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3)
2023(9563)
2022(8569)
2021(8205)
2020(6939)
2019(16110)
2018(16142)
2017(31355)
2016(17024)
2015(19200)
2014(19251)
2013(19030)
2012(17327)
2011(15423)
2010(15244)
2009(13931)
2008(13434)
2007(11646)
2006(9938)
2005(8573)
作者
(48640)
(39943)
(39753)
(37797)
(25482)
(19173)
(18182)
(15964)
(15295)
(14236)
(13901)
(13338)
(12454)
(12428)
(12427)
(12114)
(12037)
(12018)
(11317)
(11308)
(9867)
(9671)
(9579)
(9100)
(8996)
(8902)
(8874)
(8829)
(7949)
(7824)
学科
(63336)
经济(63265)
管理(48365)
(48299)
(39170)
企业(39170)
方法(32542)
数学(28305)
数学方法(27998)
中国(17924)
(16354)
(16165)
(14006)
业经(13934)
地方(12636)
理论(11998)
(11959)
(11502)
贸易(11497)
(11406)
银行(11374)
(11179)
(11174)
财务(11120)
财务管理(11097)
(11014)
保险(10923)
(10882)
农业(10753)
(10718)
机构
大学(237298)
学院(234301)
管理(99362)
(88934)
经济(86812)
理学(86003)
理学院(85110)
管理学(83671)
管理学院(83265)
研究(73762)
中国(57586)
(50665)
科学(46909)
(41758)
(36066)
业大(35414)
(34926)
中心(33976)
财经(33937)
研究所(33104)
(32629)
北京(32213)
(30925)
(29889)
师范(29621)
农业(27376)
(27219)
(27172)
财经大学(25579)
经济学(25449)
基金
项目(165674)
科学(129649)
研究(121382)
基金(120109)
(103784)
国家(102925)
科学基金(89136)
社会(74548)
社会科(70516)
社会科学(70498)
基金项目(64793)
(64246)
自然(59488)
自然科(58085)
自然科学(58072)
自然科学基金(57004)
教育(55160)
(54149)
编号(50265)
资助(49959)
成果(39974)
(36183)
重点(36135)
(34261)
(33829)
课题(33620)
科研(31881)
创新(31878)
项目编号(31376)
教育部(31109)
期刊
(94442)
经济(94442)
研究(69935)
中国(40601)
学报(36201)
管理(34763)
科学(33552)
(30968)
(30131)
大学(27407)
学学(25644)
教育(25124)
(22349)
金融(22349)
农业(22062)
技术(20205)
财经(15502)
业经(15066)
经济研究(14018)
图书(13744)
理论(13307)
(12883)
实践(12578)
(12578)
科技(11812)
问题(11779)
技术经济(11416)
(11012)
现代(10772)
情报(10544)
共检索到333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聪  冯民权  
【目的】分析引调水工程水源地水量水质联合风险,为引调水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分别利用水质综合指数和污染最为严重的指标与水量数据进行Copula水量水质联合分布函数的构建,并以引沁入汾工程为例对引调水工程水量水质联合风险进行研究。【结果】引沁入汾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总体均能达到水质功能区Ⅳ类水要求;通过水量与水质综合指数计算得到的联合风险可以看出:就整个调水时期而言,有利于调水的概率为99.29%,不利于调水的概率为2.01%;通过水量与污染最为严重的水质指标TN计算得到的联合风险可以看出:就整个调水时期而言,有利于调水的概率为32.1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策  谭奇林  
采用数值模拟方式预测和评估水电工程对其影响区内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风险,其目的在于辨析工程对取水水质安全的影响。以汉江上游待建旬阳水电站库区内水源地为例,建立二维水流和水质数学模型,分析了水域水动力学和水质变化特征,选取最不利方案进行水质风险评估,并从水体水动力特征和营养状态判别了富营养化风险程度。研究表明:工程兴建后水源地水域水流变化和取水口临近支流潜在污染源的威胁,水质遭受污染的风险增大,在月河水质超标及特定水库运行条件下许家台取水口水质无法保障。同时,水域富营养化水平相比建库前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研究可为水电开发涉及水源地项目的水环境影响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仲衍伟  赵增文  陈鸿汉  
为研究济南市大杨庄地下水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用改进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下水源地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学非致癌污染物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很小,供水能够满足要求,非致癌污染物中健康风险最大的是氟化物、其次是硝酸盐、铁、氨氮、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污染物3年来有较大增长,应该是大杨庄水源地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郁  苏明涛  
作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突出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其中,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补偿机制能否顺利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例,探讨其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以及补偿金额的分担问题,为该输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仲衍伟  赵增文  陈鸿汉  
本文用一个简化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兰村水源地监测到的化学污染物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论如下:①兰村水源地非化学致癌污染物的健康危害指数远小于1,因此兰村水源地非致癌污染物通过饮食途径不会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影响。②氟化物是太原市兰村地下水中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但氟化物是天然背景所致。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可能是人为来源的氨氮进入地下水后氧化所致,应该引起警惕,它们浓度的变化表明人为污染物已经开始进入兰村水源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畅建霞  姜瑾  
为解决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陕西省规划实施南水北调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在分析调水工程受水区用户、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配置网络图,并建立了该系统的水资源配置仿真模型,确定了配置原则。结合调水工程,设定了7种方案,通过长系列计算,得出了各方案的水资源利用情况。2020水平年,调水15.5×108m3后可增加供水10.69×108m3,占需水量的38.76%;调水15.5×108m3与调水10.0×108m3相比,工业供水保证率提高32.75%。计算结果表明,实施调水工程后可有效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短缺,调水量在保证城市用水、改善渭河河道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景锋  
生态补偿量的确定和补偿的分配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从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建设成本出发,测算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建设工程的外部生态补偿,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和水源区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以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结合实际状况进行适当修正,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评估得到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实施后每年所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54×105万元,引入生态价值发展阶段系数调整后的结果为1.12×105万元。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益不同,进行再次修正,可知水源地生态工程使水源地以外地区增加生态服务价值3.61×104万元。在考虑生态建设成本后,测算出水源地每年应得到外部生态补偿4.145×104万元。在此基础上,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以各生态建设区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比例为标准,探讨了水源区的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士正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如何围绕中线工程的基本要求,即在打造清水走廊,保证水质安全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构建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松  李婷婷  
生态补偿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现有的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机制,为了探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中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实现方式,基于对理论与现实依据的分析,提出了四种水源地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1)水权交易模式:提出水权的市场交易机制与拍卖机制构想;(2)发展权流转模式:受水区对水源区进行产业补偿,帮助水源区建立"飞地";(3)生态经济模式:依托水源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产品市场效益;(4)公共物品市场购买模式:政府利用补偿资金购买私人部门提供的水源地生态建设服务或项目。最后就如何以政府为主导,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引入市场化生态补偿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文清  谷树忠  李维明  
机制是制度化的方法。水质保护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水质保护效果,是事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永续利用并发挥其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3省8市(区)的实地调研发现: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虽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但水质保护协调机制临时,多主体水污染防治机制滞后,河湖健康保障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制和水资源价格机制等不健全,导致水质保护措施难以落实、水安全难以保证。为此,文章建议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水质保护机制改革与创新,以确保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高效、水质稳定达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阳阳  吴海龙  霍元子  曲宪成  陈群芳  何培民  
2009年11月5日至25日在苏州太湖贡湖水源地入湖河道东泾河内设置了10个大型路基围隔,栽植较耐寒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伊乐藻(Elodeacanadensis),研究了其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1)栽种沉水植物的围隔内氨氮、硝酸盐氮和总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实验前(P<0.01),其中苦草实验组氨氮、硝酸盐氮和总氮浓度分别为实验前的78.76%、70.20%和83.42%,伊乐藻实验组分别为实验前的81.85%、72.30%、75.55%,苦草+伊乐藻实验组分别为实验前的88.80%、78.80%、86.21%,而空白对照组与围隔外水质氮素浓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兰  屈晓娟  王超亚  
由于现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陕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出现了减贫扶贫制约性因素,亟须从法律健全、机制建设、资金落实、人文关怀、生态移民、生态产品扶持等方面构建有保障的长效机制,做好生态补偿式扶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鑫  倪朝辉  沈子伟  王楠  刘博群  
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人为地改变了区域水文情势,将会不可避免地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以辽西北供水工程为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从多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生态经济补偿技术模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项目目标确定指标权重的选取原则及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评价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水源区水生生态环境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丁娇  梁彬  梁雨萩  
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责任的分摊是跨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基于“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从水质水量双视角构建生态补偿模型,制定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生态补偿总额以及各受水区应分别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并建立库区与受水区之间的双向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1)从测算总额来看,2016~2019年4年间库区所需生态补偿总额为28.79亿元,与筹集专项资金进行对比,推算库区生态补偿额存在约5.75亿元缺口;(2)从各受水区测算结果来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分别承担9.15、4.52、7.29和7.83亿元生态补偿额;(3)对比水质水量补偿总额,水量补偿总额比水质补偿总额多11.39亿元,受水区对水量的重视程度高于水质,侧面说明受水区对水量仍然具有较高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