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9)
- 2023(11480)
- 2022(9248)
- 2021(8412)
- 2020(7162)
- 2019(16245)
- 2018(15840)
- 2017(31199)
- 2016(16506)
- 2015(18092)
- 2014(17617)
- 2013(17828)
- 2012(16201)
- 2011(13926)
- 2010(14289)
- 2009(13557)
- 2008(14261)
- 2007(13067)
- 2006(11394)
- 2005(10513)
- 学科
- 业(93347)
- 企(88417)
- 企业(88417)
- 济(80780)
- 经济(80689)
- 管理(75075)
- 方法(40339)
- 财(33738)
- 数学(32138)
- 数学方法(32018)
- 业经(28979)
- 务(27758)
- 财务(27751)
- 财务管理(27718)
- 企业财务(26575)
- 农(23446)
- 技术(20054)
- 制(18335)
- 农业(17557)
- 中国(17250)
- 策(14995)
- 划(14902)
- 体(14102)
- 技术管理(13831)
- 理论(13391)
- 经营(13156)
- 和(12984)
- 企业经济(12886)
- 体制(12595)
- 贸(12012)
- 机构
- 学院(240682)
- 大学(234902)
- 济(110323)
- 经济(108642)
- 管理(106247)
- 理学(91673)
- 理学院(91003)
- 管理学(90269)
- 管理学院(89808)
- 研究(65709)
- 中国(58091)
- 财(56153)
- 京(46894)
- 财经(44394)
- 经(40509)
- 江(36669)
- 经济学(33847)
- 科学(33108)
- 财经大学(33082)
- 商学(32751)
- 农(32548)
- 商学院(32502)
- 中心(31570)
- 经济学院(30898)
- 所(30428)
- 业大(29304)
- 北京(29093)
- 经济管理(28793)
- 州(28664)
- 研究所(26338)
- 基金
- 项目(150897)
- 科学(123940)
- 研究(115027)
- 基金(114321)
- 家(95414)
- 国家(94549)
- 科学基金(86448)
- 社会(78348)
- 社会科(74750)
- 社会科学(74736)
- 基金项目(60541)
- 省(59477)
- 自然(54116)
- 自然科(53040)
- 自然科学(53034)
- 教育(52462)
- 自然科学基金(52265)
- 划(47408)
- 资助(46354)
- 编号(44432)
- 创(38642)
- 业(36544)
- 部(35065)
- 创新(34955)
- 成果(34464)
- 国家社会(32800)
- 重点(32595)
- 制(32298)
- 人文(31982)
- 教育部(31705)
- 期刊
- 济(121679)
- 经济(121679)
- 研究(71327)
- 财(51689)
- 管理(47397)
- 中国(44023)
- 农(29893)
- 融(28401)
- 金融(28401)
- 科学(27194)
- 学报(24651)
- 财经(24071)
- 技术(23146)
- 业经(21617)
- 大学(21326)
- 经(20652)
- 学学(20554)
- 农业(20440)
- 经济研究(19322)
- 教育(17566)
- 财会(16451)
- 技术经济(15822)
- 问题(15612)
- 会计(14718)
- 业(14595)
- 商业(12976)
- 现代(12754)
- 贸(12562)
- 世界(12217)
- 策(11960)
共检索到361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琼 彭家生 谷训会
引入非国有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而非国有资本进入是否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是目前业界和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文章以2008—2019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从股权结构而言,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从高层治理而言,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的比例越高,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的创新提升效应在垄断程度较高行业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相关文献,为正在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诗韵 蔡贵龙 程敏英
通过手工收集2008-2013年国有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东的持股及委派高管数据,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否改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存在显著关系,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在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国有企业更加显著。研究表明,在内外部治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非国有股东仅持有公司股权难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代表参与国有企业治理更能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诗韵 蔡贵龙 程敏英
通过手工收集2008-2013年国有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东的持股及委派高管数据,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否改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存在显著关系,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在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国有企业更加显著。研究表明,在内外部治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非国有股东仅持有公司股权难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代表参与国有企业治理更能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平 冯希薇
引进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旨在转换经营机制,提升国资国企的治理能力和效益。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和分权理论,以2008—2021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关系以及行政层级和行业类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提高会计稳健性,以委派董事为主要实现方式,而仅持股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企业行政层级和行业类别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提高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强于实业类股东,外资提高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弱于内资;股东间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会计稳健性越强。研究结果为管理者理解不同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差异性诉求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利 姜艳峰
本文以2009~2017年竞争性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实证分析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股利平稳性的影响,并检验外部行业竞争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力的增强能够促进股利平稳性的提升,具体表现为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利平稳性越强;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比例越高,股利平稳性越强;外部行业竞争对非国有股东治理之于股利平稳性的正向影响存在替代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与股利平稳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在地方国有企业、低市场化地区和低融资约束样本组中更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刘晗 王宁
以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在2013年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之后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在于提高高管薪酬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股权混合制衡度和超额委派董事均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证实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借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道广 王金妹 陈丽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企业而言,就必须从"求全、求大"向"增值、增效"转变。多元化是我国企业实现扩张和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粗放型发展"的缩影。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监督与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控制能否提升企业多元化价值呢?以2007—2015年我国A股非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多元化价值越大,证实了内部控制对多元化战略选择和执行的优化作用;进一步,内部控制对多元化价值的提升效应集中体现在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这三大要素中;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主要结论依然稳健;此外,补充性检验的结果证实,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的多元化价值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黄爽 宋增基
国家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践行ESG理念可视为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文章将民营企业中参股的国有股权当作一种重要的资源与治理机制,使用2017—2021年在A股上市的民营控股公司数据,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ESG表现,其机制在于国有股参股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投入及税收贡献,并改善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党建入章”与媒体关注分别作为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均能够显著强化国有股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产业,国有股参股于从事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中,更能够提升其ESG表现。此外,国有股参股于ESG表现较好的民营企业中,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更为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丽娟 唐少清 严鸿雁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来源。以2017—2021年北京市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审计水平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当外部监督强度越高时,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形成合力,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果丰富了内部审计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企业高质量发展 外部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祥熙 宋慈珩
本文以2009-2012年A股类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31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民营企业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和民营企业家参政对于企业多元化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其多元化程度大于未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民营控股公司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的行为与民营企业家参政在帮助民营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方面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汤泰劼 吴金妍 马新啸 宋献中
审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在国有企业中引入民营力量可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改善治理结构。非国有股东能够降低国有企业的审计投入和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收费。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是通过缓解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减少集团审计实现的。本文结论从审计的视角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并且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的战略高度支持了中央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丹丹 李向亮 王婕
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手工搜集并整理了2008—2019年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高管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衡量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的程度,实证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两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非国有股东治理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股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民营股东可以发挥有效的治理效应,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第二,非国有股东治理的促进作用通过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风险承担水平三种路径实现。第三,对于不同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不同的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如果国有企业属于商业一类国有企业或面临较高环境规制压力,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推动国有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颖 张超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非国有股东的介入对国有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以2008—2018年上市的96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分组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内部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并且这种区间效应只有在竞争性国企中才显著。此外,非国有股东未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它们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即非国有股东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倒"U"型关系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异地子公司的设立能否提升母公司创新水平——来自A股上市公司异地投资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披露质量 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与公司价值——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人性质、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特征与现金分红:来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控股、报酬契约与合谋掏空——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环境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信息披露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