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0)
- 2023(9998)
- 2022(8773)
- 2021(7975)
- 2020(7006)
- 2019(16155)
- 2018(15657)
- 2017(29982)
- 2016(16785)
- 2015(19253)
- 2014(18984)
- 2013(18676)
- 2012(17593)
- 2011(16129)
- 2010(16239)
- 2009(15226)
- 2008(15576)
- 2007(14526)
- 2006(12604)
- 2005(11471)
- 学科
- 济(64203)
- 经济(64137)
- 管理(45846)
- 业(45667)
- 企(38078)
- 企业(38078)
- 方法(31744)
- 数学(28022)
- 数学方法(27718)
- 银(20104)
- 银行(19958)
- 制(19036)
- 行(18609)
- 中国(17662)
- 学(17047)
- 农(16938)
- 财(16549)
- 技术(14957)
- 融(13805)
- 金融(13801)
- 业经(13231)
- 理论(12207)
- 地方(12043)
- 贸(11960)
- 贸易(11952)
- 度(11754)
- 制度(11742)
- 易(11592)
- 农业(11122)
- 务(10161)
- 机构
- 大学(243468)
- 学院(240864)
- 济(95294)
- 经济(93140)
- 研究(87916)
- 管理(85825)
- 理学(72843)
- 理学院(71973)
- 管理学(70462)
- 中国(70458)
- 管理学院(70042)
- 科学(57287)
- 农(53670)
- 京(52814)
- 所(47773)
- 财(44459)
- 研究所(43833)
- 农业(43139)
- 业大(42163)
- 中心(40519)
- 江(39289)
- 财经(35128)
- 北京(33380)
- 经(31841)
- 院(31568)
- 州(31332)
- 范(30733)
- 师范(30246)
- 经济学(30218)
- 省(29016)
- 基金
- 项目(159847)
- 科学(122593)
- 基金(113143)
- 研究(110322)
- 家(102231)
- 国家(101396)
- 科学基金(83958)
- 社会(66744)
- 省(64620)
- 社会科(63113)
- 社会科学(63091)
- 基金项目(59323)
- 自然(56826)
- 自然科(55554)
- 自然科学(55529)
- 划(54815)
- 自然科学基金(54548)
- 教育(52248)
- 资助(47814)
- 编号(43553)
- 重点(37372)
- 成果(35876)
- 创(35508)
- 部(34791)
- 发(34381)
- 创新(33471)
- 计划(32427)
- 课题(32068)
- 科研(31720)
- 科技(29473)
- 期刊
- 济(101735)
- 经济(101735)
- 研究(72163)
- 中国(51935)
- 学报(48750)
- 农(47464)
- 科学(40961)
- 大学(35391)
- 财(35368)
- 融(33876)
- 金融(33876)
- 学学(33582)
- 管理(31577)
- 农业(30472)
- 教育(29193)
- 技术(21519)
- 财经(18157)
- 业(17166)
- 经济研究(16776)
- 业经(15670)
- 经(15572)
- 问题(13360)
- 业大(13219)
- 版(13073)
- 科技(12716)
- 技术经济(12710)
- 理论(11815)
- 统计(11257)
- 贸(11045)
- 农业大学(11022)
共检索到370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陆宏达 蔡水局 竹攸汀 毛毛
对近几年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地区引起池养异育银鲫大批死亡的粘孢子虫进行了形态和分子等方面分析研究,发现该粘孢子虫主要特点是:孢子梨形,部分孢子后部外周包围有透明无色的膜状鞘和壳瓣底部内侧呈现1~6个"V"形缺刻,两个极囊大小不等,孢子前端内侧两个极囊间有一个细长的囊间突起,胚质中无嗜碘泡,孢囊大小10~25 mm,孢子长16.82±0.43(16.03~17.69)μm,孢子宽10.26±0.43(9.12~10.88)μm,孢子厚8.09±0.29(7.50~8.75)μm,孢子长宽比1.64±0.09(1.50~1.93);大极囊长8.66±0.25(8.25~9.16)μm、宽3.65±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振伟 陆宏达 操艮萍 刘俊杰 毛毛
咽碘泡虫(Myxobolus pharynae)病是近几年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地区的大丰、射阳和滨海以及周边地区,引起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大批死亡的一种黏孢子虫病,咽碘泡虫只特异地寄生在异育银鲫的咽部组织内,为了阐明该病对鱼体的损伤作用,我们对不同患病时期的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和疾病中期的病理生理进行研究。组织病理结果表明:疾病初期病鱼咽部略有轻度充血,咽碘泡虫以营养体阶段寄生在咽部黏膜下层的组织中,并开始形成由成纤维细胞包裹的小孢囊,其他组织器官无病理损伤现象;疾病中期由于小孢囊数量增加和囊内营养体分裂增殖并逐步发育为成熟孢子后体积增大,构成的大孢囊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操艮萍 陆宏达 李振伟 刘俊杰
混养的异育银鲫和鲢鱼种大批死亡,为明确发病死亡的病原和组织损伤并提供相关的疾病防控措施,进行了病鱼肉眼和显微镜检查、细菌学检测、病毒学检测、组织病理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除在患病鱼体表偶然发现有少量不会引起充血等症状的杯体虫和车轮虫外,未在体内外发现其他寄生虫和真菌类病原;通过细菌分离、人工回感试验、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从患病异育银鲫和鲢分离到的致病菌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异育银鲫和鲢病毒性疾病的现状,使用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 hv-2)dNA聚合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自然发病的异育银鲫和鲢进行pCr检测,只有异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坤 翟凯旋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潘良坤
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是引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喉孢子病”的重要病原, 每年导致养殖苗种和成鱼大量死亡。本研究通过隐性感染异育银鲫母本人工受精、实验室条件下受精卵孵化和幼鱼培育, 采用单管半巢式PCR、荧光定量PCR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测手段进行亲本、卵和幼鱼等环节的检测分析, 探究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是否存在经卵传播途径。结果表明, 实验所采用34尾异育银鲫母本(A1~A22, B1~B12)的洪湖碘泡虫隐性感染率达50%~75%, 其中, 卵和伪鳃检出率高于卵巢组织样品; 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在隐性感染母本的卵巢、伪鳃、肾、脾组织检测到洪湖碘泡虫前孢子生成阶段营养体; 实验室条件下阳性母本所产的卵经孵化和培育出的幼鱼15 dph和30 dph样品可以检出阳性(A1、A18、B8和B9); 荧光原位杂交显示15 dph幼鱼在伪鳃、鳃和肾脏组织检测出阳性信号。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存在经鱼卵传播途径; 研究结果为相关疾病制定防控措施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坤 翟凯旋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为探究洪湖碘泡虫感染异育银鲫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及不同感染阶段的差异,实验采用显微镜镜检、PCR检测及组织病理切片相结合手段,对发病异育银鲫及隐性感染异育银鲫的肌肉、伪鳃、鳃、头肾等11个组织器官进行了广泛检测分析。显微镜镜检发现,在发病鱼的咽、伪鳃和鳃能观察到孢囊或成熟孢子;在隐性感染异育银鲫的咽上壁与副蝶骨间结缔组织、伪鳃及其血管周边观察到大量棕黄色结节,并含有洪湖碘泡虫的成熟孢子;不同组织器官DNA样品PCR检测发现,在发病鱼除肌肉外的其他10个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洪湖碘泡虫阳性,其中伪鳃检出率最高(100%);隐性感染异育银鲫在咽上壁组织、伪鳃、头肾、体肾、脾脏及卵巢中检出洪湖碘泡虫阳性,伪鳃检出率也为最高(26.7%);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发病鱼咽上壁内分布着大量蜂巢状孢囊及成熟孢子,伪鳃被严重侵占和破坏;残存伪鳃鳃丝周边能观察到增殖和发育阶段的孢子生成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洪湖碘泡虫在发病和隐性感染异育银鲫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差异,发现伪鳃可能是洪湖碘泡虫寄生和发育成熟的重要器官。研究结果为洪湖碘泡虫病的准确检验检疫和进一步开展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乾 谭禄奇 彭建军 石小威 杨承忠 赵元莙
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1 (鲇鳃腔膜寄生)、重庆株系2 (鲇肠寄生)和江西株系(鲇肠寄生)间相似度为98.6%~99.9%,遗传距离为0.000~0.01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2先与江西株系聚支,其形成的进化支再与重庆株系1形成姐妹群关系。研究表明,米氏碘泡虫并没有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而是依据寄生部位形成肠寄生支系和鳃腔膜寄生支系。宿主种类相同的条件下,较之于地理隔离,寄生部位差异对于米氏碘泡虫种群分化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翟凯旋 曹泽艺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为了阐明洪湖碘泡虫(Myxobolushonghuensis)在隐性感染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Bloch)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采集曾发生过喉孢子虫病养殖池塘的2龄健康异育银鲫的鳃(丝)、伪鳃、中肾、头肾、肌肉、脾脏、肝脏、卵巢、血液等9个组织器官,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了不同组织器官的感染率和相对感染强度。结果显示,所采集的30尾异育银鲫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鱼体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为100%,均为隐性感染个体;各组织器官间的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除肌肉未检出外,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伪鳃(100.0%)、卵巢(83.3%)、鳃(73.3%)、脾脏(70.0%)、中肾(36.7%)、头肾(23.3%)、肝脏(10.0%)、血液(6.7%)、肌肉(0)。不同组织器官的相对感染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伪鳃(14.4349±70.0529)、卵巢(0.9556±1.5627)、脾脏(0.3644±0.7854)、鳃(0.3339±0.2682)、头肾(0.2722±0.3761)、中肾(0.0379±0.1055)、肝脏(0.0019±0.0022)、血液(0.0012±0.0011)。研究表明,洪湖碘泡虫可系统感染异育银鲫多个组织器官,其中,伪鳃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高,可以作为该病早期检测和疫病监测的首选组织器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子明 刘新华 赵媛莉 袁圣 章晋勇
本实验利用现行主流分类衍征,重新对荆州碘泡虫(Myxobolus kinchowensis)进行了详细描述,其分类特征如下:包囊圆形,寄生于鲫肌肉与肾脏,肌肉包囊大小(126.7±1.8)μm,肾脏包囊直径为94.2μm;两寄生部位各形态参数无显著差异,成熟孢子正面观呈梨形,缝面观呈纺锤形,含一大一小两梨形极囊;无明显囊间突起,孢子后端无褶皱,无粘液膜。组织病理显示在两寄生部位均未引起严重的炎性反应,且感染强度不高,推测该种对宿主无显著影响。基于18S r DNA进化分析发现荆州碘泡虫与寄生在肌肉部位的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阳 郭庆祥 翟艳花 顾泽茂
研究了4种保存方式(5%甲醛、10%甲醛、95%乙醇、-20℃冷冻)对吴李碘泡虫孢子形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甲醛保存7d后孢子各指标与新鲜孢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保存30d后孢子部分指标显著小于新鲜孢子,说明5%甲醛可以用于短暂(7d以内)保存吴李碘泡虫孢子。其他3种保存方式保存7d和30d均导致孢子形态学指标与新鲜样品存在显著性差异。保存过程中,孢子各形态指标的变化率不同,说明保存时孢子发生不规则变形。保存相同时间,95%乙醇对孢子各形态指标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20℃冷冻、10%甲醛、5%甲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除10%甲醛保存孢子总体变化率增大外,其他3种保存方式保存孢子总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立军 周庆杰 曹泽艺 陈凯 谢骏 习丙文
洪湖碘泡虫是中国异育银鲫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粘孢子虫,严重感染时病鱼出现眼球凸起,咽部发炎肿胀等症状,造成苗种和成鱼死亡。为探究严重危害养殖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病原的宿主范围以及不同宿主寄生虫株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广泛采集了金鱼、红鲫、异育银鲫、彭泽鲫、方正银鲫、淇河鲫、金背鲫、杂交鲫等我国常见鲫复合种样品,采用18S r DNA PCR检测了各样品伪鳃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并进一步通过巢式PCR克隆测序获得部分样品洪湖碘泡虫的ITS2序列(登录号:OR744899–OR744905)。PCR检测结果显示,来自7个地区8种鲫属鱼类品系都存在洪湖碘泡虫的隐性感染,感染率为25.0%~88.2%;ITS2序列分析表明,感染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株系间序列差异较低,所获得的序列间仅有6个差异信息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不同来源虫株间共存在7种单倍型,其中H1、H2和H3只出现在金鱼、红鲫寄生虫株,H5广泛存在不同来源的异育银鲫寄生虫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来自不同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聚集为2个分支,其中寄生金鱼的虫株与瓶囊碘泡虫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控疾病发生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与某些国家的情况相反,法国城市中总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高,随着居民区的不断增加,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大城市的社会职业结构一般都更有益于居民,当然仍存在着导致死亡的各类原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维志
解放后,从1954年开始我国历年都对死亡人数做过统计,基本反映了我国人口死亡率一般变化情况。但对死亡率的深入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一是对死亡人口年龄调查的次数太少,二是调查的范围只包括部分地区,不够普遍。1982年普查时,对1981年全国分年龄死亡人口数字进行了全面调查,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普查结果表明,普查统计的1981年死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E·阿瑞葛,J·班尼斯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就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政策。早在50年代;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就开始迅速下降,并在此后持续下降。到70年代后期,大部分年龄的分年龄死亡率都有明显的降低。80年代初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低死亡率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郝虹生
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经过几十年的持续下降,就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及民族之间在死亡率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分析表明,影响地区之间预期寿命水平差异最大的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死亡率。因此降低儿童死亡率是进一步降低我国人口总死亡率的潜力所在。与其他年龄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当研究和分析全国平均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的状况时,不能不考虑到我国城乡之间,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等方面发展很不平衡而产生的地区死亡率水平及变动趋势的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