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7)
- 2023(15958)
- 2022(13690)
- 2021(12418)
- 2020(10376)
- 2019(24017)
- 2018(23763)
- 2017(45353)
- 2016(25031)
- 2015(28019)
- 2014(28084)
- 2013(27847)
- 2012(25933)
- 2011(23740)
- 2010(24117)
- 2009(22292)
- 2008(21982)
- 2007(20063)
- 2006(17651)
- 2005(15621)
- 学科
- 济(110973)
- 经济(110787)
- 管理(68534)
- 业(66907)
- 企(53717)
- 企业(53717)
- 方法(50414)
- 数学(42844)
- 数学方法(42190)
- 农(30532)
- 中国(30456)
- 地方(25340)
- 业经(25197)
- 财(24464)
- 学(23310)
- 农业(20646)
- 贸(20307)
- 贸易(20294)
- 易(19626)
- 环境(19437)
- 理论(18519)
- 制(18078)
- 和(18004)
- 银(16337)
- 银行(16282)
- 融(15821)
- 金融(15818)
- 行(15586)
- 技术(14927)
- 务(14708)
- 机构
- 学院(366605)
- 大学(363423)
- 济(147226)
- 经济(144125)
- 管理(139225)
- 研究(125998)
- 理学(120129)
- 理学院(118675)
- 管理学(116220)
- 管理学院(115550)
- 中国(93485)
- 科学(81155)
- 京(77498)
- 农(69063)
- 所(65560)
- 财(65486)
- 研究所(59871)
- 业大(58846)
- 中心(57431)
- 江(55337)
- 农业(54546)
- 财经(52270)
- 范(49671)
- 北京(49071)
- 师范(49066)
- 经(47144)
- 院(44908)
- 州(44250)
- 经济学(44165)
- 经济学院(39834)
- 基金
- 项目(244799)
- 科学(191358)
- 基金(175415)
- 研究(172572)
- 家(155272)
- 国家(153935)
- 科学基金(130679)
- 社会(109767)
- 社会科(103234)
- 社会科学(103197)
- 省(99068)
- 基金项目(93110)
- 自然(86498)
- 自然科(84509)
- 自然科学(84481)
- 划(83074)
- 自然科学基金(82943)
- 教育(79953)
- 资助(72617)
- 编号(69439)
- 发(55903)
- 重点(55866)
- 成果(55103)
- 部(52587)
- 创(50540)
- 课题(49093)
- 科研(47610)
- 创新(47168)
- 计划(46821)
- 大学(44302)
- 期刊
- 济(164478)
- 经济(164478)
- 研究(101002)
- 中国(72131)
- 农(62624)
- 学报(62283)
- 科学(56741)
- 财(49532)
- 管理(49156)
- 大学(46018)
- 学学(43577)
- 农业(42523)
- 教育(39384)
- 技术(32050)
- 融(31123)
- 金融(31123)
- 业经(28790)
- 经济研究(26529)
- 财经(25012)
- 业(23289)
- 经(21480)
- 问题(21350)
- 统计(19993)
- 技术经济(18970)
- 商业(18579)
- 版(18482)
- 策(18393)
- 科技(17355)
- 资源(17287)
- 决策(16571)
共检索到53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霄 单初 刘军
基于对旅游者同时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角色的认知,借鉴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文章设定旅游者的效用函数,并引入社会身份变量构建旅游者碳消费效用评价的扩展模型,分析异地情境下"低碳旅游者"身份对其行为决策的影响。模型中"低碳旅游者"身份的影响由"身份认同程度(α值)"和"身份对应的碳消费水平(C0)"两个变量进行刻画,通过解析发现,内化的低碳观念和情境因素将通过影响(α,C0)对旅游者碳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
碳消费效用 社会身份 旅游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勇 何彪 郭强
旅游业被誉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但在全球日益增大的碳减排压力下,其碳排放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旅游业的碳排放与旅游者的消费选择紧密相关,如果能够确定每种单位旅游商品或服务的碳排放标准,则可以从碳消费的角度对旅游者的效用进行评价。本研究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将旅游者的商品消费转化为其对碳的消费,建立了旅游者的碳消费效用一般评价模型,以旅游交通产品为例进行了效用均衡分析,并给出了此模型下的碳减排对策建议。本研究还结合旅游业、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的特点,将旅游消费习惯和低碳旅游观念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旅游者的碳消费效用函数中,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旅游消费习惯内生的碳消费效用评价模型和低碳旅游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良举 李万莲
汇率变动通过价格效应对入境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在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和传统旅游引力模型,构建一个扩展的旅游引力模型,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人口规模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客源国与中国的距离则是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艳虹 罗焱
本文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构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并对各层次构成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模型研究揭示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本文认为,意向、情境、旅游群体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基本影响要素,而态度、主观规则和主观感知对意向产生重要影响;目的地形象、旅游经历、动机等9个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要素。
关键词:
旅游者 目的地选择 影响因素 TPB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焦彦
市场营销管理者对购买者决策过程的了解直接影响着营销工作的开展。本文将基于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对旅游者购买行为决策进行探讨,在构建旅游者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对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打开旅游者决策过程中的黑箱,为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者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旅游者偏好 知觉风险 旅游者决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洋 蔡溢 殷红梅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旅游地理较为重要的研究范畴。旅游者行为在旅游过程中时间、空间维度下的变化规律研究开展较少。研究以贵阳市"90后"群体为例,通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最终构建出反映"90后"旅游者行为时空变化规律及特征的90s-TGM模型。该模型以"旅游欲"作为核心范畴,将"90后"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行为以4阶段式给予概括与总结,并清晰地反映出"90后"旅游者行为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
扎根理论 “90后” 时空变化 行为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家和 葛和平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基础上,以分工与专业化为视角,基于劳动分工、贸易壁垒及汇率,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模型。模型分为七种专业化分工模式,包括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国内贸易与专业化分工模式、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并存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国际贸易与完全国际分工模式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他三种模式。分析表明,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是本模型的特例,这说明本模型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性。
关键词:
劳动分工 贸易壁垒 汇率 贸易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寿鹏
本文从旅游者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价值的内在逻辑。基于价值的"效用论"定义,本文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应作为旅游价值的客体,旅游者自身、社会、自然则构成旅游价值的主体,因此旅游价值是由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所构成。本文给出了旅游价值净值模型,并就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与理论价值进行阐释。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价值 旅游价值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长生 杨梅
本文通过构建低碳旅游消费行为评价的SEM模型,分析低碳旅游消费所涉及的相关行为方式的内在影响机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低碳旅游者个人特征、低碳旅游环境、低碳旅游流程、低碳参与行为对低碳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低碳旅游消费行为的各个不同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也存在着较强的内在差异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四化”低碳旅游市场开发模式,即低碳旅游市场开发的“定制化”、“制度化”、“信息化”、“参与化”,这为旅游企业低碳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
关键词:
低碳旅游 旅游消费 SEM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管婧婧 俞璇
旅游者在景区内选择游览线路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沿途景观、游览耗时、体力支出、交通工具的花费和体验性等。本文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在多因素杂糅并存的情况下,各项影响因素对旅游者游线选择的效用。研究发现,对景区游客而言,沿途景观和交通方式体验性的效用价值较高,其次为游线的耗时。各项影响因素的效用在景区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间差异较为显著,而在不同性别游客间差异较小。本文进一步调查了游客对湿地、山地和平地等不同类型景区内交通的偏好,结果表明,虽然游客所偏好的交通方式存在差异,但在追求交通体验性上表现出共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静 Philip L.PEARCE 吴必虎 Alastair M.MORRISON
2013年以来,中国雾霾业已成为国际性议题。文章从旅游者感知的视角出发,探究雾霾对旅游的影响,设计了旅游者雾霾风险感知量表,并借助SEM模型验证了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和忠诚度间的结构关系,且在通过模型稳定性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均值结构模型比较了中、外旅游者的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及忠诚度水平。结果证实:旅游者对雾霾旅游损害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危害健康、破坏情绪、损害照片品质、降低景点吸引力和可游性等方面。雾霾风险感知会提升旅游风险感知的整体水平,并降低满意度;高旅游风险感知对满意度有负面影响;满意度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丽 陆林 凌善金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长三角16个地级城市为节点,构建了世博会客流向长三角区域空间扩散的网络,并对网络的整体特征和节点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了每个城市的集聚、中转和扩散客流的能力。网络的整体密度是0.2583,整体旅游流互动不明显,网络直径是4,旅游者至多在旅游线路中安排4个旅游城市。上海、苏州、杭州等节点城市在世博会客流空间扩散网络中处于竞争优势,对客流的虹吸效应较强。上海、苏州、杭州的集聚、中转、扩散能力最强,在网络中位于核心;南京、无锡、嘉兴的集聚、中转、扩散客流能力次之,是次级核心节点城市;常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一兵
本文采用随机效用模型来估计消费者在黄金周的旅游需求。通过对消费者在黄金周是否选择参加外出旅游,选择一日游还是多日游,选择哪个旅游景区的分析,发现收入、旅游成本及景区的旅游价值是影响黄金周旅游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黄金周 随机效用模型 嵌套逻辑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瑶云 李山
旅游圈作为一种动态扩张的空间组织,逐渐凸显成为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中最重要的符号表征,然而,目前类比性的"点轴"空间形态演化模式尚缺乏定量刻画与内生解释。文章统合实践中旅游圈在整体上所具有的中心-腹地结构与枢纽-网络结构复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嵌套式圈层结构"模型与"嵌套式分层演化"模式,并立足需求视角,从旅游效用切入,以长江三角洲旅游圈为例进行了定量解释。研究表明:1)空间上,旅游圈具有嵌套式的圈层结构,可划分为葩嵌层与光环层,葩嵌层嵌套于光环层之中,而光环层可进一步划分为实环和虚环,在空间上具有可拓展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颖华 黄福才
感知价值是竞争优势的新源泉。本文通过剖析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及研究进展,致力于构建旅游者感知价值的结构模型,探讨旅游者如何形成对旅游经历价值的感知。实证研究以内地居民"香港游"为例,验证理论模型及其假设,开发出旅游者感知价值测评量表,为旅游地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实用测量工具。
关键词:
感知价值 维度结构 测量量表 旅游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