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
2023(271)
2022(272)
2021(216)
2019(488)
2018(429)
2017(938)
2016(500)
2015(570)
2014(568)
2013(590)
2012(557)
2011(470)
2010(432)
2009(432)
2008(485)
2007(432)
2006(429)
2005(406)
2004(385)
作者
(1555)
(1264)
(1179)
(1124)
(771)
(594)
(540)
(500)
(495)
(446)
(442)
(426)
(411)
(394)
(392)
(392)
(371)
(368)
(364)
(350)
(341)
(330)
(327)
(314)
(294)
(284)
(257)
(252)
(250)
(248)
学科
(2855)
经济(2854)
管理(1587)
方法(1272)
数学(1235)
数学方法(1231)
环境(983)
(947)
工业(902)
业经(688)
(672)
企业(672)
地方(597)
(567)
中国(542)
规划(502)
环境规划(497)
(447)
(421)
部门(405)
发展(403)
(403)
技术(401)
门环(394)
(366)
产业(365)
地方经济(355)
资源(350)
技术管理(317)
生态(315)
机构
大学(7778)
学院(7628)
(4874)
经济(4816)
研究(3287)
管理(3002)
理学(2499)
理学院(2478)
管理学(2457)
管理学院(2444)
中国(2311)
科学(1760)
(1646)
(1640)
经济学(1585)
研究所(1472)
(1451)
经济学院(1436)
中心(1276)
(1257)
财经(1255)
工业(1248)
(1246)
经济研究(1203)
(1176)
科学院(1105)
社会(1053)
业大(1020)
北京(1010)
研究院(937)
基金
项目(5156)
科学(4314)
基金(3967)
研究(3864)
(3393)
国家(3380)
科学基金(2985)
社会(2918)
社会科(2793)
社会科学(2793)
基金项目(2075)
(1954)
自然(1681)
自然科(1650)
自然科学(1650)
自然科学基金(1615)
教育(1609)
资助(1605)
(1557)
(1390)
国家社会(1374)
编号(1365)
(1264)
发展(1217)
重点(1212)
(1206)
教育部(1107)
中国(1106)
人文(1067)
(1060)
期刊
(5718)
经济(5718)
研究(2599)
中国(1717)
管理(1598)
技术(1145)
(1029)
科学(954)
业经(904)
技术经济(903)
经济研究(880)
工业(843)
问题(719)
财经(716)
学报(705)
(677)
统计(659)
(573)
经济管理(566)
大学(553)
学学(528)
世界(503)
(499)
决策(492)
现代(486)
(480)
工业经济(456)
经济问题(434)
科技(426)
改革(388)
共检索到12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洪荣  
福建省龙岩市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面积占总面积的78.6%。近年来,为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龙岩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独辟蹊径,把解决发展用地的注意力放到科学合理开发低丘缓坡地上来,引"工业上山",建"梯田工厂"。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世贤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不断扩大,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劲。然而,地从哪里来?在国家严管土地的政策大背景下,如何既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又能缓解工业用地紧张的局面,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用地平台?有的地方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玉香  
近年来,浙江省为缓解工业用地瓶颈,选择了"人往高处走,工业梯田上山坡"的方式,向低丘缓坡要地,拓展山坡工业空间。这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又保障了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了双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杉  陈前虎  梁影君  姚宏平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晓玲  
近年来,为了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济源市委、市政府早觉悟,济源市国土资源部门早行动,主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励行资源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方面赢得了主动。为解决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改善济源市区的空气污染,2003年初,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梅生  张春花  
2011年,土地管理领域涌现出许多新思路、新做法。其中,云南省提出了"上山上坡战略"。这一用地新思路,即刻引起了土地管理者和专家学者的一番热烈争论。笔者尝试分析"上山上坡战略"提出之因、争议之端,最后提出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一枚  
"工业4.0"将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才流动与产业周期演变,促使职业教育国际化,从而牵动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定位由服务于区域经济向服务于全球经济和学生发展转移;"工业4.0"将使产业链分工重组,生产方式全面变革,从而牵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由细化向大类和融合转移;"工业4.0"对工人的要求不仅是技术,更主要的是能力和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育"为中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鹏远  
文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一系列投资特征,包括国别来源特征、产业特征以及投资动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开发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绍泉  李律  阮天一  
浙江省温岭市探索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差别化供地模式,将工业用地出让分成前期租赁和后期出让2个阶段,有效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并解决了企业用地成本较高等问题,确保土地资源要素由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峰  杨志鹏  林宁思  
工业设计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其魅力所在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结合已有SWOT分析方法在生产性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基于SWOT视角分析福建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提出加快福建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本文分析了鲁北企业集团通过绿色生态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生态工业产业的机制与环境 ,提出了建设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构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爱虎  钟雨晨  
在明确跨国公司实施业务外包主要动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985 ̄2003年广东省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到了综合环境总分值的排序;然后利用同样的方法,对2003年珠江三角洲各市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进行了横向对比并得到了综合环境总分值的排序。对排序结果的分析揭示了跨国公司在广东省业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云兰  郭力君  
天津工业发展历史久负盛名,创新创业人才辈出,工业遗产种类众多,分布相对集中,工业遗产建筑风格多样。天津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一是要实行文物保护与城乡规划和宣传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二是要尽快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工业遗产认定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使工业遗产受到法律保护。三是要将工业遗产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使之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四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要坚持政府引领、规划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五是工业遗产要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金安  刘泽泉  
本文简要论述了外文科技文摘索引刊物的特卢、与功能,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如何开发利用外文科技文摘索引刊物,为科研人员提供多种情报信息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武  
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职业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开展校企合作,引入玉溪和盛精密机械加工厂。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产品研发,技能大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诸方面均取得实质性突破,得到了兄弟院校及教育部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