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0)
- 2023(15201)
- 2022(12438)
- 2021(11464)
- 2020(9873)
- 2019(22459)
- 2018(21758)
- 2017(43195)
- 2016(22430)
- 2015(24719)
- 2014(23986)
- 2013(23883)
- 2012(21534)
- 2011(18800)
- 2010(18806)
- 2009(17958)
- 2008(17071)
- 2007(15083)
- 2006(12886)
- 2005(11747)
- 学科
- 济(103077)
- 经济(102990)
- 业(98949)
- 企(90596)
- 企业(90596)
- 管理(82305)
- 方法(51522)
- 数学(43006)
- 数学方法(42625)
- 财(36257)
- 业经(32216)
- 农(29832)
- 融(28484)
- 金融(28483)
- 务(28383)
- 财务(28344)
- 财务管理(28300)
- 中国(27625)
- 企业财务(27069)
- 银(25711)
- 银行(25701)
- 行(24748)
- 制(23461)
- 农业(21910)
- 技术(19074)
- 地方(18266)
- 体(17766)
- 理论(17544)
- 贸(17171)
- 贸易(17156)
- 机构
- 学院(315973)
- 大学(309010)
- 济(141310)
- 经济(138992)
- 管理(134650)
- 理学(116725)
- 理学院(115792)
- 管理学(114369)
- 管理学院(113785)
- 研究(89734)
- 中国(79792)
- 财(68457)
- 京(61393)
- 财经(55473)
- 经(50590)
- 科学(48126)
- 江(45741)
- 中心(44923)
- 经济学(44431)
- 农(43991)
- 财经大学(41481)
- 所(41209)
- 业大(40848)
- 经济学院(40545)
- 商学(39078)
- 商学院(38767)
- 北京(37577)
- 研究所(36702)
- 州(36587)
- 经济管理(36410)
- 基金
- 项目(209069)
- 科学(169568)
- 基金(157470)
- 研究(156079)
- 家(133036)
- 国家(131902)
- 科学基金(118872)
- 社会(104541)
- 社会科(99631)
- 社会科学(99609)
- 基金项目(83598)
- 省(81431)
- 自然(75612)
- 自然科(73997)
- 自然科学(73985)
- 自然科学基金(72763)
- 教育(71849)
- 划(66178)
- 资助(64374)
- 编号(61830)
- 部(47667)
- 成果(47194)
- 创(47059)
- 重点(46006)
- 发(44338)
- 国家社会(44106)
- 创新(43256)
- 教育部(42604)
- 人文(42440)
- 业(42180)
- 期刊
- 济(149621)
- 经济(149621)
- 研究(89024)
- 财(58449)
- 管理(54477)
- 中国(51502)
- 融(44347)
- 金融(44347)
- 农(39916)
- 科学(38439)
- 学报(36443)
- 大学(30650)
- 技术(29888)
- 学学(29708)
- 财经(28721)
- 农业(26809)
- 业经(26151)
- 经(24608)
- 经济研究(24273)
- 教育(20675)
- 问题(19590)
- 技术经济(18203)
- 财会(18168)
- 业(16499)
- 商业(16083)
- 统计(15791)
- 现代(15729)
- 贸(15445)
- 策(15201)
- 理论(14912)
共检索到458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碧云 杨克成
基于2011-2017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引进金融背景高管人员事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对该类事件与资本结构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未发生引进事件的控制组样本相比,处理组样本的资本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向上调整,说明提高债务融资能力并改善资本结构是民营上市公司引进金融背景高管人员的重要动因之一。
关键词:
高管金融背景 资本结构 民营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春景 马文超
作为企业财务战略之一的资本结构决策必须要考虑未来经营预期的影响。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当企业预期盈余下降时,将会变卖资产偿还债务并通过降低股利支付率的方式降低负债率。该结论与认为预期盈利能力和负债率正相关的资本结构权衡理论一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预期盈余对资本结构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负债的税收利益和财务困境成本变动来调整最佳资本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义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规模与高管人员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企业业绩变动、企业初始规模等变量保持不变,则最高管理人员报酬与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高管人员团队规模变动不改变这种正相关关系;内部人控制程度越严重,企业规模变动对高管人员的报酬影响越大。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存在借用扩大企业规模名义来以获取更高报酬的情况。
关键词:
高管人员报酬 企业规模变动 内部人控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金融市场的不完备性和投资人保护相关制度缺失,会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中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更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约束。笔者采用2002年~2006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研究金融发展、法制进程以及样本公司关键人员的金融机构任职背景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指数越高,样本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下降;实际控制人或董事会成员具有金融机构任职背景的公司,其"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较小,而且金融发展和法治进程对此类公司融资约束的降低效应也不再显现。上述发现对于如何降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的分离带来了委托代理问题,让管理层持有股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然而,以往关于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研究在实证方法的稳定性及指标选取的适合性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试图克服以住文献的不足,首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平均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上市公司2000-2004年五年的面板数据,证明高管人员(经理、董事、监事)持股规模(持股比例及价值)与企业绩效是显著正相关的。分年度子样本的实证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文章的结论。
关键词:
高管人员 所有权 企业绩效 激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蒋水全 付强
文章立足于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在政治关联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相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了政治关联会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速度,以及制度环境对此传导效应的影响。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且此效应在货币政策趋紧阶段或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表现更突出。但政治关联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治关联带来的融资优势会减小资本结构的调整摩擦,进而加快其调整速度;但另一方面,政治关联后的预算软约束预期也可能导致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动力减弱,从而阻碍了资本结构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斌 刘灿辉 史建梁
论文选择2006~2008深市中小板块前十大股东中有风险投资持股的168家企业作为风险投资企业研究样本,通过典型相关方法,对政府背景及高管人力资本特征是否影响企业成长能力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背景、高管人力资本特征与风险投资企业成长能力显著相关,高管人力资本特征较政府背景对风险投资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高管平均年龄、风险投资企业家是否具备政府背景、高管平均任期是影响风险投资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马亚军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持股高管人员出于自利而影响资本结构调节的状况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出于自利具有调节公司负债水平的动机;法人股的存在对高管人员出于自利调节资本结构的能力具有制约作用,但在高管人员拥有公司所有权程度较高时作用有限;法人股还具有一定的促使高管人员的自身利益和其他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的作用,而国有股的这些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正 翟胜宝 张静
“处僵治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痛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难点。虽然引入国有资本后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产权屏障,但是其成本加成效应也不容小视。本文以2008—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引入国有资本未能有效化解民营企业的僵尸化风险,从整体样本来看,反而推高了僵尸化风险,并且这一作用在劳动密集程度大、行业垄断程度高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提高了雇员成本、代理成本以及政府补助,同时增加了管理者惰性,进而加剧了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动态回归结果证实了引入国有资本在金融危机时期的积极作用。在区分不同参股主体后发现,通过相关部门直接出资的股东更加注重维护政府形象,引入这类资本缓解了民营企业僵尸化问题,而国有法人股是诱发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的主导力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优化混合所有制实施路径以及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辉
不同类型的制度导向和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及其调整速度呈现时空性差异。以我国1997~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破产法适用范围、各地区的法制建设、股市发展程度等制度层面的因素显著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资本结构在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有着较快的调整速度,相对负债不足的企业也比负债过度的企业进行着较快的资本结构调整,企业在调整其资本结构时存在一定的市场时机行为;宏观经济环境不仅直接影响资本结构选择,还使得企业特征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原本影响发生扭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汤洪波 李湛
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构造出高管人员的权力结构,并就公司价值与高管人员权力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当两权分离、董事会规模大、流通股中机构投资者多、发行了外资股或实现了海外上市都对高管人员的权力产生了重大影响,能显著提高公司价值。
关键词:
公司价值 CEO 权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王雪平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管理层短视等途径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引进和培养力度、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政策建议。本文扩展了高管个人特征与企业创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高管拥有研发背景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文强 唐建新
以沪深两市61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2011~2012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与投资行为的关系以及资本结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负债水平与投资水平及新增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带来的股东-债权人冲突使企业容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制造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且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负债水平 投资行为 制造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军 唐柳
分析了中国2001~2004年上市的118家民营企业与193家国有企业IPO后的经营业绩,发现整个样本的IPO后三年的业绩都存在显著的下滑。特别是在2001~2002年中国股市的泡沫期上市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这种下滑更加明显,而且2003~2004年上市的公司的业绩下滑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显著性上都有所减弱。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2001~2002年上市的公司中,高科技企业和公司的规模与IPO后的业绩负相关,2003~2004年上市的公司中,服务类企业上市前利润与IPO后业绩负相关。但和其他国家的学者的发现不同,我们没有发现IPO后业绩与首日回报之间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泡沫期的存在影响了...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上市时机 公司业绩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继辉 彭文平
本文在考虑地区、行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对高管人员薪酬影响的同时,以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2000~2001年度的现金报酬、总报酬以及两者的变化额4个报酬度量指标,对会计业绩度量、股东财富业绩度量、销售业绩度量、扣除非常项目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它们的变化水平以及市场面平均会计业绩度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不存在高管人员报酬与会计业绩度量有敏感性的证据。(2)存在高管人员总报酬及总报酬的变化额与股东财富业绩度量有敏感性的证据。(3)存在支持销售最大化假设的证据。(4)不存在董事会确定高管人员薪酬时会考虑其对会计数字操控的证据。(5)市场面平均会计业绩度量与高管人员的总报酬及现金报酬的变化相...
关键词:
高管人员 报酬 业绩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去杠杆背景下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团队任职背景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高管背景特征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磨擦与资本结构调整——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股利税减税、金融环境异质与企业资本结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不同负债水平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相同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背景特征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民营控制、政治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型投资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