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9)
2023(6785)
2022(5532)
2021(5194)
2020(4116)
2019(9244)
2018(9003)
2017(17204)
2016(9143)
2015(9917)
2014(9857)
2013(10120)
2012(9314)
2011(8555)
2010(8675)
2009(8096)
2008(7713)
2007(7007)
2006(6357)
2005(5619)
作者
(25574)
(22278)
(21545)
(20408)
(13363)
(10623)
(9671)
(8436)
(8233)
(7603)
(7573)
(7436)
(6822)
(6748)
(6670)
(6575)
(6432)
(6241)
(6119)
(6040)
(5504)
(5405)
(5283)
(5122)
(4969)
(4964)
(4961)
(4591)
(4486)
(4399)
学科
(48480)
(44987)
经济(44954)
(33794)
农业(32506)
管理(17023)
地方(16119)
业经(15514)
农业经济(12417)
中国(11960)
方法(11508)
数学(10760)
数学方法(10695)
(10321)
(9481)
农村(9462)
(9289)
服务(8876)
发展(8771)
(8765)
(8450)
企业(8450)
工作(8301)
土地(7596)
建设(7407)
(7178)
贸易(7175)
收入(7031)
(6964)
及其(6788)
机构
学院(129108)
大学(123327)
(56024)
经济(54767)
管理(50572)
研究(45422)
(44470)
理学(43831)
理学院(43380)
管理学(42697)
管理学院(42462)
中国(37219)
农业(33214)
科学(27894)
业大(26388)
(25439)
中心(22963)
(22805)
(21377)
(20963)
研究所(20542)
农业大学(20144)
(18400)
师范(18291)
(17505)
经济管理(17214)
(16517)
(16344)
财经(16145)
(15897)
基金
项目(90169)
科学(71801)
研究(70523)
基金(64551)
(55938)
国家(55310)
科学基金(47324)
社会(46604)
社会科(43660)
社会科学(43650)
(37427)
基金项目(34971)
编号(31368)
(29614)
教育(28819)
自然(27572)
(27500)
自然科(26851)
自然科学(26848)
自然科学基金(26348)
成果(24524)
资助(23741)
(22911)
重点(19889)
课题(19731)
(19622)
国家社会(19488)
发展(19282)
(18990)
(18662)
期刊
(72272)
经济(72272)
(52605)
农业(35690)
研究(34647)
中国(31150)
学报(20054)
业经(19841)
科学(19467)
大学(16405)
(15524)
金融(15524)
学学(15457)
(15327)
农业经济(14481)
农村(14011)
(14011)
(13107)
管理(11898)
问题(10863)
教育(10608)
技术(10071)
(9353)
图书(9278)
农村经济(9247)
资源(9150)
经济问题(8732)
世界(8623)
社会(8325)
经济研究(8021)
共检索到201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术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县域金融资源外流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导资金回流农村、服务县域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和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引导县域机构加大对县域的信贷投放。以贵州省为例,2012年,全省地方法人机构新增贷款中农村信用社占66.1%,农村信用社贷款占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67.4%。全省农村信用社85家法人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本课题组调查研究的结论为,所调查年度农村金融机构约占存款三分之一的信贷资金为净流出,其流出方式有三种:一是集中式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系统内约期上存资金;二是转移式流出,表现为邮政储蓄机构转存款等;三是投资性流出,表现为运用信贷资金购买国债等有价证券。农村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约有三分之一形成呆坏账,信贷资金不能参加正常的周转,信贷支农作用明显减弱。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路径设计为构建四个机制:中央银行的调节机制,经济杠杆的引导机制,金融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农业信贷投入的风险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绍基  殷成国  
近期,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选择辖内存贷比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的大悟县、孝昌县和云梦县进行了专题调查,并与辖内存贷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的汉川市以及省内宜都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欠发达县域信贷资金回流难与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大有反差,欠发达县域信贷资金外流多与"三农"对信贷资金需求大有反差,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求有反差,这"三个反差"的存在,凸现出尽早尽快探索构建欠发达县域信贷资金回流体制机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志鹏  
针对县域金融与资金回流机制进行探讨,利用SWOT法分析县域金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扶持金融机构资金用于当地,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建立完善县域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加快构建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绍基  
当前,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信贷资金的跟进。调查显示,部分县域信贷资金外流多与供给不足并存,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大与回流难并存,做好县域信贷资金回流与增加企业主体工作刻不容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小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素是资金投入。当前农村资金的持续外流已造成农村资金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势必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本文通过对江西农村资金外流的现状入手,在深入分析了农村资金外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建设构想及思路,以增加农业资本投入总量,增强农村资金的洼地效应,促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郁  
在城乡长期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会强化资金从农村流出。虽然我国持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但因未能触及根本性的供给制度约束,仍无法破解城乡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问题。现行金融体系在满足金融需求上存在一定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金融抑制与"有效需求"不足、农信系统支农定位屈从于趋利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势单力薄、政策性金融引导效力未能充分发挥及支农信贷政策缺乏激励约束效力等,金融机构对农"放贷难"导致农村"贷款难"。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对农业农村优先投入的保障问题,急需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政策性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因此,应从重塑政策性金融战略使命、强化对支农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促进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机衔接、发挥政府基金先导启动作用及激活农业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建立起引导资金回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蓝虹  朱迎  穆争社  
目前,农村金融排斥已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是政府出台的化解政策无法解决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矛盾。本文认为,发展林业碳汇交易是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创新模式,能够引导资金回流农村,促进金融机构在支持林业碳汇交易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并以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林业碳汇项目为案例,对其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成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开展林业碳汇交易顺应绿色环保潮流,具有持续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作用。政府应大力促进林业碳汇交易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伟生  刘钟钦  魏微  应丽艳  
针对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邮政储蓄资金应该回流农村,支持三农建设。本文提出邮政储蓄资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回流农村: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独立承担经营风险,通过自身实现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利用邮政储蓄资金购买农发行金融债券,间接回流农村;部分邮政储蓄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运作;把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借给小额贷款机构使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国华  马衍伟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及其服务现状直接导致资金大量外流,使得资金本来就十分短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雪上加霜。因此有必要建立促进农村资金回流的税收机制,采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税收政策及合理的税制安排,建立以减税免税为主的多种优惠手段并存的税收支农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税收支农的政策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佳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市场化程度较低,大量农村储蓄资金进入城市。尽管我国一直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以促进乡村振兴,但是却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资金外流情况,吸引金融资金回流是关系到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农村金融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农村资金外流的后果以及影响因素,并着手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制度与体制机制,为促进农村资金回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潘晨光,娄伟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智力回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含量,也是建构农村科技推广、各种层次教育、现代管理模式等农村社会发展因素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探讨了智力回流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意义,智力回流的“推一拉”力、阻力,以及推动智力回流的相关对策等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琪  
我国农村智力资源一直呈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态势,其结果是使农村智力资源十分缺乏,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对农村智力回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农村智力回流的概念、引致机制及如何加快农村智力回流步伐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秋红  黄颖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为外流与回流,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是主流,是前提。但在强调这一主流的同时也不容忽视"逆潮回流"这一现象,探讨积极、有序的回流,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