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7)
- 2023(10759)
- 2022(9330)
- 2021(8928)
- 2020(7581)
- 2019(17913)
- 2018(18069)
- 2017(35616)
- 2016(19266)
- 2015(21946)
- 2014(22111)
- 2013(21787)
- 2012(19504)
- 2011(17472)
- 2010(17474)
- 2009(15808)
- 2008(15220)
- 2007(13047)
- 2006(11218)
- 2005(9605)
- 学科
- 济(76941)
- 经济(76852)
- 管理(55754)
- 业(52654)
- 企(45155)
- 企业(45155)
- 方法(40703)
- 数学(35853)
- 数学方法(35188)
- 农(19134)
- 财(18918)
- 中国(18031)
- 学(16661)
- 业经(16561)
- 理论(14504)
- 地方(14287)
- 贸(12728)
- 贸易(12722)
- 农业(12717)
- 和(12667)
- 易(12345)
- 技术(12049)
- 制(12004)
- 务(11917)
- 财务(11841)
- 财务管理(11818)
- 环境(11351)
- 企业财务(11179)
- 划(10657)
- 教育(10219)
- 机构
- 大学(270962)
- 学院(269966)
- 管理(112960)
- 济(102390)
- 经济(100040)
- 理学(99155)
- 理学院(98128)
- 管理学(96110)
- 管理学院(95642)
- 研究(83720)
- 中国(61093)
- 京(57519)
- 科学(54050)
- 财(45318)
- 所(41323)
- 业大(41295)
- 农(40439)
- 研究所(37964)
- 中心(37957)
- 江(37376)
- 财经(37196)
- 北京(36306)
- 范(35241)
- 师范(34942)
- 经(33817)
- 农业(31599)
- 州(30970)
- 院(30730)
- 经济学(29489)
- 技术(28954)
- 基金
- 项目(190856)
- 科学(149739)
- 研究(138814)
- 基金(138031)
- 家(119734)
- 国家(118770)
- 科学基金(102874)
- 社会(85278)
- 社会科(80801)
- 社会科学(80775)
- 省(74843)
- 基金项目(73487)
- 自然(68855)
- 自然科(67291)
- 自然科学(67277)
- 自然科学基金(66023)
- 教育(64668)
- 划(62948)
- 资助(58387)
- 编号(57647)
- 成果(45877)
- 重点(41983)
- 部(41568)
- 创(39501)
- 发(39243)
- 课题(39116)
- 创新(36711)
- 科研(36611)
- 教育部(35780)
- 大学(35769)
- 期刊
- 济(107021)
- 经济(107021)
- 研究(75550)
- 中国(46347)
- 学报(41640)
- 管理(40745)
- 科学(38983)
- 农(36153)
- 财(33259)
- 大学(31685)
- 教育(31426)
- 学学(29723)
- 农业(25744)
- 技术(25629)
- 融(18500)
- 金融(18500)
- 业经(18166)
- 财经(17108)
- 经济研究(16910)
- 图书(15358)
- 经(14350)
- 技术经济(13946)
- 理论(13691)
- 科技(13599)
- 问题(13541)
- 业(13268)
- 统计(12789)
- 实践(12787)
- 践(12787)
- 版(11969)
共检索到374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晓晓 林国龙
针对目前在VMI模式实施前期普遍存在供应商物流成本增加的问题,首先在供应链上游阶段将第三方物流(TPL)引入到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其次建立了各个供应链成员的供应链收益模型,再次通过运用Shapley值法建立了供应商、制造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收益分配模型完成了供应链成员间的利益分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引入TPL后的VMI模式的优势。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怀珍 冯中伟 谢冬美
基于确定需求,以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为研究对象,考虑实施VMI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建立经济效果模型,然后根据Shapley值法的原理构建利益分配机制,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由实施VMI带来的利润能够通过该机制在各参与成员间进行合理分配,能够解决由于承担过多库存成本造成供应商的利益损失以及实施VMI给TPL带来的利益损失等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怀珍 冯中伟 董迎
本文以"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为基础,研究如何对供应链上游段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进行协调。由于"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对协调供应链失效,风险共担型"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不能保证企业成员的期望收益实现Pareto最优,本文提出"基于不对称的NASH谈判的风险共担型‘收益共享-批发价格’契约",该契约能够同时保证VMI&TPL供应链整体的期望收益和各成员企业的期望收益实现Pareto最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怀珍 冯中伟 霍玉龙 董迎
以基本的"收益共享契约"为基础,以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为对象,研究供应链上游段各成员企业的协调。由于基本的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对供应链进行有效协调,提出了基于风险共担的收益共享契约,但是该契约不能实现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收益的帕累托最优。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建立了基于不对称的Nash协商的风险共担型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克服了不能实现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缺点,还可以实现各参与企业的期望收益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霍玉龙 李雷
选取由1个制造商、n个供应商和n个第三方物流(TPL)组成的供应链上游段为研究对象,立足收益共享契约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网络分析法(ANP)将投资额比重、风险分摊比重以及合作性等对供应链成员收益存在影响的因素引入其中,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改进。算例分析表明,基于ANP方法改进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保证由于实施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所带来利润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各方共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霍玉龙 李雷
选取由1个制造商、n个供应商和n个第三方物流(TPL)组成的供应链上游段为研究对象,立足收益共享契约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网络分析法(ANP)将投资额比重、风险分摊比重以及合作性等对供应链成员收益存在影响的因素引入其中,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改进。算例分析表明,基于ANP方法改进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保证由于实施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所带来利润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各方共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建昌 王讯
介绍了几种不同的VMI&TPL集成模式,针对VMI&TPL集成模式的选择问题,指出TPL企业的物流能力水平是关键,并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TPL的物流水平,然后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IS方法的评价模型,最后用一个实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通过评价TPL企业的物流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而决定采取何种VMI&TPL集成模式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汤中明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实施对供应商而言有利亦有弊,而供应商物流能力的制约是弊端产生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讨论将第三方物流(TPL)应用于VMI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文章首先提出,VMI物流系统复杂性、供应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供应链绩效的提升是VMI与TPL集成的推动因素。其次构建了引入TPL的VMI供应链物流系统集成的过程模型,分析了集成过程中计划期和实施期两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根据TPL企业在VMI供应链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同,将VMI与TPL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分为分散协调和集中控制两种不同集成程度的供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怀珍 霍玉龙 董迎 冯中伟
当需求随机时,通过比较包含一个制造商与多个供应商的上游段实施VMI前后的收益,首先建立Stackelberg博弈的价格补贴模型,但是该模型中,制造商自身的最大收益与供应链整体最大收益存在矛盾,于是提出基于Nash谈判的收益共享契约,可使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但是当某些成员的谈判实力较弱时,收益却不如价格补贴下的收益。于是以价格补贴下的收益为起点,对供应链的最优收益进行Nash谈判。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价格补贴或者基于Nash谈判的收益共享契约相比,以价格补贴模型下各方收益为起点进行的Nash谈判不仅使供应链整体期望收益最大,供应链各成员的收益也获得了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中明
文章描述了VMI&TPL模式下库存运输集成战略决策问题。根据分散协调和集中控制VMI&TPL模式的特点,分别构建和求解了分散协调型和集中控制型VMI&TPL模式下的战略决策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VMI与TPL集成程度对库存运输集成战略决策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VMI与TPL集成程度越高,库存运输集成战略决策结果越优。算例分析说明了所构建的两个模型的求解方法,并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汤中明
以"多供应商,单TPL,单制造商"供应链网络为研究环境,研究了集中控制VMI&TPL模式下的库存运输集成优化问题,旨在为供应商和TPL提供补货决策和车辆路线计划。基于滚动计划期,构建了库存运输集成计划模型。鉴于该模型问题是一个NPC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四步骤启发式算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发式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振东 周耀烈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的传统模型存在供应商成本短期增加的弊端,作者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商(ThirdPartyLogistics,TPL)作为中间作业平台来优化VMI技术,创建引入TPL后的新VMI模型,并加以案例说明。
关键词:
VMI TPL 优化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怀珍 冯中伟 谢冬美
为了使VMI&TPL模式的理论研究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实践,从运作模式、运作优化、实施效果以及利益协调四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雷 杨怀珍
选取供应链上游层面VMI模式为研究对象,考虑实施VMI后,订货主动权的转移导致订货策略的变化,以及制造商对各零部件需求速率的不同导致其对各零部件的订货周期也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建立经济效果模型,探讨上游层面VMI对供应链整体利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供应商与制造商在合作中经常出现的3种情境——平等、供应商占优、制造商占优,建立VMI模式下不同情境的利益分配机制。该机制最终可体现在供应商所售产品的重新定价上,此定价既能弥补供应商因管理制造商库存而增加的成本,又可使制造商的利润得到保障,达到共赢的目的,为上游层面VMI模式的顺利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汤中明 刘志学
本文考虑易逝品VMI与TPL集成环境下的供应链,旨在分析引入TPL对VMI供应链性能的影响。文章分别讨论了供应商拥有库存决策权、TPL拥有库存决策权以及引入不允许缺货约束机制等三种情况下的供应链,分析结果表明,库存决策权的转移对供应链的绩效没有绝对的影响,而在加入不允许缺货的约束机制后,供应链库存水平、顾客满意度以及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收益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TPL收益和供应链总收益的变化不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