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5)
- 2023(10762)
- 2022(9078)
- 2021(8106)
- 2020(6578)
- 2019(14847)
- 2018(14610)
- 2017(27082)
- 2016(15079)
- 2015(16861)
- 2014(16769)
- 2013(16611)
- 2012(15965)
- 2011(14749)
- 2010(14973)
- 2009(14089)
- 2008(14018)
- 2007(12845)
- 2006(11760)
- 2005(11228)
- 学科
- 济(63343)
- 经济(63241)
- 管理(45000)
- 业(41640)
- 企(33259)
- 企业(33259)
- 中国(21470)
- 地方(19186)
- 农(18754)
- 方法(17947)
- 制(17377)
- 业经(16646)
- 财(16571)
- 学(15593)
- 数学(14644)
- 数学方法(14471)
- 银(13083)
- 银行(13040)
- 融(12948)
- 金融(12946)
- 行(12676)
- 农业(12628)
- 体(11951)
- 发(11486)
- 环境(11474)
- 贸(10985)
- 贸易(10972)
- 地方经济(10665)
- 技术(10661)
- 易(10564)
- 机构
- 学院(221736)
- 大学(221117)
- 济(88460)
- 研究(88022)
- 经济(86403)
- 管理(75383)
- 中国(66167)
- 理学(62970)
- 理学院(62058)
- 管理学(60855)
- 管理学院(60458)
- 科学(56242)
- 京(49248)
- 农(47787)
- 所(47586)
- 财(44349)
- 研究所(42796)
- 中心(38593)
- 农业(37621)
- 江(37318)
- 业大(36272)
- 财经(32956)
- 院(32042)
- 北京(31621)
- 省(31582)
- 经(29646)
- 范(29478)
- 州(29308)
- 师范(29002)
- 经济学(26864)
- 基金
- 项目(142805)
- 科学(110551)
- 基金(101070)
- 研究(100809)
- 家(90844)
- 国家(90038)
- 科学基金(74597)
- 社会(62943)
- 社会科(59490)
- 社会科学(59477)
- 省(58149)
- 基金项目(52391)
- 划(49136)
- 自然(48659)
- 自然科(47437)
- 自然科学(47412)
- 自然科学基金(46578)
- 教育(45767)
- 资助(41602)
- 编号(39225)
- 发(36928)
- 重点(33911)
- 成果(33382)
- 部(30786)
- 课题(30248)
- 创(30226)
- 制(29279)
- 发展(28697)
- 创新(28485)
- 展(28196)
共检索到36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卫亚红 Dorna H
以洋葱种子“Wolska”为材料,研究了在10℃时杀真菌剂、生物制剂、PEG 8000和水引发单独处理及复合处理对洋葱种子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主要受青霉菌感染;杀真菌剂(单独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青霉菌的感染率;而生物制剂(Biozym生物合剂,Promot助长剂分别单独处理)未能很好地控制青霉菌的感染;水引发剂处理后,种子青霉菌的感染率极显著地低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在杀真菌剂与PEG 8000同时处理种子和杀真菌剂先于水引发剂处理种子的2种复合处理中,可检测到高比例的未染菌种子。
关键词:
洋葱种子 引发剂 杀真菌剂 生物制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芬 乔宏兴 席磊 耿爱莲 李华玮 边传周
为探讨益生菌与黄芪联合使用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协同作用效果。把鸡源乳杆菌微胶囊、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地衣芽孢杆菌粉和黄芪粉按照质量比3∶1∶1∶3的比例混合复配成益生菌-黄芪复合生物制剂;在3日龄AA肉仔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g/kg复合益生菌制剂、4g/kg黄芪粉和4、5和6g/kg益生菌-黄芪复合生物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作用和肠道菌群影响的效果进行观察。益生菌-黄芪复合生物制剂组较复合益生菌组、黄芪组可以:1)显著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4.01%~24.90%和13.40%~24.24%;料肉比分别下降了14.56%~7.28%和14.15%~6.83%;2)显著提高机体...
关键词:
肉仔鸡 黄芪 复合生物制剂 益生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温崇庆 薛明 张金燕 黄瑜 周世宁
通过双层平板法以不同细菌为宿主测定了8个厂家蛭弧菌类生物制剂的噬斑含量及噬斑分离物的宿主裂解范围;以3对靶向不同类群蛭弧菌类生物的特异引物对各产品及其噬斑分离物进行了PCR检测;对两株代表性蛭弧菌分离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通过构建蛭弧菌科进化树分析了它们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被检测的8个蛭弧菌类生物制剂中有6个质量明显不合格,仅两个样品被蛭弧菌科特异引物检测为阳性,被双层平板法证实有噬斑出现。其中一个样品JSF中存在两种形态和宿主范围不同的噬斑分离物,且不同宿主菌计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两种噬斑分离物JSF1和JSF2,分别属于蛭弧菌科的类群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兴福 任国艳 马立国 刘杰才 杨文秀
分别用3种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马来酰肼、山梨酸、水杨酸和乙烯利对洋葱鳞茎进行不同的处理(收获前14 d叶部喷施、收获后浸根)。结果表明,收获前14 d经化学药剂叶部喷施后90 d时,用盐酸1 400 mg/kg、氢氧化钠450 mg/kg、马来酰肼1 600 mg/kg、水杨酸1 000 mg/kg、乙烯利200 mg/kg处理者,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5.29%,17.65%,24.84%,13.50%和35.29%,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抑制效果顺序为:乙烯利200 mg/kg>盐酸1400 nag/kg>马来酰肼1600 mg/kg>氢氧化钠450 mg/kg>水杨酸1000...
关键词:
化学药剂 洋葱鳞茎 抑制 萌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仕柳 戴求仲 蒋桂韬 李湘 朱吉
在不用药物、不接种疫苗的条件下,于饮水中添加0(CK),0.5%,1.0%和1.5%的以壳聚糖为培养底物研制的壳聚糖饲用微生物制剂饲喂湘黄鸡,探讨其对湘黄鸡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脾脏指数有上升趋势(P<0.25),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血液中IgG含量呈上升趋势(P<0.25),T3,T4和IgA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或P<0.01);试验组盲肠中大肠杆菌显著减少,而乳酸杆菌显著增加(P<0.01).同时在日增重和育成率上,试验组提高率达9.31%(P<0.01)和7.01%(P<0.05),表明该制剂通过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T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红莉 刘丽娟 张德锋 尹纪元 石存斌 任燕 夏苏东 王庆
微生物制剂因其具有无毒害、无污染、低成本的优点在水产领域迅速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抗生素的替代产品。本研究通过对市场在售水产微生物制剂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及抗生素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检测,评估水产微生物制剂源细菌的耐药性,为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筛选和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211株细菌可分为9个属,其中以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为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11株分离菌株中98株(46.7%)细菌表现为耐药。进一步对耐药性较强和多重耐药的79株细菌进行五大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显示,79株耐药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阳性率为74.7%,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的菌株高达40.5%,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3.2%和40.5%。可移动遗传元件(Tn916/1545)检出率为13.9%。综上可知,市售微生物制剂中发现了耐药菌株以及耐药基因,表明水产用微生物制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对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检测和风险评估。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分离 鉴定 耐药性 抗性基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丽 郭彦荣 任彦亮 韩新亚
白色念珠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aFBA-Ⅱ)被认为是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个潜在新靶标.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报道了β-酰腙-α,γ-二羰基化合物对CaFBA-Ⅱ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在本研究中,几类苯腙类化合物被发现可以高效抑制CaFBA-Ⅱ.实验结果显示,R~2位上引入NO_2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酶体活性,尤其是同时在R~3位置引入磺酸基后,化合物2g的CaFBA-Ⅱ抑制活性达到了亚纳摩尔级别(IC_(50)=200nmol·L~(-1)).以化合物2g为代表,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DOX方法,对化合物2g与CaFBA-Ⅱ的结合模式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设计的大多数苯腙类化合物都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MIC_(80)=16~64μg·mL~(-1)).因而表明以苯腙类化合物为药物先导结构进行优化改造是设计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条可行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明霞 周志峰 袁玲 黄建国
【目的】探讨铝胁迫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分泌草酸的调控机理,为减轻树木铝害、指导抗(耐)铝菌株的筛选和保持森林健康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从强酸性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菌株Suillus luteus(Sl 08和Sl 14)、Boletus sp.(Bo 15)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铝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与草酸分泌的关系,以及钙信号抑制剂对抗铝菌株草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液铝浓度为0.4 mmol.L-1时,Sl 14的生物量显著降低,Sl 08和Bo 15在铝浓度达到1.2 mmol.L-1时,生物量才受到显著抑制。说明Sl 14对铝敏感,Sl08和Bo 15的抗铝性较强。...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铝 草酸 钙信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涛 戴景程 朱敏
为了研究钾胁迫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分泌H+的调控机制,以从强酸性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菌株褐环乳牛肝菌(Sl01)、牛肝菌(Bo08)以及土生空团菌(CgSIV)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低钾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与H+分泌的关系,以及Ca2+信号抑制剂对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供钾条件下,3种菌株的生长与H+的分泌未受到Ca2+信号抑制剂的显著影响;而在低钾条件下,Ca2+信号抑制剂三氟拉嗪(TFP)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都显著减少菌株Bo08和Sl01的H+分泌,即在此试验条件下,Bo15和Sl08的H+分泌均受到Ca2+信号转导的调控,说明在低钾胁迫条件下,Ca2+信号是介导外...
关键词:
钾 钙调蛋白抑制剂 外生菌根真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鑫 高卉 张俊会 薛泉宏
【目的】探究酶液制备及测定条件对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确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测定真菌粗酶制剂的脱氢酶活性,分析粗酶制剂与去离子水质量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振荡速率、搅拌时间、固液分离方法、活化剂种类、过滤介质及显色时间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①真菌粗酶制剂活化、分离方式及显色时间对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有明显影响。②确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优化方法为:将粗酶制剂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40装入三角瓶,在28 ℃、120 r/min恒温摇床中振荡15 h,用快速滤纸过滤获得酶液;将酶液与TTC葡萄糖溶液混匀,在40...
关键词:
TTC还原法 脱氢酶 真菌 粗酶制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阮景军 唐自钟 陈惠 程剑平
该文从核桃种子中分离纯化具有抑菌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其抑菌活性,并过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选用湖北省武汉市8518核桃为原料,采用Cellulose-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4B-Trypsin亲和层析和Millipore离心超滤等分离纯化方法,从核桃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命名为WTi。测得纯化的核桃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率为0.3,对白腐病病原真菌(sCleroTiuM CepivoruM Berk)和叶斑病病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ri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WTi蛋白浓度的增加对病原真菌生长抑制愈加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新华
一、多效生物制剂简况多效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光合细菌(PSB)。光合细菌(PSB)制品自80年代以来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台湾省被普遍用于养殖业、种植业、水产业和饲料行业,并取得了很大成功。PSB制品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而生产的微生物活菌制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晓莉 代梨梨 陶玲 彭亮 李谷
本研究于2019年7-10月采用底部层流曝气+硅藻促生+微生态菌剂联合应用的方法对白洋淀沟壕水体进行了修复,测定并比较了修复前后水体理化指标和藻类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底部层流曝气+硅藻促生+微生态菌剂联合应用的修复技术可以减小水体表层和底层间的pH、水温、DO差异,并增加水体pH、透明度、底层溶解氧。8月份开始,试验区氮磷相关指标值均低于对照区(除NO~-_3-N外),COD_(Mn)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试验期间从各采样点样本中共观察到浮游藻类8门108属169种。种类组成最多的是绿藻门,共41属66种,其次是硅藻门,23属45种,再次足蓝藻门,28属32种,试验区和对照区藻类物种组成无显著差异。试验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65×10~6~25.85×10~6 cells/L和13.54×10~6~50.33×10~6 cells/L,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10~66.40 mg/L和28.60~177.20 mg/L,对照区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试验区则在9月份,9-10月份,试验区的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区。7-9月份,绿藻门、蓝藻门和隐藻门的贡献率>90%,9-10月份硅藻门的比率逐渐升高,试验区硅藻门占比最高达22.92%,显著高于对照区;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试验区高于对照区。伪鱼腥藻属和拟柱孢藻属、隐藻属和蓝隐藻属等陆续成为水体中的优势藻种,其中伪鱼腥藻一直是水体中的优势种。结果表明该水体修复方法对试验区水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管磊 郭贝贝 王晓坤 张大侠 王凯 刘峰
【目的】中国花生产区普遍发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研究旨在比较并评价苯醚甲环唑与氟啶胺的微囊悬浮剂(microcapsule suspension,CS)和悬浮种衣剂(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treatment,FS)对3种致病菌的毒力、包衣种子对花生的安全性以及对这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明确不同剂型制剂的安全性、持效期和施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CS和FS对花生冠腐病菌、根腐病菌和白绢病菌的室内毒力,采用种子包衣法评价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两种制剂对花生的安全性,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秦 薛泉宏 申光辉 段春梅 赵娟 王玲娜 薛磊 毛宁
【目的】研究2种放线菌制剂对供试番茄生物量、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探索生防菌剂的防病促生机理。【方法】以Act1(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Act2(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Act11(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Act12(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及Act8(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5种放线菌为材料,制成菌剂BCA1(由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按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和菌剂BCA2(由Act1、Act2和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