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5)
2023(2442)
2022(2046)
2021(2109)
2020(1718)
2019(3750)
2018(3761)
2017(5162)
2016(3348)
2015(4304)
2014(4457)
2013(3740)
2012(3330)
2011(3086)
2010(3230)
2009(2547)
2008(2524)
2007(2420)
2006(2026)
2005(1933)
作者
(7765)
(6447)
(6315)
(6172)
(4122)
(3189)
(3025)
(2510)
(2505)
(2446)
(2238)
(2233)
(2117)
(2017)
(2014)
(1938)
(1900)
(1854)
(1815)
(1781)
(1714)
(1684)
(1553)
(1537)
(1459)
(1450)
(1434)
(1421)
(1401)
(1399)
学科
教育(7750)
(5886)
经济(5877)
管理(5758)
理论(5027)
中国(4909)
教学(4474)
(4349)
企业(4349)
(4002)
文化(3714)
政治(3675)
思想(3638)
思想政治(3572)
政治教育(3572)
治教(3572)
德育(3536)
业经(2799)
方法(2682)
研究(2644)
学校(2555)
(2440)
产业(2386)
学法(2320)
教学法(2320)
工作(2137)
市场(2026)
(1846)
文化产业(1768)
文化市场(1768)
机构
大学(44850)
学院(39856)
研究(13623)
管理(11306)
(10648)
师范(10606)
教育(10540)
(10221)
(9649)
理学(9599)
理学院(9327)
经济(9169)
管理学(8855)
管理学院(8760)
师范大学(8537)
中国(7981)
科学(7870)
(6998)
北京(6885)
(6008)
中心(5909)
技术(5718)
(5681)
职业(5666)
(5411)
研究所(5399)
(5135)
业大(4551)
(4177)
财经(4104)
基金
项目(24772)
研究(23182)
科学(19430)
基金(14922)
教育(13888)
社会(13105)
社会科(12153)
社会科学(12150)
(11708)
成果(11697)
国家(11480)
编号(11378)
(10885)
科学基金(9755)
(9440)
课题(9233)
(8611)
大学(7922)
基金项目(7446)
项目编号(7265)
规划(6732)
研究成果(6516)
(6167)
重点(6042)
(6014)
(5963)
资助(5715)
(5653)
高校(5608)
(5515)
期刊
教育(23578)
研究(17120)
中国(15760)
(13232)
经济(13232)
大学(6668)
学报(6433)
图书(5656)
高等(5081)
科学(4970)
职业(4839)
管理(4588)
书馆(4457)
图书馆(4457)
学学(4385)
高等教育(4332)
(4315)
(4161)
技术(3563)
成人(3177)
成人教育(3177)
农业(3114)
(2813)
论坛(2813)
(2548)
(2389)
财经(2386)
技术教育(2271)
职业技术(2271)
职业技术教育(2271)
共检索到70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志超  
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追求时尚,张扬个性,是时尚文化的"易感人群"。当代青年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引导他们选择、接受和创造健康的时尚文化,要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培养新型教师队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弘扬时代主流风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是培养新时代可靠人才的现实需要和提升大学生心理育人质量的历史必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育成效不够显著、服务实效不够理想、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平台建设不够健全的现实难题。为此,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品牌活动为抓手,营造积极心理文化氛围;以疏导帮辅为重点,健全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以积极预防为关键,完善心理预防干预体系;以拓宽挖掘为手段,搭建线上线下多维平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大学生健康的兴趣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不健康的兴趣易导致大学生意志消沉,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只要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电脑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防止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对于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文清  
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一直都是网络使用的主体和先锋。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可  杨萌  
"和合"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本文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为贵""致中和"等思想内涵出发,阐释"和合"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平台等方面借鉴"和合"文化的思想智慧,探索"和合"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春蕾  徐光兴  周晓平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影响的一些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毅静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定组成部分抑或地缘化的表现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培养、个性塑造等起到渗透性的影响,因而成为教育、心理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研究的范式。我们试图从厘定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透析校园文化的功能入手,提出校园文化的构建和优化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俊平  
当前社会文化多元,文化的复杂性对大学生尚未成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文化的归因方式、包容程度,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取舍、融合与控制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就文化复杂性中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教育与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荣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文化取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民族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具有一定文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灿娟  刘彦新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大学生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这些舆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同时这些舆论具有主题相对集中、内容更易从众、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信息化程度最高和人才最密集的大学校园,高校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干部、学生组织、校园媒体以及舆论领袖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舆论健康发展,发挥正面舆论优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辩证看待世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保红  
本文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客观的反思,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少荣  于静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多种压力,各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的成因,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付少雄  胡媛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倩  高燕鹏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但长期沉迷于网络,也使得大学生身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依托瑜伽的本质及练习特性,探讨其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解决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引入新的干预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