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
- 2023(1660)
- 2022(1499)
- 2021(1545)
- 2020(1486)
- 2019(2168)
- 2018(2199)
- 2017(3683)
- 2016(2241)
- 2015(2443)
- 2014(2275)
- 2013(2178)
- 2012(2179)
- 2011(2098)
- 2010(2076)
- 2009(1989)
- 2008(1882)
- 2007(1676)
- 2006(1483)
- 2005(1338)
- 学科
- 管理(7374)
- 济(5283)
- 经济(5274)
- 业(4636)
- 学(3837)
- 企(3790)
- 企业(3790)
- 环境(3372)
- 及其(2788)
- 防(2464)
- 虫(2418)
- 防治(2274)
- 划(2273)
- 治(2270)
- 害(2055)
- 方法(1992)
- 农(1883)
- 技术(1859)
- 虫害(1746)
- 规划(1647)
- 环境规划(1610)
- 中国(1588)
- 财(1533)
- 数学(1512)
- 数学方法(1489)
- 业经(1472)
- 资源(1462)
- 病虫(1449)
- 病虫害(1449)
- 技术管理(1448)
- 机构
- 大学(35001)
- 学院(34692)
- 研究(15131)
- 农(14308)
- 科学(12913)
- 农业(11661)
- 业大(10557)
- 中国(9987)
- 管理(9696)
- 所(9667)
- 济(9526)
- 经济(9224)
- 研究所(9084)
- 理学(8544)
- 理学院(8366)
- 京(8200)
- 管理学(8038)
- 管理学院(8002)
- 农业大学(7836)
- 省(7164)
- 室(6958)
- 实验(6551)
- 实验室(6346)
- 中心(6248)
- 业(6188)
- 重点(6029)
- 江(5626)
- 科学院(5584)
- 院(5527)
- 技术(5027)
共检索到50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重波 张德林 李惠萍 李学瑞
用细胞培养方法制备了弓形虫(GJS 株)ES 抗原(Exceted/Sereted Antigen,E/SA),用油佐剂 M206按不同剂型制备 ES 苗,随机分组免疫健康小鼠(昆明鼠,23~25 g·只~(-1)),每组5只,皮注/腹注0.3 mL·只~(-1)。其中:组1,E/SA 浓缩苗;组2,E/SA 苗;组3,E/SA-H 浓缩苗;组4,E/SA-H;组5,培养液对照;组6,M206对照.另设:组7,健康攻毒对照;组8,健康对照.先后免疫2次(间隔15 d),第28 d 用弓形虫 GJS 速殖子强毒攻毒,每鼠腹注10~2.免疫前后分别取尾血片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IHA 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重波 李学瑞 张德林 李惠萍
弓形虫病的免疫是以细胞介导为主的免疫,其中,Mφ是机体抗弓形虫感染重要的效应细胞.本文旨在明确 TF 在体外激活小鼠腹腔 Mφ后的形态变化及对弓形虫消化的影响进行初步观察.按常规方法制备健康昆明鼠腹腔 Mφ,加含犊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37℃培养,2 h 后洗去非沾附细胞,胰酶消化,洗涤、计数 Mφ,按6×10~5/mL 分装含飞片的培养瓶(1 ml/瓶~(-1)),另制备弓形虫免疫的猪脾脏细胞 TF_1和未免疫健康猪脾 TF_2加入含 Mφ培养瓶.另设不含 TF 的 Mφ对照瓶(组)。37℃密闭培养60 mi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谦
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 是一种人兽互通的寄生虫场,其病原体为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自1908年法国人 Nicolle 首次在北非的一种啮齿动物中分离出弓形虫以来,现已在20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发现弓形虫.美国人 Ferrell 在1952年首次报告了猪弓形虫病.1957年,我国的于恩庶在猪体内首次分离到了弓形虫.进入7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猪群出现"无名高热"病,后证实病原为弓形虫,弓形虫病的重要性开始得到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谦 王庆华 鲁炳义 经字 沈震宇 吴志坚 李爽 甘绍伯
1996年秋季北京有许多猪场发生了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为搞清此次弓形虫病的发生原因,受北京鲲鹏集团公司的资助进行了规模化猪场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采用 SPA-ELISA 法,其原理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A 蛋白代替第二抗体,与哺乳动物血清中的 IgG 结合;其特点是敏感性高,兼容性强,适应于多种哺乳动物及人的血清学检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丁莹莹 李佳祺 李承桓 武安和 邢蒙恩 王大为 郭晓改 吴元华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宿主类型众多,寄生于人、畜、野生动物及禽类等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引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人类和畜牧业都具有潜在威胁。猫科动物是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极其广泛,包括各种哺乳类动物、禽类和人等,其中感染最为严重的动物是猪。猪弓形虫病在不同地区均有流行发生,感染率也较高,平均感染率达22.3%。而猪肉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消费品之一,人在摄入未煮熟的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猪肉或内脏时可获得弓形虫感染,危害人类健康。故本试验对辽宁省不同地区的猪弓形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感染因素。目前,检测弓形虫的金标准是改良凝集实验(MAT),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避免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猪的血清样品,采用MAT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猪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地区弓形虫感染率有所不同,抚顺感染率最高(27.9%),本溪感染率最低(6.28%);不同发育阶段的猪均有感染,繁殖母猪感染率(25.14%)>育肥猪感染率(12.23%)>仔猪感染率(6.04%),且繁殖母猪经产次数越多其感染率越高,经产5胎的繁殖母猪的感染率约是经产1胎繁殖母猪的13倍;大白猪较长白猪更易感弓形虫。另外,弓形虫可以通过母猪的胎盘传播方式(即垂直传播)传染给仔猪,使其获得先天性感染;仔猪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获得感染,即通过接触环境中的卵囊感染弓形虫。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猪弓形虫的感染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
弓形虫 猪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瑶瑶 苏瑞景 董辉 王梦瑶 杨玉荣
【目的】通过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了解该虫株速殖子的毒力特点,为深入研究弓形虫弱毒株的致病特征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为研究对象,用血球计数板将速殖子梯度浓度稀释为<10~0、10~0、10~1及10~2处死小鼠的大脑组织研磨镜检,结果显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重波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从1908年首次在北极发现以来,对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的研究至今从无间断。弓形虫病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二大特点:①广域性流行,即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都有流行,是一种全球性寄生虫病;②多宿主性,弓形虫可侵袭包括所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冷血动物,凡具真核细胞的生物均可侵袭。由此,弓形虫病对人类社会的构成二大威胁:①对人类健康和优生优育造成严重威胁。②引起猪、羊等多种家畜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对此,近年来各国对弓形虫病十分重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涛 周艳琴 聂浩 陈声国 方瑞 姚宝安 赵俊龙
将编码弓形虫微线蛋白3(MIC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IC3和编码γ-干扰素(IFN-γ)的真核表达质粒pcIFN-γ各100μg混合肌肉注射,间隔2周、3次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相同剂量的pcMIC3、pcDNA和PBS免疫对照组。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四氮甲唑蓝(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检测试验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并观察腹腔接种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后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与其它试验组相比,pcMIC3+pcIFN-γ组试验小鼠在免疫8周后的ELISA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和CTL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纯静 周天缘 于正青 储稳 徐立新 宋小凯 严若峰 李祥瑞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刚地弓形虫热休克蛋白21(TgHSP21)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系(Ana-1)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 (+)/TgHSP21,获得重组蛋白TgHSP21(rTgHSP21)。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验证rTgHSP21在体外与Ana-1细胞的结合情况。Ana-1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TgHSP21处理后,采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Transwell细胞小室检测细胞趋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a-1细胞凋亡和吞噬能力。Ana-1细胞NO(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介素12(IL-12)、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 (IL-1β) 的分泌量分别用总NO试剂盒和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试剂盒来检测。[结果]成功获得纯化的rTgHSP21,具有与Ana-1细胞结合的能力。rTgHSP21在浓度为5和10 μg·mL~(-1)时显著促进Ana-1细胞的增殖,各个浓度的rTgHSP21均显著促进细胞凋亡和吞噬能力。80 μg·mL~(-1)的 rTgHSP21明显促进Ana-1细胞NO的分泌。在不同浓度下,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量均明显上升。而在浓度为10、20、40和80 μg·mL~(-1)时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被抑制。此外,rTgHSP21显著抑制了Ana-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TgHSP21能够与Ana-1细胞结合并在体外条件下影响Ana-1细胞的凋亡比例、趋化性、增殖和吞噬能力,对Ana-1细胞的细胞因子IL-6、TNF-α、IL-12和NO的分泌也有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德华 翁亚彪 李华文 郑唤钦 林瑞庆 张德林 朱兴全
通过对国内来源于不同宿主的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绵羊株4个弓形虫虫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株RH株的致密颗粒抗原(GRA6)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首次对中国弓形虫虫株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弓形虫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提供资料。PCR-RFLP分析显示两种带型:RH、SH、CN3株弓形虫为一种带型,QH和ZS2株弓形虫为另一种电泳带型。GRA6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H、SH、CN3株弓形虫的GRA6基因序列上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RH株一致,同属于基因型Ι,为强毒株;QH和ZS2株弓形虫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弱毒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邢蒙恩 王大为 吴元华
以采自辽宁省某屠宰场2 063头猪的血清和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对血清进行定量检测和弓形虫虫株分离,结果显示:2 063份猪血清中阳性血清(滴度≥25)共计233份,阳性检出率为11.3%;选取阳性抗体滴度≥100所对应的67份猪心脏组织进行弓形虫虫株分离,结果从猪心脏组织中共分离出23株弓形虫虫体,分离率为34.3%。此结果提示,辽宁地区猪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对该地区人们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关键词:
弓形虫 猪 虫株分离 MAT PC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苹 赵俊龙 江涛 周艳琴 刘琴 付媛 姚宝安
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AGⅠ部分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KG,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56ku。免疫印记分析显示此表达产物能被猪抗弓形虫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活性。为进一步进行弓形虫病的免疫预防和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驹辉 龚丽贞 唐静静 黄志坚 殷光文
将沙门氏菌鞭毛素和弓形虫免疫优势表面抗原1(SAG1)融合表达,研究其在小鼠上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首先,采用PCR扩增SAG1片段.其次,将SAG1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28a-SAG1;连接到实验室已有的pET-28a鞭毛素质粒中构建表达质粒pET-28a-F-SAG1;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并进行表达.将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小鼠,每隔2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第3次免疫后15 d取小鼠血清.最后,采用蛋白印迹检测蛋白的大小;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德兴 曾红 梁秀峰
贵州牧草种籽繁殖是我国南方种草养畜基地,每年可为全国提供优质牧草种籽数万公斤饲有绵羊、奶山羊、奶牛、猪、禽等。但是由于寄生虫病的危害,困扰了养羊业的发展,特别是1990年以来,该场绵羊不断发生以高温稽留、低烧不退、流产、死产和全身皮肤点状出血,胸腔、腹腔积液,肺、肝、肾、肠系膜淋巴肿胀,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的病例,经实验室诊断为弓形虫所致,并用 IHA 法对病痊绵羊进行抗体检查,其抗体滴度高达1:1024,大多为1:256,同时对该场饲养的猫、狗、绵羊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猫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秀荣 王淑茹
为了查明我省人、畜、禽弓形虫病的感染和流行现状,为本病的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 1993年,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省40个县322个乡的人、畜、禽共16种动物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共抽查10329份血清样品,发现阳性1213份,阳性率为11.74%。其中包括人血清541份,阳性率为4.6%;猪7913份,阳性率为13.45%;猫60份,阳性率为41.675;犬76份,阳性率为3.9%;羊713份,阳性率为9.96%;黄牛255份,阳性率为3.53%;奶牛80份,阳性率为2.55;兔230份,阳性率为2.87%;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