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2)
2022(64)
2020(68)
2019(119)
2018(145)
2017(250)
2016(150)
2015(191)
2014(178)
2013(199)
2012(203)
2011(209)
2010(231)
2009(219)
2008(266)
2007(255)
2006(198)
2005(190)
2004(155)
2003(167)
作者
(497)
(399)
(366)
(329)
(213)
(197)
(158)
(150)
(144)
(143)
(140)
(136)
(127)
(126)
(126)
(121)
(119)
(113)
(108)
(107)
(99)
(92)
(92)
(90)
(85)
(85)
(83)
(83)
(83)
(82)
学科
(537)
经济(533)
管理(460)
理论(344)
(337)
工作(295)
(278)
企业(278)
教育(274)
中国(252)
(221)
(220)
社会(208)
(180)
读者(178)
方法(172)
业经(164)
(163)
(155)
图书(140)
书馆(138)
图书馆(138)
(121)
(115)
贸易(115)
经济理论(113)
(111)
(110)
金融(110)
政治(109)
机构
大学(2884)
学院(2785)
(862)
经济(835)
研究(794)
管理(792)
中国(611)
(607)
师范(606)
理学(605)
理学院(594)
管理学(583)
管理学院(575)
(568)
(550)
(525)
科学(513)
(476)
师范大学(476)
图书(422)
财经(418)
书馆(414)
图书馆(414)
(393)
中心(363)
北京(363)
(360)
社会(359)
教育(339)
(328)
基金
项目(1305)
研究(1200)
科学(997)
基金(829)
社会(795)
社会科(697)
社会科学(697)
成果(693)
(633)
国家(623)
编号(593)
教育(579)
(531)
科学基金(521)
(427)
课题(426)
基金项目(392)
项目编号(372)
(370)
(355)
(352)
(335)
(333)
阶段(333)
资助(323)
研究成果(322)
规划(308)
阶段性(301)
大学(293)
(290)
期刊
(1342)
经济(1342)
研究(1010)
中国(642)
教育(592)
学报(562)
图书(552)
(541)
书馆(440)
图书馆(440)
大学(438)
学学(374)
财经(371)
(337)
科学(331)
管理(261)
(260)
(250)
论坛(250)
情报(222)
问题(206)
(196)
金融(196)
改革(189)
(189)
(187)
社会(182)
财经大学(173)
技术(161)
业经(160)
共检索到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伍峰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网上舆论影响不断增大。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毛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保险业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保险业在业务总量、产品开发、服务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等各方面虽有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不少深层的难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着保险业的和谐发展。保险业只有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科学管理与做大做强的关系,才能营造和谐保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志萍  谢洪移  欧阳晓文  
本文剖析了基层央行金融服务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金融服务的途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建珊  
加强对消费的调控和引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消费领域存在消费率偏低、收入差距扩大、农村消费增长缓慢、消费方式粗放和消费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消费的调控和引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垚  
社会资本概念最早由布迪厄(Bourdieu,P)正式提出,经过普特南(Putnam,R.)等人的努力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据新一代发展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内在的社会和文化黏合性,制约人际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人们所处的制度环境。当社会相互交往产生外部效应和促进为获取市场之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金桐  王竞莹  
民众心态可以全方位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共识和价值取向,它是舆情危机事件频发的潜在动因。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成分直接反映为舆论场生态,导致舆情危机的无序、失控状加剧。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大量案例事实分析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呈现,概括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新常态",在把握舆论引导的导向原则、遵循舆论自身系统规律、进行多元协同治理等基础上,建构网络舆论引导立体化模式,从舆论、民众心态、社会问题中寻求逻辑,力图最大化发挥网络舆论的社会善治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将和谐社会置于组织理论框架中,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实现目标及其途径。在组织理论框架中,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将法律、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寻求集体理性下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体现了公平正义、激励及秩序,它要求以民主法制为前提,诚信友爱,产权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应该致力于组织合作制度的建立,努力达成博弈的合作均衡,其途径包括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的普及与深化以及文化建设。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能武  金赛美  
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追求的一种现实社会目标,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以及一系列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与快速发展的制度。参与者利益上的博弈要求建立相关制度来保证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多方面加强所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欢  肖非  
该文章旨在论述构建和谐社会和特殊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特殊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以及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亚茹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经济”意味着经济主体相互平等,只有通过契约才可以让渡利益和取得利益。契约意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契约意识的社会调节作用日益明显。强化全社会的契约意识,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伟  杨建伟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层面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要求我们彻底摒弃“末端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范式,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瑶  范锐敏  
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法作为一部"社会本位法",从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经济法有助于社会主体的权责平衡;经济法创建市场和国家诚信、安定的经济社会秩序;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月翰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论述,从中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伟庆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宣传方针政策、了解民情风俗、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肩负着沟通,联动,疏导等功能,对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