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2)
- 2023(14327)
- 2022(12442)
- 2021(11693)
- 2020(9685)
- 2019(21999)
- 2018(21645)
- 2017(41683)
- 2016(22209)
- 2015(24897)
- 2014(24286)
- 2013(23730)
- 2012(21317)
- 2011(18996)
- 2010(19003)
- 2009(17734)
- 2008(16108)
- 2007(13741)
- 2006(11998)
- 2005(10319)
- 学科
- 济(81849)
- 经济(81758)
- 管理(65132)
- 业(62364)
- 企(54054)
- 企业(54054)
- 方法(37988)
- 数学(32346)
- 数学方法(31927)
- 中国(27301)
- 融(26830)
- 金融(26828)
- 银(25166)
- 银行(25130)
- 行(24207)
- 财(23061)
- 农(21754)
- 业经(20601)
- 地方(18680)
- 制(17884)
- 学(17694)
- 理论(16571)
- 务(15998)
- 财务(15927)
- 财务管理(15903)
- 贸(15261)
- 贸易(15247)
- 企业财务(15134)
- 技术(14889)
- 农业(14885)
- 机构
- 学院(300336)
- 大学(299524)
- 管理(121710)
- 济(115673)
- 经济(113005)
- 理学(106019)
- 理学院(104943)
- 管理学(103094)
- 管理学院(102582)
- 研究(94510)
- 中国(75428)
- 京(62265)
- 科学(58589)
- 财(53777)
- 所(45594)
- 中心(45312)
- 农(43909)
- 财经(43830)
- 业大(43264)
- 研究所(41785)
- 江(41775)
- 经(39839)
- 范(39706)
- 师范(39340)
- 北京(38841)
- 州(35433)
- 院(34656)
- 经济学(34626)
- 农业(34330)
- 财经大学(32873)
- 基金
- 项目(211124)
- 科学(166340)
- 研究(157822)
- 基金(152324)
- 家(131294)
- 国家(130152)
- 科学基金(112985)
- 社会(98501)
- 社会科(93403)
- 社会科学(93382)
- 省(83584)
- 基金项目(81422)
- 自然(72923)
- 教育(72642)
- 自然科(71245)
- 自然科学(71232)
- 自然科学基金(69920)
- 划(69512)
- 编号(65896)
- 资助(61858)
- 成果(52817)
- 重点(46810)
- 部(45893)
- 创(45140)
- 发(44918)
- 课题(44469)
- 创新(41948)
- 项目编号(41480)
- 科研(40224)
- 教育部(39942)
- 期刊
- 济(121671)
- 经济(121671)
- 研究(86755)
- 中国(54284)
- 学报(44735)
- 管理(43388)
- 科学(41464)
- 财(40158)
- 农(39595)
- 融(37093)
- 金融(37093)
- 教育(35773)
- 大学(34065)
- 学学(31942)
- 农业(27326)
- 技术(25908)
- 业经(21298)
- 财经(20530)
- 经济研究(19761)
- 经(17462)
- 图书(16981)
- 理论(15809)
- 问题(15168)
- 科技(14877)
- 实践(14733)
- 践(14733)
- 技术经济(13787)
- 现代(13567)
- 业(13453)
- 商业(13329)
共检索到429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绪秋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融合有效地解决了知识的组织、利用、服务问题。在引文网络中,作者引用他人文献,可以看作是知识的融合。基于引文视角的作者知识融合能力,从另一个角度为学科领域人才的评价与遴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或途径。文章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的2014—2015年图书情报学文献为检索对象,下载相关题录,并定义作者知识融合广度和作者知识融合深度两种作者知识融合能力测度指标,以此来评价作者将他人知识融合为己有知识的能力。研究发现:作者知识融合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多数作者知识融合能力较低,这为作者知识融合能力的评
关键词:
引文视角 作者 知识融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秀霞 邵作运
[目的/意义]为弥补现有作者影响力评价指标缺乏内容信息的不足,发现不同研究主题下高影响力的作者,文章给出一种基于主题内容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以情报学领域近5年核心期刊的文献为样本,首先利用CTM模型提取样本文献的主题,获得文献作者对不同主题的贡献值;再利用K-means算法对样本文献分类,由此将文献对应的作者划分到特定主题类别下;然后,将作者在某特定主题类别的贡献值与作者发表文献的平均被引频次相结合,设计特定主题类别下作者影响力指标(Author Influence Index in Specific Topic,AII-ST);最后,根据AII-ST值对作者进行影响力排序。[结果/结论]本研究在方法上,通过CTM模型与K-means算法的结合实现了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与聚类数目的双重优化;在应用中,作者评价指标AII-ST值能有效限定作者的比较范围,较好地反映作者的研究方向;新指标评价视角新颖、评价结果可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余厚强
[目的/意义]归纳分析知识科学视角下国际知识融合研究主题和内容,探索其研究趋势,以期为图书情报领域开展知识融合研究,进而促进知识服务和情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系统梳理Web of Science中1990-2015年的相关文献,通过逐篇阅读、提炼和总结,从实现路径、评价、系统和应用研究4个方面进行主题分析。[结果/结论]知识融合的实现路径方面主要包括基于语义规则、基于贝叶斯网络、基于D-S理论和基于知识挖掘的知识融合;知识融合评价研究方面开发了具备属性值的融合知识测度和自适应评价机制;知识融合系统研究方面,在经典的KRAFT知识融合系统基础上,开发了KnoFuss等知识融合系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振媛 李广建
大数据环境下,多源的数据、信息与知识相互关联、相互印证,丰富着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融合研究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调研融合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内容分析法梳理知识融合概念产生的背景与演进情况,并从"数据—信息—知识"整体视角,揭示数据融合、信息融合以及知识融合相关研究的发展渊源、研究演进与应用趋势等方面情况。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汝昊 袁军鹏
作者引文耦合分析是发现领域活跃研究社群与知识结构的重要工具。当前该方法主要利用引用次数朴素地表征作者间的联系强度,忽视了耦合双方在更深层次上的相似性。为增强现有方法的可靠性与分析深度,本研究试图利用丰富的全文本资源,挖掘引用内容所蕴含的“引了什么”“在何处引”“引用的重要性如何”等关键信息,从施引动机的相似性这一本质层面优化引文耦合强度,提出一种融合引用语义和语境特征的作者引文耦合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深入学术论文全文,抽取耦合双方在施引论文中引用内容的语义和语境特征,以此计算增强型引文耦合强度,为每一次引文耦合赋予不同的相似程度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论文-主题-作者”聚合映射考虑作者的多元兴趣倾向,最终获得作者间的研究主题相似性度量。为证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利用中文“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13562篇论文的全文本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相较于现有作者引文耦合分析法具有更优的作者兴趣社群发现效果,呈现出更佳、更细致的聚类群落分布,划分出的作者兴趣社群具有更高的群内研究主题同质性和互引概率;此外,提出方法面向大体量作者时的表现更为稳定,具有拓展和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戎军涛 李艺亭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交叉融合趋势。知识融合是产生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概念形态知识元的融合生成机制是知识创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语义融合视角探索概念知识元的生成机理,首先对语义融合的本质、表征和意义生成机理进行了说明,其次阐明知识元的结构,并提出了概念知识元的内容描述模型,最后提出概念知识元的语义融合框架,揭示了概念知识元融合的实质是构成知识元的内容因子——语义元的关联和重组,阐明了语义元的重组过程,从微观层面解释了知识创造的过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菲菲 王筱涵 刘扬
在作者共被引、作者文献耦合、作者互引三维引文关联比较与融合视角下,综合使用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熵权法以及天际线的方法,形成了引文关联网络指标与传统h指数、被引频次等定量指标融合基础上的学者学术交流活力、知识传播主导力、贡献影响力等方面综合测度学术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利用该思路对当前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得出了该领域最有全面影响力的学者专家,该结果与实际领域发展推动者现状较为吻合;在加权直接引用网络指标的引入下,发现了更多在领域知识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贡献者。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小民 高洋 刘国亮 葛宝山
在全球开放、信息透明以及快速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动态能力对于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壁垒不断降低以及顾客需求偏好持续改变,关注于企业竞争优势获取与维持的传统动态能力理论已很难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要求,亟须在理论上寻求突破。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传统动态能力理论进行系统追溯,指出目前理论存在的对立性,并找到了新的调和方式。随后,以战略与创业融合新视角进一步探究了动态能力的本质属性,并从机会与资源要素匹配作用层面对动态能力进行了体系构建,最终揭示了新视角下的动态能力衍生机理,为动态能力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战略 创业 融合 衍生机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申洪源 郑雪平
在军民融合的产业合作中,众多项目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含量。衡量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能力,需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研究成果支撑下构建起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三个维度层次指标:平台评价指标、核心评价指标、约束评价指标,每个层次指标又分别建立若干两级指标,并以中国(绵阳)科技城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评价模型体系的合理性,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提供衡量标准。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 核心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彩秀
我国正在成为全球零售市场增长的引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渐普及,消费群体更迭伴随着消费理念的变化,零售行业的供给侧、需求侧均面临着巨大变革。基于此,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以价值链和双元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定位了零售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8大关键环节。研究发现,零售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既要具备探索性能力,也要具备开发性能力,从而实现新渠道、原渠道的优势互补,提升各个关键环节的效率;具备情境双元特性的组织架构更利于零售企业进行线上与线下全方位融合的实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磊 杨威 王芮
基于技术融合视角,从知识联接创新角度揭示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利用技术知识流分析方法,构建包括专利-领域-部门三维度的新兴技术识别框架。采集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中的光纤通信专利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光纤通信产业的新兴技术专利主要分布在日、美、中三国,且多由日、美企业掌握;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来自于光学、电信及二者的融合;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部门来自于设备、电子工程及二者的融合。最后,对国内光纤通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卓 王宏起 李玥
[目的/意义]提出领域融合的主题识别方法。旨在探索不同研究领域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为领域融合主题识别及演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思路。[方法/过程]构建引文网络,确定文献与引文弧互动强度、主导模式以及不同研究领域融合的相互贡献对主题分布的影响并将其可视化。[结果/结论]通过对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的引文网络案例分析,阐述边界文献作用关系对交叉融合主题的影响,有助于探索研究领域的主题演化趋势,丰富研究领域融合的主题探测发展方法。
关键词:
引文网络 领域融合 边界文献 主题演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吴胜男
以CNKI收录的与开放存取高度相关的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为数据源,采用战略坐标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开放存取领域研究主题的发展状况、高产作者的研究影响力以及各个主题的核心作者进行了揭示。研究表明:①我国开放存取研究主题可以分为两类,开放存取本身研究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②战略坐标显示,成熟研究少,边缘研究多,中心主题的出现具有时代性。③开放存取本身研究的核心作者数量多,交叉研究的核心作者数量少,两大研究群体之间存在着桥梁作用的作者,对研究具有促进作用。④高产作者的研究影响力有很大的不同,多数作者属于多主题研究,其研究模式属于多主题跟进,单主题深入。⑤我国开放存取的研究人员均来自于研究机构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索传军 牌艳欣
[目的/意义]针对z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引文分析与Altmetrics改进z指数得到z_(new)指数方法,以提高对学者影响力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过程]本研究融合学术论文被引频次、下载量和期刊影响因子指标,考虑作者贡献度,构建学术论文综合学术影响力综合指标(AC),以替代z指数评价的基本单元——被引频次(C)单一指标,改进得到z_(new)指数。本文以图书情报学领域 2016— 2020年的发文为数据来源,统计获得发文量排名前50位的学者,分别计算他们的z_(new)指数、z指数、p指数、h指数、总发文量N、加权综合学术影响力(AC)、篇均影响力(AC/N)、体现论文影响力分布的一致性指标μ,并实证分析了z_(new)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效果。[结果/结论] z_(new)指数在继承z指数优势的基础上,同时也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和特点,可较公平和客观地对学者的影响力进行评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可 何丽敏 刘海波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军民融合技术的特殊性,现有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现有研究中,鲜有以理论模型为依据,系统解析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全流程核心问题。知识网络模型是分析多要素参与复杂过程的有效方法,可用来分析多要素参与的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基于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涉及的信息、技术、资本、人力、组织和社会环境6个要素,构建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知识网络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案例分析,指出现阶段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军民融合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