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8)
- 2023(11162)
- 2022(8629)
- 2021(7819)
- 2020(6375)
- 2019(13895)
- 2018(13660)
- 2017(26281)
- 2016(13595)
- 2015(14939)
- 2014(14333)
- 2013(13701)
- 2012(12133)
- 2011(10860)
- 2010(10963)
- 2009(10597)
- 2008(9515)
- 2007(8633)
- 2006(7721)
- 2005(7136)
- 学科
- 济(50661)
- 经济(50588)
- 业(44125)
- 管理(41411)
- 企(37729)
- 企业(37729)
- 融(26510)
- 金融(26510)
- 中国(25479)
- 银(24123)
- 银行(24110)
- 行(23437)
- 方法(18529)
- 技术(15900)
- 数学(15757)
- 数学方法(15625)
- 农(15552)
- 业经(15178)
- 制(14397)
- 财(14173)
- 地方(12845)
- 技术管理(11927)
- 中国金融(11259)
- 农业(10655)
- 理论(10150)
- 贸(9824)
- 贸易(9809)
- 易(9589)
- 务(9530)
- 产业(9522)
- 机构
- 学院(180080)
- 大学(179029)
- 济(79223)
- 经济(77561)
- 管理(69533)
- 研究(60340)
- 理学(59355)
- 理学院(58759)
- 管理学(57830)
- 管理学院(57499)
- 中国(55305)
- 财(38244)
- 京(36344)
- 科学(32236)
- 中心(30520)
- 财经(30166)
- 所(28821)
- 江(27488)
- 经(27477)
- 经济学(26046)
- 研究所(25728)
- 农(24446)
- 融(24103)
- 金融(23655)
- 经济学院(23516)
- 银(23214)
- 州(23084)
- 北京(23032)
- 财经大学(22685)
- 银行(22420)
- 基金
- 项目(118522)
- 科学(95878)
- 研究(90459)
- 基金(87298)
- 家(74542)
- 国家(73850)
- 科学基金(65340)
- 社会(60936)
- 社会科(57776)
- 社会科学(57766)
- 省(47157)
- 基金项目(45769)
- 教育(40739)
- 自然(39289)
- 自然科(38550)
- 自然科学(38544)
- 划(38453)
- 自然科学基金(37957)
- 编号(35759)
- 资助(33869)
- 创(31481)
- 成果(29093)
- 创新(28378)
- 重点(26735)
- 发(26635)
- 国家社会(25925)
- 部(25509)
- 课题(25270)
- 制(23547)
- 性(23230)
共检索到28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红 李英 李勇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时间储蓄式"互助养老模式已经开始在一些社区小范围试点。文章基于萨缪尔森-戴蒙德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分别设计和构建了以金钱货币为媒介的养老服务储蓄模型和引入社区货币为媒介的互助养老时间储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引入有政府担保的社区货币对人们一生效用最大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⑴以金钱货币作为储蓄媒介,抑制了人们的养老服务储蓄意愿。⑵引入社区货币作为互助养老时间储蓄媒介,促进了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增强了人们进行养老服务储蓄的动力,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金融创新。⑶与传统的金钱货币相比,社区货币更适合于充当互助养老时间储蓄的媒介。由此文章认为:作为老龄化社会的金融创新,引入有国家信用担保的社区货币可以克服现行时间储蓄模式的局限性,实现超越家庭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闲置的养老资源,进而实现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转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文章研究将为政府发行有国家信用担保的社区货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伟 钱文然
本文认真梳理了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研究文献,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寿命延长两个方面总结了人口老龄化的私人储蓄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评述了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储蓄影响的最新研究动态,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前景及启示做了展望和探讨。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年龄结构 寿命 储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王昊 刘婷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将较大程度的挤占消费,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还不够健全,并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人们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仍然缺少安全感。最后本文提出了灵活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保险 居民储蓄 OLG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王昊 刘婷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将较大程度的挤占消费,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还不够健全,并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人们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仍然缺少安全感。最后本文提出了灵活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保险 居民储蓄 OLG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陶士贵
人口老龄化问题属世界难题,我国的状况尤其严重。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引入"补充货币"缓解这一问题,走出一条与别国不一样的路子。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法定货币 补充货币 社会功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阳
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养老保险在其中作用重要。本文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纳入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中,根据世代交叠模型提出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着倒U型影响的命题,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发现我国正在跨越储蓄由升至降的倒U型的拐点,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异于生命周期假说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储蓄率很可能持续降低,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关键词:
老龄化 居民储蓄 养老保险 拐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阳
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养老保险在其中作用重要。本文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纳入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中,根据世代交叠模型提出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着倒U型影响的命题,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发现我国正在跨越储蓄由升至降的倒U型的拐点,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异于生命周期假说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储蓄率很可能持续降低,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关键词:
老龄化 居民储蓄 养老保险 拐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老龄化问题并非是年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当前中国应对农村老龄化有两个优势: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二是村庄熟人社会。依托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让农村老年人可以与土地结合起来,形成老人农业,同时借助村庄熟人社会的条件建立老年人互助养老,国家给予必要的补助,就可能有效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文章尝试提出建立一个基于老人农业和村庄熟人社会基础上的互助养老设想。
关键词:
农村老龄化 互助养老 老人农业 失能人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马静燕
以中国1992—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生命周期等理论,采用VAR模型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企业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企业储蓄率的影响最大,影响效应先负后正;对政府储蓄率的影响次之,影响效应先正后负;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最小,影响效应先负后正。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各类储蓄率的不利影响,应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养老保险保障,建立老年金融体系;发展银发产业,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润龙
近30年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快,无论在时间范畴还是空间范畴,储蓄水平都和GDP保持同步增长。人口老龄化与储蓄关系复杂,各年度居民人均储蓄与老龄化相关密切,但各地区居民储蓄却与老龄化无关。作者探索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影响的机制和影响途径。分析认为,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居民储蓄水平,老龄化通过经济社会变量间接影响储蓄水平。从生命周期角度看,老龄化会减少储蓄;社会养老实施后,老龄化也会减少储蓄;然而,老人因消费减少及我国家庭结构变化,却导致储蓄随老龄化而增加。
关键词:
老龄化 储蓄 消费 影响因素 人均GDP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东波
本文首先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揭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最优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最优储蓄增加。随后,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储蓄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扩张性影响。根据现阶段中国居民高储蓄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的事实,并结合原因探索,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有效利用现阶段人口红利和居民高储蓄以及降低未来居民储蓄倾向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伟 艾春荣
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不降反升,而且过去30多年区域储蓄率的变化与其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高度一致的东高西低的梯度差异,这些都与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提出的老年人口负担理论不符。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寿命与负担效应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分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由寿命延长带来的"未雨绸缪"的储蓄动机既能解释中国储蓄率在时间上的上升趋势也能解释区域间的梯度差异,而老龄人口负担上升并没有对储蓄率产生明显的负效应,也对储蓄率在时间和区域间的变化均没有解释力。运用实证模型的结果,本文还对2015~2050年中国区域储蓄率的走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红梅 周潇 武长河 王克强
文章首先分析了上海市的人口结构和储蓄现状,然后综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储蓄的机制,最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通过选取1997-2015年间上海市老年抚养比、家庭成员数、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等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上海市作为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不能明显升高的情况下,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引起储蓄增加,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上海市高效地解决“城市病”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间序列模型 居民储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琛宇
文章首先介绍了山西省的人年龄结构和储蓄现状,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最后选取2002—2015年间山西省人均储蓄余额、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家庭规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等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山西省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引起储蓄增加,进而导致消费不足,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最后建议山西省政府要大力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促进老年群体消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弱化年轻人储蓄动机;实行开放的人口政策来减缓人口红利的消失,引导劳动力向养老服务、医疗等行业转移,最大化地降低老龄化对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间序列模型 居民储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本峰 张瑞
在20世纪的后半段时间里,世界上很多国家出现了生育率迅速下降和预期寿命的急剧增长,这二者成为空前全球老龄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人口转变如何影响金融市场,以及如何通过金融市场创新,尤其是保险市场创新来解决这些影响全球性老化趋势的因素。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金融创新 保险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