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2)
- 2023(14274)
- 2022(11839)
- 2021(10899)
- 2020(9389)
- 2019(21448)
- 2018(20828)
- 2017(40262)
- 2016(21779)
- 2015(24517)
- 2014(24675)
- 2013(24323)
- 2012(22129)
- 2011(19588)
- 2010(19258)
- 2009(17574)
- 2008(17432)
- 2007(15248)
- 2006(12646)
- 2005(10826)
- 学科
- 济(94838)
- 经济(94741)
- 管理(66676)
- 业(60214)
- 企(49544)
- 企业(49544)
- 方法(45812)
- 数学(41271)
- 数学方法(40793)
- 财(34479)
- 农(23956)
- 中国(22568)
- 地方(20744)
- 务(18439)
- 财务(18397)
- 财务管理(18337)
- 业经(18274)
- 企业财务(17434)
- 学(17433)
- 制(16255)
- 贸(15908)
- 贸易(15906)
- 农业(15888)
- 易(15436)
- 环境(13799)
- 财政(13647)
- 理论(13345)
- 和(12977)
- 银(12647)
- 技术(12642)
- 机构
- 学院(306849)
- 大学(306150)
- 济(126545)
- 经济(124132)
- 管理(121366)
- 理学(106415)
- 理学院(105252)
- 管理学(103398)
- 管理学院(102830)
- 研究(97036)
- 中国(72441)
- 财(64165)
- 京(61680)
- 科学(61058)
- 农(50672)
- 财经(48889)
- 所(48040)
- 业大(46703)
- 中心(46593)
- 江(44723)
- 经(44505)
- 研究所(43816)
- 农业(40164)
- 经济学(40028)
- 范(38725)
- 师范(38313)
- 北京(37236)
- 经济学院(36602)
- 财经大学(36432)
- 院(34998)
- 基金
- 项目(215643)
- 科学(171209)
- 基金(159031)
- 研究(154273)
- 家(138791)
- 国家(137703)
- 科学基金(119434)
- 社会(100129)
- 社会科(95189)
- 社会科学(95161)
- 基金项目(85044)
- 省(84664)
- 自然(78103)
- 自然科(76363)
- 自然科学(76341)
- 自然科学基金(74990)
- 教育(71848)
- 划(71079)
- 资助(64237)
- 编号(61267)
- 重点(48726)
- 成果(48457)
- 部(48199)
- 发(46025)
- 创(45170)
- 科研(42533)
- 国家社会(42323)
- 创新(42299)
- 教育部(41585)
- 课题(41459)
- 期刊
- 济(127536)
- 经济(127536)
- 研究(83491)
- 财(54457)
- 中国(52453)
- 学报(48680)
- 科学(43814)
- 农(43706)
- 管理(40356)
- 大学(36847)
- 学学(35146)
- 农业(29822)
- 教育(26655)
- 技术(26367)
- 财经(23936)
- 融(23716)
- 金融(23716)
- 经济研究(21924)
- 业经(20913)
- 经(20572)
- 问题(17315)
- 统计(16001)
- 业(15741)
- 版(15277)
- 技术经济(15140)
- 财会(14935)
- 策(14803)
- 商业(14211)
- 理论(13968)
- 资源(13665)
共检索到428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梅
文章在分析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性变动和区域差异的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中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显著为负,且呈现倒U型变动的趋势,三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显著为正,但是数值较小,而二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且有重蹈一线城市覆辙的可能性,正是由于这种显著的区域差异,导致我国总体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为负,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边际消费倾向。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廖海勇 陈璋
基于1999—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测算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同时对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与其财富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强,中西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弱;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大小与消费属性强弱成正比,与投资属性强弱成反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尊文
存款是法律上的拟制物,错误存款可视为脱离占有物。对于错误存款,收款人是该存款的占有人,根据占有的状态及权利推定规则,若无反证,法律推定其占有是善意的,在反证出现之前,推定其处分或兑现行为是合法的。实质上,仅具权利外观的收款人构成无权处分或不当得利。在日本,不知情为善意,在原权利人提供反证后,返还不当得利或赔偿损失即可,否则,构成脱离占有物侵占罪;知情为恶意,直接构成脱离占有物侵占罪。在我国,尚无法定罪,若立法者认为确有必要将此类行为入罪,将来可以考虑扩大侵占罪的对象范围。此外,物权法亦亟待规定占有的状态及权利推定规则。
关键词:
错误存款 占有 处分 兑现 推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世勇 李全伦
医保制度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医保基金收支中的挑战更多地源于政府作为强制性制度的构建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保险人(政府)能否兑现医保基金收支中的"期初承诺"是关系到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研究发现,保险人政策目标的多重性降低了其执行医保基金支付承诺的意愿;隐形债务的压力、不合理的医保支付等削弱了承诺兑现的能力,直接表现为医保基金的"惜付"行为。这就导致了新农合、居民医保等非强制性缴费制度的用脚投票;本应由医保系统承担的风险转由个人自留;较高的缴费加重了企业劳动力成本负担。所以,政府需要做出可置信承诺,即构建起待遇给付的动态调整机制、补贴政策的法律约束机制、制度融合的分离均衡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成武
自2009年6月份以来,中国房价再次快速上涨,研究房地产财富效应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表明:4个直辖市、东北和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财富效应,中西部地区财富效应不显著;经济越发达地区,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影响系数越大,居民住房压力越大,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也越明显。本文还分析了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和高房价的后果,并浅议了改革方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敏
未来几十年时间是东南亚地区的人口红利期,也是利用这一额外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机遇期。东南亚国家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这影响了人口红利的顺利兑现。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东南亚国家相似,东南亚国家在人口红利兑现过程中的经验或教训对我国实现人口红利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人口红利 兑现情况 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颜燕华
本文基于对茶叶电商发展状况的案例研究,探讨了缺少规则议价及资本造势的小商户得以持续存在并兑现电商技术红利的机制。研究表明,虽然电商平台与大品牌商家倾向于强强联合并日益占领公域资源,小商户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私域运营的方式避免在技术发展中被边缘化的命运。私域运营之所以能够为小商户赢得相当的生存空间,主要来自数字技术与产业经营过程的融合:首先,平台的迁移性塑造了流动的线上场域并容纳小商户灵活的生意形态;其次,私域的可见性促发个性化产品的供给及其与商户个人特质的互嵌;最后,线上线下贯通的连接性延展了人与人互动和连接的广度和密度,为小商户积累了实质性的人际关系资本。本研究为考察数字化背景下小商户的生存韧性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梁琪 郭娜 郝项超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文章在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的框架内采用基准模型和嵌套模型并利用面板协整的方法探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存在显著正向的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同时,研究发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货币化改革等宏观因素对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产生了削弱作用。研究结论对宏观经济调控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树洁 戴颖杰
本文以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等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利用标准理论模型和拓展理论模型建立研究房地产资产财富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模型,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测度中国房地产资产的财富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资产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房地产资产具有财富效应,但是中部和东部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财富效应呈减弱趋势,2004-2010年的房地产资产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系数值显著小于1997-2003年的该值水平,下降达到48个百分点。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系统GMM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霞 时本强 彭静
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是指房地产市场中房产价格的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刺激的链条反应。制约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有自主购房需求所占比例较小、房价上涨速度过快,消费者文化差异和信贷的制约以及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本文就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及实现财富效应最大化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制约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天祥 苗建军
将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部分传导机制模型化。利用这一模型,发现房价上涨对于有房者和无房者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房价上涨使财富从无房者向有房者集聚,使无房者的福利水平下降。房地产的财富效应依赖于脱离居住用途而进入流通领域的住宅数量,投机因素的存在会强化这种功能转变。一方面使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闲置房,另一方面使无房者无房可租,无房可住。针对不同研究者对房地产财富效应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通常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的问题,经济模型对此给出了一个解释。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房地产业 传导机制 住宅地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存涛
本文根据1987-2005年度的数据,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价格不具有财富效应。本文对此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实证分析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永如
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行为金融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