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0)
2023(16815)
2022(14508)
2021(13954)
2020(11592)
2019(27074)
2018(26942)
2017(52508)
2016(28275)
2015(32120)
2014(32138)
2013(31785)
2012(29252)
2011(26698)
2010(27091)
2009(25115)
2008(24547)
2007(21522)
2006(19313)
2005(17141)
作者
(80619)
(67625)
(66585)
(63800)
(42801)
(32209)
(30445)
(26512)
(25511)
(24112)
(22707)
(22632)
(21515)
(21263)
(20856)
(20547)
(19819)
(19790)
(19296)
(19025)
(16884)
(16652)
(16307)
(15426)
(15030)
(14992)
(14845)
(14842)
(13694)
(13301)
学科
(119477)
经济(119356)
(81496)
管理(76914)
(58822)
企业(58822)
方法(53287)
(50020)
数学(46838)
数学方法(46119)
农业(33084)
中国(33038)
(29328)
贸易(29313)
(28568)
业经(27565)
(26474)
地方(22884)
(22728)
(22585)
(18876)
理论(18732)
(18399)
银行(18365)
(17647)
技术(17493)
环境(17258)
(17021)
金融(17020)
(16924)
机构
学院(405378)
大学(403051)
(173046)
经济(169648)
管理(160795)
研究(139526)
理学(139425)
理学院(137982)
管理学(135484)
管理学院(134780)
中国(106781)
(85652)
科学(83222)
(75912)
(74920)
(69790)
研究所(63486)
中心(63081)
业大(62056)
财经(59930)
(58700)
农业(58333)
(54762)
北京(54545)
(52620)
师范(52226)
经济学(51407)
(49984)
(47157)
经济学院(46372)
基金
项目(271750)
科学(214305)
研究(202214)
基金(197817)
(171610)
国家(170167)
科学基金(145964)
社会(127681)
社会科(120834)
社会科学(120802)
(104603)
基金项目(103357)
自然(93692)
教育(92654)
自然科(91537)
自然科学(91520)
自然科学基金(89868)
(87711)
编号(83537)
资助(83188)
成果(68194)
(61397)
重点(60582)
(58794)
课题(57228)
(56041)
教育部(52746)
国家社会(52472)
创新(52192)
人文(51362)
期刊
(191080)
经济(191080)
研究(122002)
中国(77373)
(74936)
学报(60668)
科学(57772)
管理(56783)
(53165)
农业(51168)
大学(47168)
教育(44671)
学学(44537)
(39389)
金融(39389)
技术(35599)
业经(34480)
经济研究(30512)
财经(28371)
问题(26438)
(25506)
(24295)
(23725)
国际(20901)
世界(20854)
技术经济(20357)
(19027)
图书(18938)
统计(18811)
理论(18598)
共检索到60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海霞  顾海英  
针对中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新变化,应用引力模型的派生模型——边境效应引力模型对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流量和流向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边境效应引力模型基本模型的推导过程,并引入了调整模型。然后采用1987至2005年其中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发现:中美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显著存在,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存在流向和区域上的差异;距离的平方并不影响模型的可靠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森  谢杰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影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三个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验证了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中国与东欧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自然地理和经济因素以及欧盟东扩的政策因素则不利于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扩大。研究还表明,中国与东欧的农产品贸易符合林德的需求相似论,即双方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的差异不利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开展。最后,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估计了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和合作重点,即:一是要加强政策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协调;二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战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红  
介绍了以《农业协议》为核心的WTO农产品贸易规则 ,并从市场准入、补贴、缓冲储备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国柱  祁春节  顾雨檬  徐东普  
[目的]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理清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的特征及趋势,对于及时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1996—2021年世界农产品贸易数据,该文从总体——行业——加工程度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及重要节点特征。[结果](1)各国间农产品贸易关联日益加深,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单中心主导地位被削弱,但由少数国家主导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情形并未改变。(2)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地位显著提升,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位于前列,但中介中心度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中国对全球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掌控能力依然不足。(3)各国在不同细分行业中的地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大多数国家的进口集中于少数贸易伙伴的少数产品,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流,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贸易成为各国农业贸易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结论]为此,应持续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拓展与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不断提升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巧珍  
以日中贸易战为基本背景 ,按照 WTO的法律规则 ,对日本限制进口中国农产品事件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是日本限制进口中国农产品严重违背了 WTO规则 ,在此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后 WTO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环境的变化 ,这些变化将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体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产生较大影响。由此讨论了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雨霖  林光华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的状况。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GDP总量、人口数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足",认为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一姬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贸易规模与总额都在不断扩大。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地位和影响显著增强、大进大出格局形成,贸易逆差持续增长、贸易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贸易合作伙伴日趋多元与大宗农产品全面净进口,主要产品自给率显著下滑四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征。从国际竞争力下滑,优势产品出口增长乏力、国内外价差倒挂严重,非必须进口难以控制、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进口稳定性和可靠性十分有限、大量进口冲击显现,威胁农业就业与农民收入、国内支持保护空间受限,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五方面剖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政策选择、风险规避等方面总结出今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丽娟  姜元武  刘娜  
随着"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广东从东盟进口农产品快速增加,但对东盟出口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的不利局面。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广东农产品出口的因素进行了验证,并对出口东盟农产品流量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表明,广东对东盟农产品出口流量受东盟国家的GDP、人均GDP、距离以及区域贸易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广东同大多数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呈现"贸易不足",广东农产品对东盟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耸  向洪金  
本文基于Francoins和Hall(2003,2007)等构建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与 2015年全球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等数据,从行业层面就RCEP对全球农产品生产、价格、贸易、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由于成员数量众多,RCEP对部分成员(比如中日、韩日)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有贸易创造效应;但是,对已经签署双边FTA的成员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有贸易破坏效应;第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等成员的农产品产出与价格均会有所上升,而日本、韩国等成员的农产品产出与价格有所下降,但由于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RCEP对成员与非成员农产品的产出和价格影响有限;第三,从社会净福利指标来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RCEP中获益最大,东盟和日本的社会净福利有所下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国强  
一、前言本文试图在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统计数据以及相关政策背景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辨识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基本格局与政策含义。但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直到1980年才恢复海关统计,且在1980~1991年期间采用的是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邢小军  周德群  孙利娟  
本文选取117个国家作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效率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效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流通能力较弱,且在影响农产品流通能力的各个因素中,公路等"硬件"设施并没有拖累中国农产品的流通能力,而航空、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初级教育水平低等才是制约农产品国际贸易效率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伶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的建立将对3国带来重大的经济意义,并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日韩农产品贸易状况的基础上,采用GTAP模型模拟和定量评估了中日韩建立FTA的农产品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中日韩FTA将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取消关税后,会给日韩农产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中韩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中日之间,中韩两国农产品产量都将增长,而日本农产品产量将减少;中日韩FTA将促进3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贸易条件的改变,从长期看,3国农产品的完全自由化将更有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伶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的建立将对3国带来重大的经济意义,并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日韩农产品贸易状况的基础上,采用GTAP模型模拟和定量评估了中日韩建立FTA的农产品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中日韩FTA将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取消关税后,会给日韩农产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中韩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中日之间,中韩两国农产品产量都将增长,而日本农产品产量将减少;中日韩FTA将促进3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贸易条件的改变,从长期看,3国农产品的完全自由化将更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