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1)
2023(2149)
2022(1855)
2021(1608)
2020(1427)
2019(3167)
2018(3088)
2017(5649)
2016(3265)
2015(3614)
2014(3558)
2013(3572)
2012(3248)
2011(2939)
2010(2852)
2009(2467)
2008(2429)
2007(2086)
2006(1817)
2005(1512)
作者
(11517)
(9751)
(9737)
(9019)
(5992)
(4834)
(4403)
(3836)
(3716)
(3442)
(3400)
(3323)
(3247)
(3151)
(3078)
(3042)
(2951)
(2944)
(2870)
(2784)
(2504)
(2424)
(2402)
(2187)
(2164)
(2098)
(2094)
(2091)
(2083)
(2038)
学科
(12247)
经济(12242)
方法(7261)
(6933)
数学(6800)
数学方法(6737)
管理(6558)
(4762)
企业(4762)
(4270)
(3961)
农业(2724)
环境(2412)
业经(2374)
(2319)
贸易(2319)
中国(2306)
(2252)
(1850)
地方(1818)
理论(1766)
技术(1748)
(1677)
(1526)
教育(1514)
资源(1439)
产业(1429)
生物(1415)
(1313)
(1273)
机构
大学(48266)
学院(48160)
研究(18424)
(17489)
经济(17168)
管理(16747)
(15674)
理学(15012)
理学院(14796)
管理学(14399)
管理学院(14317)
科学(14313)
农业(12830)
业大(12386)
中国(12048)
(10392)
(10192)
研究所(9950)
农业大学(8822)
中心(8040)
(7336)
(7002)
(6857)
实验(6614)
(6495)
(6418)
实验室(6330)
技术(6326)
(6273)
科学院(6196)
基金
项目(37596)
科学(28499)
基金(26989)
(25763)
国家(25574)
研究(22952)
科学基金(20680)
(15623)
自然(14912)
基金项目(14804)
自然科(14543)
自然科学(14537)
自然科学基金(14313)
社会(14032)
(13426)
社会科(13388)
社会科学(13382)
资助(10894)
教育(10779)
计划(9004)
重点(8997)
科技(8529)
(8209)
编号(8102)
(7909)
(7850)
科研(7816)
创新(7433)
(7400)
(7277)
期刊
(15896)
经济(15896)
学报(14338)
(13611)
科学(10909)
研究(10491)
大学(9986)
学学(9704)
农业(9494)
中国(8960)
(5260)
管理(4874)
业大(4817)
教育(4194)
(4165)
农业大学(4038)
林业(3543)
技术(3516)
(3498)
科技(3195)
中国农业(2975)
资源(2657)
经济研究(2589)
业经(2561)
自然(2536)
财经(2465)
统计(2433)
技术经济(2278)
(2235)
问题(2228)
共检索到63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荣沭  赵敏  周亚丹  韩颂  
Pre-column derivation of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purated artemisinin in Artemisia annua,and the artemisinin content and biomass yiel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introduced A.annua and the local wild A.annua.The result showed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甘晓玲  邓步华  王易振  万宗碧  杨治国  潘婷立  何荣会  高江原  朱照静  
以采集于缙云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2份青蒿为材料,研究青蒿素含量与环境、5个生理性状以及土壤营养元素的线性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遮阴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偏回归系数显著,建立根据遮阴度(X4)影响青蒿素含量(Y)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8986-0.0897X4(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怀玉  彭锐  崔广林  吴叶宽  马鹏  
为了研究我国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空间分布规律,利用GPS定位,实地采样63份,测定青蒿素含量,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青蒿素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结果表明:我国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C0/C0+C=34.693%),存在空间趋势效应;在进行简单Kriging插值时,趋势效应参数宜选择0阶,理论模型宜选圆状模型(circular model)。青蒿素含量存在空间趋势效应,东西向呈抛物线趋势效应,由北向南呈明显增加趋势,结构分析表明青蒿素含量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朱照静  杨治国  黄晓丽  曾祥琼  黄先元  彭坤  谭丽  张如超  黄晓可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选取三峡库区36个不同来源地的野生青蒿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相关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碱解N和P含量是影响三峡库区野生青蒿的青蒿素含量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因素。三峡库区野生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主要受土壤营养状况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锐  王远会  马鹏  李隆云  
比较了62个黄花蒿产地的环境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差异,各产地的气象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青蒿素含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了显著影响青蒿素含量的气象因子:年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青蒿素含量主要受年降水量和7月最高温度的影响;分类回归分析表明,年降雨量和7月平均温度分别出现在分类回归树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年降雨量>970.5 mm、7月平均温度>27.55℃,土壤类型在紫色土、黄红壤和黄壤的条件下,青蒿素含量较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婧  郭昕  杨淑华  THERESA Hickey  程荣杰  张雅楠  陈月蕾  李林  WAYNE Tilley  
犬乳腺肿瘤是犬类的一种常见肿瘤性疾病,目前治疗多为手术结合放、化疗法,但结果多易转移复发。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中药提取物,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探求双氢青蒿素是否影响犬乳腺肿瘤细胞的侵袭及其影响机制,本试验取对数增长期状态相同的犬乳腺肿瘤细胞CHMm,使用低(5μM)、中(10μM)、高(20μM)浓度DHA处理并分别培养24,48,72h。收集各组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性;利用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秦韬  王超  
[目的]青蒿素是天然青蒿属植物的提取物,它很早就在中国传统中药中被用作抗疟疾、抗肿瘤和驱虫等药物。为探讨青蒿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瘤胃内环境及其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循环的影响,确定青蒿素的对瘤胃发酵调控的效果和适宜添加量,为青蒿素作为一种新的瘤胃调控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只带有瘤胃瘘管的徐淮白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以玉米、豆粕和羊草为主组成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0,0.2%,0.4%和0.6%的青蒿素,进行4×4拉丁方设计试验,研究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种群变化;采用DTAF荧光染料标记细菌(FLB)的一种新方法测定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和吞噬量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媛媛  张凯  李霜雯  严善春  
【目的】食叶害虫危害可造成树木失叶,影响树木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虫害对杨树及落叶松幼苗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可为准确评估食叶害虫不同危害程度对杨树和落叶松碳汇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小黑杨及兴安落叶松幼苗,模拟虫害进行剪叶25%,50%和75%处理,以不剪叶植物作为对照。在剪叶处理后第5,10,15,20天和25天取样,分别测定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对2种幼苗的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除落叶松失叶50%的根长显著大于对照(P<0.05)外,其他处理幼苗根长无显著变化。各处理的杨树根部鲜、干质量,全株生物量鲜、干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茎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学健  沈涛  胡继学  王延风  穆炳青  宗晓莉  李涛  
【目的】探讨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系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生物量茎、叶分配特征和多糖含量差异。【方法】测定云南3个品系铁皮石斛植株茎、叶生物量、多糖含量等相关性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祥馨2号的株高(23.22 cm)最高,茎、叶鲜重(5.59,4.21 g)最重,茎、叶生物量(0.58,0.97 g)最高与其他品系植株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茎、叶鲜重,茎、叶生物量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李贻铨  
对建立在广东开平的尾叶桉MLA6年生无性系施肥试验林进行了生物量和养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MLA无性系幼林早期施肥促进了无性系的生长,也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生长最佳的施肥处理N75P200K50,其6年生的生物量最大,地上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分别为65 95、54 94t·hm-2,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2 37和2 36倍,分别是最大施肥量处理N75P300K75的1 65倍和1 67倍。通过胸径和树高与生物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尾叶桉MLA无性系单株或林分生物量。叶片的N、P、K含量较高,施肥促进了尾叶桉无性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磊  薛海霞  李清河  高婷婷  
【目的】植物生物量和营养的分配模式是植物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一种演变策略,其资源分配给不同构件的模式是其生物学特性的一个基本方面。本文目的为解决野外调查工作中植物整体生物量与养分含量难以测定等问题。【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唐古特白刺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根、茎、叶3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3个主要组成构件生物量的测定与拟合分析,以叶器官为变量,建立了白刺全株生物量的预测模型,并通过进一步测定其各部位氮含量,建立了其全株氮含量的预测模型,得出了白刺叶与全株不同尺度之间生物量与氮含量的缩放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嘉宁  张丹  杨蒙岭  陈玉蓝  
【目的】本文探究了烟草栽培种植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给凉山自治区烟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烟草地上部生物量、品质成分含量及对土壤Cd吸收富集的影响。【结果】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烟草生长,增加烟叶生物量,而且有利于烟叶各品质成分含量积累和配比协调。氮肥对烟草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最差。从品质成分的含量和配比来看,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烟叶的含钾量。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且有利于促进烟叶糖碱和糖氮的配比协调。重金属Cd含量是评价烟叶品质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各施肥处理烟叶中的Cd含量均值表现为下部叶(2.06 mg/kg)>中部叶(1.58 mg/kg)>上部叶(1.16 mg/kg)。高水平的氮、磷肥配施(处理N_2P_2K_1)能显著促进烟株对土壤Cd的吸收与富集,从而使烟叶中的Cd含量明显增加,而钾肥对烟株吸收富集Cd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本研究推荐的最佳施肥处理为N_2P_1K_2,即N∶P∶K为1∶0.45∶2.06,获得的优质烟草平均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分别为79.2 cm和55.2 g;烟叶钾、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3.22%、3.05%、3.76%、25.89%和27.74%,糖碱比为9.10,糖氮比为7.38;下、中、上部叶Cd含量分别为1.57、1.37和1.11 mg/kg,均显著低于烟草Cd的限量阈值(3.0 mg/kg)。认为该施肥方案可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烟区和相近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体渊  张彩仙  年耀萍  高志文  达良俊  陈泽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苑正赛  乔艳辉  王丽  王相娥  姚俊修  李善文  韩友吉  董玉峰  
【目的】研究重金属镉(Cd)对黑杨派无性系生物量及镉离子含量的影响,探讨无性系对Cd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治理日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黑杨派的5个无性系进行沙培试验,分别测定其生长量、不同器官生物量及Cd~(2+)含量,评价不同无性系抗Cd胁迫的能力。【结果】随着Cd~(2+)质量浓度增加,胁迫后苗高与地径均呈下降趋势,各无性系苗高性状较地径对Cd胁迫更为敏感;胁迫后叶片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不同无性系叶片生物量均值分析发现,无性系I-107、L-35、中菏1号排在前3位,除15 mg/L Cd~(2+)质量浓度外,在其他质量浓度胁迫下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随着Cd~(2+)质量浓度增加,不同无性系茎生物量与根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整体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对不同质量浓度Cd~(2+)胁迫下茎与根生物量的均值进行分析,发现无性系I-107、鲁林9号、L-35的茎生物量排在前3位,I-107、鲁林16号、L-35的根生物量排在前3位。各无性系茎中Cd~(2+)含量随Cd~(2+)质量浓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无性系I-107较对照增长率最大,其次为鲁林9号。在最高质量浓度胁迫下,鲁林9号的茎中Cd_2~+含量较其他无性系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无性系叶片和根中Cd~(2+)含量随质量浓度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在最高质量浓度胁迫下,无性系I-107、中菏1号、鲁林9号中叶片Cd~(2+)含量较对照增长率排在前3位。无性系中菏1号、I-107、L-35中根Cd_2~+含量较对照增长率排在前3位。总生物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总Cd~(2+)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个无性系生长量、生物量及Cd~(2+)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无性系I-107、鲁林9号和L-35的抗重金属Cd能力较强,可为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提供试验材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秦趣  仝双梅  
青蒿作为植物用药,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活性成分青蒿素,并研制出青蒿素类抗疟疾药,和其它抗疟疾药相比,青蒿素类药品效果更佳,治愈率更高(达95%以上),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