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7)
- 2023(9609)
- 2022(7086)
- 2021(6434)
- 2020(5030)
- 2019(11074)
- 2018(10769)
- 2017(20730)
- 2016(10914)
- 2015(12082)
- 2014(12027)
- 2013(11662)
- 2012(10513)
- 2011(9377)
- 2010(9834)
- 2009(9595)
- 2008(8483)
- 2007(7916)
- 2006(7387)
- 2005(6910)
- 学科
- 农(48657)
- 济(47970)
- 经济(47922)
- 业(39822)
- 农业(32687)
- 融(25324)
- 金融(25324)
- 银(23252)
- 银行(23246)
- 管理(23022)
- 行(22600)
- 中国(22495)
- 业经(19490)
- 企(18679)
- 企业(18679)
- 地方(14587)
- 制(14201)
- 农业经济(12528)
- 发(11869)
- 方法(11824)
- 财(11688)
- 中国金融(11021)
- 发展(10541)
- 展(10531)
- 数学(10455)
- 数学方法(10398)
- 体(10017)
- 村(9419)
- 农村(9401)
- 策(8215)
- 机构
- 学院(152656)
- 大学(144961)
- 济(67722)
- 经济(66351)
- 管理(55732)
- 研究(51996)
- 中国(49131)
- 理学(47532)
- 理学院(47134)
- 农(46596)
- 管理学(46381)
- 管理学院(46144)
- 农业(34867)
- 财(29994)
- 京(29275)
- 科学(29049)
- 业大(27912)
- 中心(27767)
- 所(25492)
- 江(24473)
- 财经(23172)
- 研究所(22795)
- 经(21122)
- 银(21118)
- 农业大学(20941)
- 经济学(20720)
- 银行(20394)
- 范(20042)
- 州(19928)
- 师范(19866)
- 基金
- 项目(98778)
- 研究(78439)
- 科学(78062)
- 基金(70665)
- 家(60215)
- 国家(59551)
- 社会(51918)
- 科学基金(51266)
- 社会科(48854)
- 社会科学(48843)
- 省(41022)
- 基金项目(37554)
- 编号(34070)
- 教育(33043)
- 划(31748)
- 自然(28813)
- 农(28447)
- 自然科(28129)
- 自然科学(28126)
- 自然科学基金(27622)
- 成果(27055)
- 资助(26623)
- 发(24402)
- 课题(22519)
- 国家社会(21982)
- 重点(21932)
- 部(21483)
- 创(20958)
- 性(20945)
- 制(20745)
共检索到244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威 侍孝来 张薇薇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制度偏向,导致农村产业和农民缺乏融资渠道,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瓶颈。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凭借其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对当地经济体信用信息的准确掌握而获得了充分的生存空间。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发挥满足多层次融资需求等积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俞建荣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演进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段飞
农村民间金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对缓解农民融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的自发性和不可控性也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包括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民间金融实行分类监管以及对其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进行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民间金融 规范化 分类监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柯宇
信息经济学视域下,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风险的生成机理源于信息在农村民间贷款人与借款人、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农村民间金融中介机构与借贷双方、农村民间金融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等金融活动主体间的非对称性分布。应当以实现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治理对应的目标定位,力求形成优胜劣汰的金融竞争机制,增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公信力,促进相关金融创新与自律活动。在制度性对策层面上,应从激励相容约束下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经理人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法制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适度监管法律机制的优化,农村民间金融的民事责任制度架构等方面,对农村民间金融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科学治理...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信息经济学 金融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利率管制 交易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军
农村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 ,农村金融规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规范金融与不规范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二元性” ,是发展中国家极为普遍的现象。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困难重重。本文就农村不规范金融的表现形式、存在原因及不良影响 ,提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吸收或取代不规范金融 ,改革农村信用社 ,建立存款保险和加强监管 ,创造与保持农村信用社的竞争优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 市场进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小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民间金融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民间金融的引导和规范化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事,应该在整体改革发展框架内加以认真解决,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月丽 李帅 刘志媛 周杭 Zhan Shurui
本文基于"技术内生效应"的视角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替代性的影响。本文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金融利率调整的效应有三种,分别是直接名义收益效应、农户类型异质的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和正规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与监督问题的技术内生效应,这三种效应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对非正规金融的替代呈倒"U"形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替代性主要不是源于利率价格变动的名义收益效应,而是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密切相关的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与技术内生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考虑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同时要考虑农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做好激励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传林 赵明霄 王莹莹
官方正规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村微观主体的融资需求膨胀、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权力当局政策偏好转变等因素均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还具有独特的内在动因。当私人治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难以满足时,农村非正规金融会对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显著冲击,并可能诱发诸多金融乱象。在我国政府主导金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否取得合法地位仍面临诸多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刘中秋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正规金融 制度供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左臣明 王莉
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这导致了正规金融的缺乏。非正规金融因具有信息优势,在风险应对和提供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应是充分利用非正规金融安排的优势, 积极促进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本华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合法化 正规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农村金融领域,不仅要求金融供给主体在数量上有增加,而且应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互补性使得合作成为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一种方法。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对双方经营决策有决定性作用,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型,并得到保持稳定合作所要求的条件,最后以收集到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年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信贷量相差悬殊的省份适合寄生合作模式,而二者实力相当的省份则适合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寄生模式是过渡性的,而依赖成长对称互利模式能够使合作的总体效应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