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1)
- 2023(6190)
- 2022(5345)
- 2021(5226)
- 2020(4118)
- 2019(9382)
- 2018(9250)
- 2017(18428)
- 2016(10242)
- 2015(11406)
- 2014(11567)
- 2013(11300)
- 2012(10809)
- 2011(10118)
- 2010(10758)
- 2009(9621)
- 2008(9845)
- 2007(8948)
- 2006(8222)
- 2005(7473)
- 学科
- 济(36795)
- 经济(36754)
- 管理(30825)
- 业(28835)
- 企(21802)
- 企业(21802)
- 农(16709)
- 方法(14349)
- 数学(12431)
- 数学方法(12176)
- 财(11973)
- 中国(10937)
- 贸(10750)
- 贸易(10747)
- 易(10507)
- 策(9551)
- 制(9478)
- 学(9209)
- 农业(8704)
- 业经(7997)
- 银(7676)
- 银行(7640)
- 及其(7514)
- 行(7355)
- 地方(7351)
- 融(6713)
- 金融(6712)
- 政策(6433)
- 理论(6214)
- 务(6161)
- 机构
- 学院(150525)
- 大学(149436)
- 济(61518)
- 经济(60115)
- 管理(56457)
- 研究(54394)
- 理学(47830)
- 理学院(47262)
- 管理学(46341)
- 管理学院(46042)
- 中国(41501)
- 科学(33099)
- 京(31743)
- 财(31286)
- 农(29558)
- 所(28600)
- 研究所(25812)
- 江(24741)
- 中心(24556)
- 财经(23472)
- 农业(23426)
- 业大(22984)
- 经(21285)
- 范(20573)
- 师范(20373)
- 北京(20099)
- 院(19408)
- 州(19242)
- 经济学(18443)
- 省(17351)
- 基金
- 项目(95186)
- 科学(74529)
- 研究(69766)
- 基金(68836)
- 家(60527)
- 国家(60020)
- 科学基金(50153)
- 社会(43172)
- 社会科(40873)
- 社会科学(40857)
- 省(36571)
- 基金项目(34877)
- 自然(32625)
- 教育(32005)
- 自然科(31873)
- 自然科学(31859)
- 划(31556)
- 自然科学基金(31303)
- 资助(29290)
- 编号(28845)
- 成果(25494)
- 重点(21529)
- 部(21464)
- 发(20566)
- 课题(20494)
- 创(18977)
- 性(18391)
- 教育部(18094)
- 科研(17943)
- 创新(17814)
共检索到236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志良
为了更明确地说明本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我们不妨借助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一个被抽象了的小社会——居住1000户居民的住宅小区,每户居民的初始可支配收入均为3万RMB,如果每户居民将其可支配收入全部用于消费私人产品,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当某户居民花在每种私人产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所产生的效用相等时,该居民的个人效用达到最大化,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喻言
本文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生活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就业概率、农村实际工资率以及非货币性收益和成本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长革
关于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颇多争论,分歧较大,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发现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公共消费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公共消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自强
本文拟就公共物品理论从纯公共物品向准公共物品拓展过程中学者们的不同见解做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准公共物品的内涵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同时,对准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做出界定,并就这种界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做出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普雁翔 张海翔
本文从粮食安全的公共属性出发,探讨了与粮食安全有关的几组关系,提出了未来粮食安全政策应遵循W TO规则,粮食安全战略应与农业发展战略脱钩,以及粮食安全责任配额化并可交易、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绘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的调研和访谈资料,结合计量模型和个案分析,结果发现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个数增加对流动儿童继续选择读书有负面影响,其中女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在无证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选择回家继续读书和工作的概率,大于有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应建立对流动女童的教育资助,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协调配合,提高流动儿童高中入学率;各地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永臻
由于知识产权制度 ,信息产品成为无形财产被纳入现实经济运行体系 ,因此 ,帕累托最优可以用于信息配置效率分析 ,建立具有实证意义和规范意义的标准。参考文献 5。
关键词:
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帕累托最优 知识产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金堂 李进兵
立足于我国汽车产业和家电产业新的创新实践,提出了核心技术—产品创新战略观;在界定了核心技术产品基础上,分析了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特征,讨论了核心技术产品创新动力机制、形成路径、创业企业和重点创新型企业作用。为此,政府应当遵循核心技术—产品创新战略思路调整创新政策。
关键词:
核心技术 产品创新 战略 创新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全球化已经深刻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各成员采取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使得一件商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成员的范围内,而是在多个成员中进行。国际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贸易,已经成为世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颢 潘文捷
"十三五"仍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保险资金在坚持"保险姓保"的基础上要更加深刻认识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研究探索适合资金特性的配置模式,从而更好地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选用Black-litterman模型并结合马克维茨模型及时间序列模型对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保险资产最优配置进行了模型优化、数值模拟和政策建议等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险资产配置是一个动态优化进程,需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发展、投资者风险偏好、政策制度约束、资本市场走势等不同维度的诸多因素,其配置应从关注规模数量的比例配置到关注特性质量的模式配置转变,从重视结果导向的比例调整向重视因素驱动的模式优化转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梦琳 陈利根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研究方法:经济分析。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缓解了供需紧张,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的潜在威胁;实现了帕雷托改进,增进社会福利。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必须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为前提,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关键,以政府规范为保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黄金律法则 最优消费率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宪忠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创新路径 ,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 :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 ,在社会制度安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 ,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 ,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 ,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收益领域流动 ,而且比较收益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 ,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及人口分布走向平均化的趋势 ,社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其相关政策含义 :一是人口流动是流动人口的理性选择 ;二是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利 ;三是利用比较利益差别促进人口流动 ;四是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 ;五是建构人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杨海燕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万龙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城乡两部门在内的理论模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在客观上,受到特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公共产品的“城乡统筹”,必定是指不超越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的统筹。超越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客观条件来谈论公共产品的城乡统筹供给问题,要么,将最终增加农民负担,要么,将损害城市居民的福利。本文还对这一结论的现实含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公共产品 城乡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