济(1188)
大学(1145)
财经(1121)
学学(1094)
农业(1073)
(984)
问题(899)
商业(858)
现代(856)
经济管理(839)
软科学(834)
(758)
共检索到23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庆修  
改革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十一五”期间,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不取决于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在有限资源、有限机会的竞争中获取先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优势才能确立;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才可以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而要实现自主创新的不断突破,就要加大投入,完善经济和科技体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瞄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形成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裕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在系统疏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对外开放、国防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展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以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高屋建瓴地谋划和阐释了"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其主要举措,提出了系列治国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娜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大数据成为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分析大数据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路径,并针对目前我国应用大数据创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社会大数据意识不强、大数据应用水平偏低、大数据分析技术局限、大数据共享障碍较多等问题,提出了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清龙  马天云  
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科技工作的方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成绩与问题同在。当前,高校必须着力抓好如下几项工作:强化观念创新,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产学合作,共建转化基地,扩大投入渠道,完善体系,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革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是设计、整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科技发展战略,这种设计、整合,在技术上表现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机制设计。运用系统方法,结合国内学者关于科技体制的研究和西方国家科技体制的特征,可以将这一复杂机制设计为五大有机模块:国家战略、科技管理、科技研究、企业对技术的应用、社会或市场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江江  戚巍  缪亚军  
基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利用协调度模型,从省际差异的宏观角度对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各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各省区科技发展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应加强对科技落后地区的科技管理,这对于协调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今年以来,安丘市审计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立足安丘发展大局,确定了"三个创新"保质量、"两个一流"促发展的目标,真抓实干履行审计职责,强化审计监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靳彦民  
作为中国建设银行在区域的一级分行,近年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依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经济大省广东的省情和多元化金融需求的民情,坚持加快创新和深化改革,坚持扶持实体经济、提供优质服务、惠及百姓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邓良基  张禧  
农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在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形势下,必须突出农业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人才支撑,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着力整合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多元协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为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宁滨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越发显得重要。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战略,自觉服务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当前,国家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大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大学全力推进协同创新,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在为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服务中,在推进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体会如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潘永和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金融工作积极创新思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富有开创性的政策措施,财政金融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政策制度的主体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动能新旧转换,破解会计改革和发展难题,需要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端会计人才的支撑。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杰  
科技人才是国家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科技部门需要做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政府、社会、企业输送更加优秀的科技人才,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宁  
服务于地方经济,帮助所在地区解决问题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必须研究当地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把好脉方能更贴切地为地方服务。作为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仅有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校,多年来,陕西理工学院从"扎根秦巴,服务基层"的办学指导思想出发,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鼓励和激励科技人员瞄准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积极融入到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合作研究、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当中去,为地方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