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94)
2023(18697)
2022(15921)
2021(14812)
2020(12579)
2019(28937)
2018(28868)
2017(55929)
2016(30499)
2015(34443)
2014(34710)
2013(34736)
2012(32319)
2011(29236)
2010(29602)
2009(27595)
2008(27724)
2007(25042)
2006(22197)
2005(20182)
作者
(91144)
(75809)
(75615)
(71800)
(48497)
(36367)
(34488)
(29706)
(28747)
(27367)
(25725)
(25631)
(24413)
(24195)
(23457)
(23324)
(22939)
(22622)
(21806)
(21779)
(18940)
(18827)
(18440)
(17327)
(17109)
(17094)
(16968)
(16948)
(15332)
(15180)
学科
(134952)
经济(134808)
(106664)
管理(99231)
(93675)
企业(93675)
方法(58784)
数学(47926)
数学方法(47449)
(38753)
(38047)
业经(37177)
中国(35017)
地方(29533)
(26920)
财务(26837)
财务管理(26788)
农业(26758)
(26359)
(25639)
企业财务(25412)
(24170)
贸易(24154)
技术(23441)
(23366)
理论(23291)
(23204)
(20700)
银行(20642)
环境(19769)
机构
学院(446911)
大学(445302)
(180687)
管理(178284)
经济(176725)
理学(152187)
理学院(150497)
研究(149066)
管理学(148183)
管理学院(147351)
中国(114807)
(96298)
科学(92311)
(84419)
(77393)
(76488)
研究所(69027)
(68723)
中心(68549)
业大(66848)
财经(66712)
北京(61347)
农业(60528)
(60373)
(58000)
师范(57454)
(55620)
(53586)
经济学(53186)
财经大学(49078)
基金
项目(291744)
科学(228642)
研究(214416)
基金(209693)
(181908)
国家(180256)
科学基金(154912)
社会(133477)
社会科(126381)
社会科学(126346)
(115525)
基金项目(111521)
自然(100806)
自然科(98414)
自然科学(98386)
教育(97821)
自然科学基金(96656)
(96164)
编号(89230)
资助(86511)
成果(72433)
重点(64932)
(64772)
(63840)
(61675)
课题(60717)
创新(57087)
科研(55680)
项目编号(55014)
教育部(54392)
期刊
(207232)
经济(207232)
研究(132035)
中国(87838)
(70961)
学报(69030)
管理(68214)
(67843)
科学(63580)
大学(51542)
农业(48517)
教育(48402)
学学(48283)
(42250)
金融(42250)
技术(40783)
业经(35969)
财经(32919)
经济研究(31715)
(28145)
(27502)
问题(27186)
图书(25372)
技术经济(24320)
理论(22132)
商业(21186)
现代(21179)
科技(20877)
(20342)
(20272)
共检索到675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瑞成  左爱玲  斯琴图雅  
欺诈信息的嵌入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出现失真现象,如何辨析欺诈信息、还原企业信用违约真实水平是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孤立点挖掘理论为视角,综合分析了引发企业信用失真的欺诈信息的辨析技术:非线性滤波技术、聚类技术、分类技术、统计技术、信息论技术、近邻技术与混合技术,并基于研究企业信用失真这一目的,针对欺诈信息辨析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研究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强  杨瑞成  王丰磊  杨静  
文章针对部分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销售这类不道德行为,研究了企业的信用风险预警问题。在对企业信用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从企业的欺诈销售这方面考虑了其道德因素。文章引入了道德可信度的概念并基于企业欺诈销售概率构建出其度量方法,改进了虚拟变量取值0-1"两极分化"的情况,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萍  马奔  胡海峰  
公司欺诈已经成为各国资本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从公司欺诈的动机、影响因素、识别、揭露、后果等方面对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管理层绩效薪酬契约是导致公司欺诈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探索,尤其是需要关注公司高管的个人特征、经历以及过度自信等非理性心理。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文化、社会关系、经济周期、监管环境都是影响公司欺诈的重要因素;员工内部举报和媒体报道是揭露欺诈行为的主要机制;公司欺诈对公司价值、股东财富以及整个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估计公司欺诈的严重程度和社会成本面临数据和方法等诸多困难。据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要重点关注公司高管的心理因素、外部不确定性、文化等对公司欺诈行为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公司欺诈的国家间异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雪君  李连华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十几年来欺诈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所获取的利益和受到的处罚,并以此为基础对现行处罚制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处罚力度不足和处罚制度存在缺陷,需进一步完善的结论。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置欺诈上市企业及中介机构的制度安排,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迪红  刘冬梅  
我国财险企业的操作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损失事件库,损失数据的缺失导致量化分析的研究较少。通过搜集整理并分析近15年来财险企业的欺诈类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发现数据具有"高频低损"和"低频高损"的特征,因此采用两阶段损失分布法(PSD-LDA)进行拟合。考虑到操作风险事件的属性以及数据搜集的不完整性,运用复合Poisson-Geometric分布来拟合损失频率从而度量欺诈类操作风险损失,并计提了相应的经济资本来抵御非预期的操作风险损失。结果表明,相对于设定损失频率为齐次泊松分布,基于复合PG分布的PSD-LDA模型能更好的拟合财险企业欺诈类操作风险损失,为我国财险企业操作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迪红  刘冬梅  
[期刊] 征信  [作者] 任剑  薛孟杰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我们以Web of Science、CNKI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国家(地区)及机构、代表作者、关键词等方面对企业信用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系统探讨企业的信用评估、信用风险、征信体系等研究热点。分析发现:该领域国内外发文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近年来小微企业的信用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新兴信息技术和供应链金融模式为解决企业信用管理难题提供了契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文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信用证交易欺诈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相对于其它欺诈方式,这类欺诈具有隐蔽性强、手段诡秘的特点,加之人们疏于防范,因而危害性极大。本文试就信用证交易欺诈的起因,结合案例对信用证交易欺诈的种种手段、特征,以及识别方法和防范策略作了探讨。 一、信用证交易欺诈的起因 (一)信用证的信用风险 信用证尽管是一种以银行信用作保证的结算方式,但它毕竟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而各当事人并非绝对恪守信用,这就使信用证的信用风险难以避免。加之国际贸易的跨国性,交易双方在语言文字、商业习惯、贸易法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建林  
信用证是最常用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与其他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相比,由于银行信用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这也是买卖双方乐于采用信用证结算的原因。但信用证欺诈案件屡屡发生的事实证明,信用证交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克建  李健  
信用系统理论指出信用是建立在系统信任之上的一种有条件的期待性承诺。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情况的表征,是由专业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和严格的统一格式做成的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信息,是企业信用建构的信任系统。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公允、正当是企业信用信任系统;信任系统是信用的基石;因此,会计信息是企业信用重构基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钟声  
一、中美企业会计造假手段、原因和动机比较(一)手段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是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美国公司经营者的动机就是获得个人财富的增加、个人职业声誉的提升;而我国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圈钱,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极力粉饰业绩,以达到上市的标准。上市之后,以操纵利润、配合二级市场的炒作,获得超额收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如彦  鲁再平  孟辉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公司财务欺诈案件来考察公司治理模式 ;从美国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出发 ,探究公司治理结构如何激励或强制管理层披露真实信息 ;最后对我国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莉萍  
从概念构成的角度,价格欺诈和消费欺诈、民事欺诈之间存在基本用语,即"欺诈"的外在一致性。但在这三个概念中欺诈的内涵并不一致,由此形成了认定不同欺诈行为的标准也不一致。价格欺诈简约了消费欺诈和民事欺诈的认定要素,并导致行为类型的扩展。扩大了的价格欺诈行为产生了新的司法困境。有必要恢复概念的核心内涵要素,并纠正价格欺诈与消费欺诈的错位对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萍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基础。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对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卫琳  
本文以经济学的方法 ,通过对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形形色色的合同欺骗现象的成因分析 ,提出了防“欺”、打“欺”的战略对策 ,以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