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0)
- 2023(9815)
- 2022(8900)
- 2021(8471)
- 2020(7156)
- 2019(16639)
- 2018(16651)
- 2017(31948)
- 2016(17214)
- 2015(19512)
- 2014(19700)
- 2013(19438)
- 2012(17593)
- 2011(15853)
- 2010(15604)
- 2009(14304)
- 2008(13752)
- 2007(11863)
- 2006(10301)
- 2005(8910)
- 学科
- 济(66285)
- 经济(66173)
- 管理(50826)
- 业(46685)
- 企(39802)
- 企业(39802)
- 方法(32221)
- 数学(27789)
- 数学方法(27442)
- 农(17054)
- 财(16744)
- 中国(16474)
- 学(15733)
- 业经(14624)
- 地方(13169)
- 制(12852)
- 理论(12154)
- 和(11543)
- 农业(11154)
- 贸(11145)
- 贸易(11140)
- 易(10806)
- 技术(10683)
- 务(10645)
- 环境(10619)
- 财务(10581)
- 财务管理(10562)
- 企业财务(10034)
- 划(9629)
- 银(9459)
- 机构
- 大学(246699)
- 学院(243046)
- 管理(100227)
- 济(91641)
- 经济(89495)
- 理学(87455)
- 理学院(86501)
- 管理学(84967)
- 管理学院(84528)
- 研究(78225)
- 中国(56720)
- 京(52572)
- 科学(50437)
- 财(42024)
- 所(38650)
- 业大(37587)
- 农(37345)
- 中心(35504)
- 研究所(35485)
- 财经(34145)
- 江(33565)
- 北京(33246)
- 范(32432)
- 师范(32030)
- 经(30998)
- 农业(29299)
- 院(28714)
- 州(27817)
- 经济学(26559)
- 师范大学(26142)
- 基金
- 项目(172935)
- 科学(134678)
- 研究(126487)
- 基金(124512)
- 家(108207)
- 国家(107313)
- 科学基金(92196)
- 社会(77441)
- 社会科(73185)
- 社会科学(73166)
- 省(67327)
- 基金项目(67167)
- 自然(61131)
- 自然科(59636)
- 自然科学(59623)
- 自然科学基金(58528)
- 教育(58008)
- 划(56745)
- 编号(51777)
- 资助(51160)
- 成果(42090)
- 重点(38158)
- 部(37777)
- 创(35761)
- 发(35716)
- 课题(35471)
- 创新(33291)
- 科研(33071)
- 大学(33016)
- 教育部(32361)
共检索到341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延莉 窦曦骞
期刊影响因子是SCI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而期刊论文的引文密度对影响因子值的计算有着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引文密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针对现有SCI定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对引文密度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以地球科学重要期刊为对象,设计了引文密度修正指标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文密度修正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桂仲 刘顺通 楚智鹏 段爱菊 原国辉 段永兰
研究结果表明:麦岩螨种群密度与其寿命、繁殖、迁逃等关系密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麦岩螨卵的孵化率降低,初孵幼螨死亡率增加,雌成螨繁殖力下降,寿命缩短,扩散迁逃率增加,其危害密度为每株小麦20~40头及其以下。防治指标为:返青期百茎螨量1400头,危害指数为1%;拔节期百茎螨量6700头,危害指数为6.5%。
关键词:
麦岩螨,种群密度效应,防治指标,危害指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海 常莹 吴春胜 胡文河 谷岩
【目的】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揭示玉米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倒伏性能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先玉420(抗倒伏性能差)和益丰29(抗倒伏性能好)为试验材料,设定5,6,7,8,9,10和11万株/hm2 7个群体密度处理,分别在抽雄期(07-23)和灌浆初期(08-05),测定玉米基部向上第3,4和5节间木质素含量及关键合成酶活性和茎秆强度,同时分析茎秆强度与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第3到第5节各项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第3和第4节各项指标随群体密度的变化较第5节敏感;益丰29各节位茎秆...
关键词:
玉米 群体密度 茎秆强度 木质素 抗倒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曦临 刘宇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但评价过程及评价标准仍以客观的事实结果和由此产生的效果与影响作为依据。在此论述基础上,就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引文模糊性和时空影响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引用时间因子和引用范畴因子两个指标,用以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存在的跨学科、长时段影响力问题,实现对现行评价方法和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泽亮 黄潇立 吴达岭 桂南 杨星团 姜胜耀 宫厚军
临界热流密度(CHF)是反应堆重要的限制性热工水力参数之一,它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由于CHF涉及沸腾、两相流等复杂的物理现象,因此通常采用实验的方式来获取。该文介绍了国内外临界热流密度相关的机理性实验和工程性实验研究工作,总结了实验技术相关方面的特点,可为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中CHF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临界热流密度 实验技术 池沸腾 流动沸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佳佳 李吉方 温海深 倪蒙 任源远 丁厚猛 宋志飞 刘明源 来长青 刘传忠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海恩 何玉英 李健 胡硕 韩旭
通过室内40 d养殖实验,研究了4个养殖密度G0(250尾/m~3)、G1(500尾/m~3)、G2(1000尾/m~3)、G3(2000尾/m~3)对体重为0.08 g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生长、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密度胁迫20d时,G1、G2生长和成活率与G0差异不显著(P>0.05),G3显著低于G0(P<0.05);胁迫40d时,G1生长和成活率显著低于G0(P<0.05),G2生长显著低于G0(P<0.05),G2成活率与G0差异极显著(P<0.01),G3生长和成活率均与G0差异极显著(P0.05)。不同养殖密度对主要水质指标pH、DO、NO_2-N、NO_3-N、NH_3-N和COD无显著影响(P>0.05),均在中国对虾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本研究表明,密度胁迫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养殖20 d时的适宜密度为1000尾/m~3,40 d时的适宜密度为250尾/m~3。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密度 生长 抗氧化酶 水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琦琳 金玉 铁程 李爱军 施择 张榆霞 李颖
表征藻类生物总量的藻密度与水质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2012年夏季对滇池网格布点40个,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浮游藻类的密度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共发现滇池游藻浮游藻类9个门66属157种。对6项理化指标和5项生物指标构成的30对关系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相关性最好的7对关系依次为:TN-藻密度(r=0.779 4)>TN-蓝藻密度(r=0.752 5)>TP-藻密度(r=0.701 8)>TP-蓝藻密度(r=0.660 9)>可溶性TN-蓝藻密度(r=0.567 2)>可溶性TN-藻密度(r=0.546 1)>可溶性TN-蓝藻比例(r=0.535 1)...
关键词:
滇池 藻类密度 水质营养理化指标 相关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鸣鹤 肖英平 吴志强 胡向萍
以体质量(0.015±0.004)g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在5种养殖密度下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体内水分含量在5种养殖密度下差异较小(P>0.05);粗蛋白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由54.02%增高至60.75%(P<0.05);粗脂肪含量不断减少(P<0.05),由26.1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军 樊廷录 党翼 赵刚 王磊 李尚中
【目的】研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陇东雨养农业区产量和生育指标同步提高的最佳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及运筹方式,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方法】本试验以先玉335为试材,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条件下设置了2个氮肥用量(150、225kg·hm-2),2个密度(6×104、7.5×104株/hm2)和5个氮肥追施比例及时期(底肥100%;拔节期追施100%;底肥50%、拔节期50%;底肥50%、拔节期30%、抽雄期20%;底肥50%、拔节期10%、抽雄期40%)。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及运筹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氮肥用量及密度范围内,相同施氮量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吉桥 靳翠丽 张欣 刘革利
在 10个水族箱 ( 5 3cm× 2 4cm× 2 3cm)中各放养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4尾 ,混养孔石莼 (Ulvapertusavar) 0、4g、6g、8g和 10g ,采用投饲精养。结果表明 ,孔石莼能有效吸收N、P营养盐 ,提高对虾对饲料中氮的利用率 ( 42 .7%~ 2 12 .9% ) ,水质状况也优于单养对虾。混养的综合养殖指数高于单养对虾。对虾密度为32 0~ 480g·m-3 ,石莼密度为 40 0~ 6 0 0g·m-3 时 ,可以进行免充气养殖
关键词:
石莼 对虾 混养 水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新光 张锋 于华伟 谭宝海 李会银
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加深学生对放射性密度测井方法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实践动手能力,设计了无源放射性密度测量教学实验,研究并阐述实验装置、实验样品及实验内容,分析了实践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无源放射性密度测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消除学生放射性实验恐惧心理、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更符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卓越计划"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在闽西北毛竹分布区的丰产林中建立标准地 2 0 3块 ,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正态分布检验 ,并应用半峰宽理论 ,依频率的分布状况 ,分别分析笋用、材用和笋材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密度结构 ,提出笋用丰产竹林、材用丰产竹林和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的经营密度区间分别为 1 650~ 2 2 50株 /hm2 、40 50~ 4950株 /hm2 、2 1 0 0~ 2 70 0株 /hm2 。
关键词:
毛竹 密度结构 合理密度 K-C分布检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 11a逐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造林密度对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A、B、C、D(16 6 7、3333、5 0 0 0、6 6 6 7株·hm- 2 ) 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出材量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 ,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蓄积、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初始间伐期随密度增大而提前 ,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 ;随着密度增大 ,林分总出材量、小径阶株数百分比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 ,11年生林分C、D密度总出材量比A密度分别高 34 0 %、4 3 0 % ;经出材量、生产成本与产值核算 ,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书振 盛炜彤 张建国
该项试验共分 2个部分。 (1)造林密度试验 ,小区面积为 6 0 0m2 ,5个处理 ,即 16 6 7株·hm- 2(A)、3333株·hm- 2 (B)、4 983株·hm- 2 (C)、6 6 33株·hm- 2 (D)、996 7株·hm- 2 (E) ;(2 )造林密度调控试验 ,造林设计方法与造林密度试验相同 ,但在林分生长过程中 ,按密度管理图的密管线 0 5为标准进行间伐 ,间伐后保留密度要与临近的下一个初植密度较稀植的林分密度基本相同 ,两者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1)造林密度试验 ,优势高、平均高、平均胸径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优势高 9a、平均...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密度调控 林分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