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7)
- 2023(14485)
- 2022(12313)
- 2021(11712)
- 2020(9966)
- 2019(22933)
- 2018(22520)
- 2017(43452)
- 2016(23726)
- 2015(26431)
- 2014(26428)
- 2013(25950)
- 2012(24373)
- 2011(21700)
- 2010(21899)
- 2009(20285)
- 2008(20143)
- 2007(17720)
- 2006(15130)
- 2005(13492)
- 学科
- 济(93161)
- 经济(93057)
- 管理(67982)
- 业(65102)
- 企(53420)
- 企业(53420)
- 方法(45608)
- 数学(40477)
- 数学方法(39917)
- 财(28017)
- 农(26330)
- 中国(24805)
- 学(19813)
- 制(19534)
- 业经(19338)
- 地方(18531)
- 贸(18214)
- 贸易(18209)
- 易(17717)
- 务(17185)
- 财务(17130)
- 农业(17123)
- 财务管理(17090)
- 企业财务(16265)
- 银(15479)
- 银行(15443)
- 理论(15264)
- 行(14625)
- 融(14578)
- 金融(14575)
- 机构
- 大学(335471)
- 学院(333462)
- 济(136475)
- 经济(133468)
- 管理(129287)
- 研究(112434)
- 理学(111609)
- 理学院(110388)
- 管理学(108260)
- 管理学院(107628)
- 中国(83810)
- 京(69621)
- 科学(68028)
- 财(65682)
- 农(56845)
- 所(56061)
- 中心(52756)
- 财经(51576)
- 江(50917)
- 研究所(50818)
- 业大(50202)
- 经(46887)
- 农业(44733)
- 范(44222)
- 师范(43754)
- 北京(43263)
- 经济学(41933)
- 院(40920)
- 州(40015)
- 财经大学(38370)
- 基金
- 项目(225281)
- 科学(177896)
- 基金(164339)
- 研究(164015)
- 家(143570)
- 国家(142372)
- 科学基金(122322)
- 社会(103378)
- 社会科(98085)
- 社会科学(98059)
- 省(88022)
- 基金项目(86110)
- 自然(80087)
- 自然科(78239)
- 自然科学(78214)
- 教育(77451)
- 自然科学基金(76837)
- 划(74729)
- 资助(68042)
- 编号(66495)
- 成果(54514)
- 重点(51217)
- 部(50709)
- 发(48078)
- 创(47055)
- 课题(46323)
- 创新(43936)
- 科研(43830)
- 教育部(43597)
- 国家社会(42795)
共检索到490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尚锋 黄玲芳
作为乡村教师人才回流的引导性策略,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将教师资源配置与补充问题的有效解决向前延伸到招生与培养阶段。从引导性回流的基本功能结构出发,对30个省份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限定功能在人才结构属性、品质规格和主体责任等方面形成对预约回流的约制力量,激励功能则在充分尊重回流主体的权利与尊重需求方面形成对预约回流的吸引力量。如果说预约回流的拉力机制强调了承诺与协定的契约力量,那么激励回流的引力机制则充分体现了针对农村大学生的行动能力与理性选择上的政策引导。基于政策的功能定位,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限定和激励功能不应仅仅局限于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上,而应该把"教得好"放在首要的预约目标上。这需要更加灵活而精准地设计预约功能,扩大预约回流的招募范围,更加精细化地创设开放性进入与退出机制,将激励功能与切实尊重并发展师范生的主体可行能力紧密结合起来。随着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对高质量优秀师资预约功能的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限定功能的约制力与激励功能的引力之间的配比也会发生改变,而师范生主体可行能力依然是政策功能优化的关键条件要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智超 杨颖秀
地方出台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可以更加精准地为基层学校培养优秀教师资源。研究显示,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具有重点为农村地区中小学培养师资、重点培养全科教师、契合本地教师资源培养的实际需要、培养层次和方式多样化等特征。通过对地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证调查,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状况,为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卫革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作为政府改善和补偿农村地区师资的政策,正在由部属师范大学向地方师范大学推广。该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在招生、契约履行的可能性、对个人发展钳制的伦理困境、对农村师资补偿机制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风险,只有通过恰切的制度设计才能实现该政策推广的价值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洪成文 林成华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温家宝同志在任国务院总理期间支持和关怀教育的重要事项之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我国教育知识动员的典型案例,折射出我国教育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趋势,反映了教育决策中的去行政化迹象。借助知识动员理论的研究视角,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动议到决策的背景和过程,从知识生产者、知识使用者的互动关系中去把握我国教育决策的细微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教育知识动员的特点和潜在的挑战,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师范生 免费教育政策 知识动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锦明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近来已成为教育系统内外热烈讨论的一个焦点话题。鉴于政策的科学设计对于政策初衷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就政策目标定位、政策方案设计、政策试点实施等方面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设计加以更多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 政策设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挥辉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践中存在对象主体出发点与政策理想期待差异的矛盾"、有志"和"优秀"错位的矛盾"、入口"和"出口"资格差异的矛盾,以及职业选择市场调节和行政安排错向的矛盾等多维矛盾。国家教育政策需要从"重视个人"切入,改善教育总体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综合条件,使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向着国家、地区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双赢方向良性发展。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 教育实践 政策调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我国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战略和促进教师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与障碍。本文从政策的背景、沟通、实施、落实四方面分析师范生免费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 政策实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光全 廖其发 臧娜
我国重新试行免费师范教育意义重大,但相关政策在实施范围、免费对象责权利的规定等方面还需要完善。本文提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扩大实施范围;实行灵活多样并更加科学的招生、奖惩与就业制度;免费师范生责权利的规定应更合理、具体;进一步改善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宁本涛
在教育决策分析中,必须把已放弃方案在市场化和非市场化条件下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才能对中选方案的经济效益做出正确评价。从机会成本视角审视"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对高中生选择决策的影响,会发现该政策并不能保证"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事业,而在帮助家庭困难的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方面显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
机会成本 师范生免费教育 教育决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琴梅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根本目标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该政策缓解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经济压力、师范生找工作的压力和我国存在的结构性失业压力,为贫困地区及农村输送优秀师资奠定了基础,使实施院校能够得到数量足、质量高、结构好的生源,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会产生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该政策对免费师范生、对国家、对实施该政策的院校以及社会都会产生不小的负面效应,成本很大,且只治标不治本,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基层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等措施加以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科教兴国 师范生免费政策 实施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清涛
违约风险直接影响着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执行及其效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分析框架观之,公费师范生违约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与师范生不同的有限理性选择、教师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关系的不确定性、公费教育信息非对称性以及公费投资的专用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契约的"不完全性"。为此,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公费教育契约不完全的客观实在性,联动各方利益相关者,多措并举,构建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这是防范公费师范生违约风险、保证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可选之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广 秦一铭 柳欣源
师范生公费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007年以来我国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考察发现,师范生公费教育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表现为招生体量规模持续扩容,生源结构走向优质均衡,公费教育政策认可度高,专业能力培养凸显创新,就业政策执行效果显著;同时,师范生公费教育也面临着生源如何多元化,结构如何合理化,角色如何内在化,学习如何深度化等现实挑战。展望未来,师范生公费教育应进一步加强专业标准与社会声望“共提升”,政策研制与决策实施“双主体”,需求导向与竞争机制“双协调”,职业场景与专业情境“同构建”,立德树人与学术强师“双融入”,教学想象与教学思维“齐发展”,高层次与双学位培养“共推进”,以持续推动师范生公费教育体系创新发展,全面优化公费师范生素质结构,为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李梅
基于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所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的大规模调查,主要考察培养怎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以及培养情况如何三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体现了师范生培养目标,其中学科教育类课程凸显我国教师教学的专业特性;但在教学技能、方法和策略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师范生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升。要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的变革,从课程内容和教学上加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关注师范生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特质和心理素养;加强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学习的政策导向,重视师范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和发展需求;并在系统的教育理论及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基础上,切实推进教师综合社会地...
关键词:
师范生培养 课程结构 课外活动 专业素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新亮 石艳 郑琦 叶晓阳 王娜
自2007年实行并延续至今的公费师范生教育已经进入政策稳定期,在优化教师队伍供给和促进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学者和公众的质疑,目前国内学界鲜有使用较为严谨的证据来分析公费师范生学业表现的真实境况。立足于公费师范生在公众话语中可能存在的“高开低走”现象,基于某部属师范大学25万余条本科生课程数据,使用课堂固定效应消除了可能由课程难度和教师打分偏好带来的误差,分析了大学四年期间公费师范生与其它专业类别的学生在共同选修课堂上的学业表现差异。发现,公费师范生大学期间的总体学业表现更好,然而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的成绩却略低于其它专业的学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公费师范生在师资课、选修课和通识课方面的学业表现更好,而专业课的学业表现相对较差。研究还揭示和讨论了公费师范生政策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一林 郑鹏 许甜
本文采用发生学的分析模式,运用"政策减法"的理论框架,从农村教师补给的角度对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预测性评估,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 农村教师补给 政策减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的演进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
城市土地管理政策的演进路径与逻辑——基于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
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及其嬗变逻辑: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与逻辑理路——基于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
地方师范大学章程的师范性话语分析——基于对21所地方师范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
隐性契约和显性契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分析的新视角
地方政府建设数字乡村的注意力分配差异与政策逻辑——基于435份地方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演进逻辑——基于1995-2018年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
“谣言”与转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风险平衡逻辑——基于广西速生桉种植政策的分析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与政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