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25)
- 2023(19174)
- 2022(16328)
- 2021(15227)
- 2020(12950)
- 2019(29593)
- 2018(29040)
- 2017(55524)
- 2016(30223)
- 2015(33994)
- 2014(33680)
- 2013(33225)
- 2012(30684)
- 2011(27861)
- 2010(27586)
- 2009(25926)
- 2008(25717)
- 2007(22710)
- 2006(19680)
- 2005(17692)
- 学科
- 济(122497)
- 经济(122338)
- 管理(90803)
- 业(85630)
- 企(70295)
- 企业(70295)
- 方法(58315)
- 数学(52151)
- 数学方法(51545)
- 财(36504)
- 中国(33902)
- 农(33356)
- 制(27758)
- 业经(26348)
- 贸(26310)
- 贸易(26300)
- 易(25685)
- 学(23579)
- 务(22565)
- 财务(22499)
- 财务管理(22446)
- 农业(21683)
- 银(21449)
- 银行(21392)
- 企业财务(21325)
- 地方(20881)
- 行(20358)
- 融(20350)
- 金融(20345)
- 体(18209)
- 机构
- 大学(434062)
- 学院(431880)
- 济(183733)
- 经济(180191)
- 管理(167132)
- 研究(147623)
- 理学(144221)
- 理学院(142683)
- 管理学(140274)
- 管理学院(139485)
- 中国(115004)
- 京(90262)
- 科学(88797)
- 财(87341)
- 农(75454)
- 所(74532)
- 财经(69129)
- 中心(69080)
- 研究所(67581)
- 业大(65223)
- 江(63783)
- 经(62941)
- 农业(59693)
- 经济学(57136)
- 北京(56632)
- 范(52986)
- 院(52877)
- 师范(52332)
- 经济学院(51608)
- 财经大学(51413)
- 基金
- 项目(290322)
- 科学(229212)
- 基金(214357)
- 研究(207034)
- 家(188525)
- 国家(187030)
- 科学基金(160160)
- 社会(133661)
- 社会科(126959)
- 社会科学(126925)
- 基金项目(112368)
- 省(111176)
- 自然(104899)
- 自然科(102539)
- 自然科学(102506)
- 自然科学基金(100725)
- 教育(95292)
- 划(95037)
- 资助(88683)
- 编号(81806)
- 成果(66873)
- 重点(65617)
- 部(65342)
- 发(61245)
- 创(60382)
- 创新(56635)
- 科研(56631)
- 课题(56465)
- 国家社会(56449)
- 教育部(56135)
- 期刊
- 济(194741)
- 经济(194741)
- 研究(125565)
- 中国(82233)
- 学报(70527)
- 财(68810)
- 农(67311)
- 科学(63710)
- 管理(60569)
- 大学(53234)
- 学学(50504)
- 农业(45098)
- 融(44647)
- 金融(44647)
- 教育(38482)
- 技术(35863)
- 财经(34545)
- 经济研究(32857)
- 业经(30356)
- 经(29639)
- 问题(25657)
- 业(24559)
- 贸(23756)
- 统计(22193)
- 版(21114)
- 技术经济(20833)
- 国际(20707)
- 理论(20314)
- 策(20234)
- 世界(19796)
共检索到638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均丽 李雪
微观主体的通胀异质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稳健性与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近年来学术领域对预期理论深入研究的新成果,本文首先采用KL距离等方法分别测算出中国各机构之间、机构与央行之间的预期异质程度,并在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异质预期因素,构建一个更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利率反应模型,深入研究不同微观主体的异质预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银行间拆借利率走势所反映的货币政策对机构间的异质预期反应过度,而对机构与央行间的异质预期反应不足;另一方面通胀预期异质性是通胀持续上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本文认为中央银行应给予异质预期足够的重视,以防其通过延长通胀持续性...
关键词:
异质预期 理性预期 货币政策 KL距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小丽 杨晓光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SVAR研究,多数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衡量政策冲击的指标变量,但理论研究表明,用流动性指标衡量货币政策冲击更适宜。事实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也一直强调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控制。因此,金融机构流动性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部分。以此为起点,笔者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SVAR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调控目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陈柳钦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行业效应 利率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陈涛 潘慧峰 樊夕
利用1998~2009年的季度数据,检验了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长期贷款利率这三种货币政策变量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负向影响,其中M2增长率的影响力度最大。实证结果解释了中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对称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丽群
根据对经济的不同作用,货币政策可分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过去的6年里,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处于相对稳健的状态。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就是因为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对2004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回顾及对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的实施效果的分析,我们判断,在2005年或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先明 裴平
明晰货币政策调整依据,评价货币政策调整效果,对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设定分析时点的基础上,将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上证综合指数纳入统一框架,构建向量分布自回归滞后模型,并根据2001—2012年中国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主要依据,兼顾股票价格指数水平;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是有效的,但存在时滞;中国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是相通的,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货币资金可能在两个市场间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整依据 调整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迎春 邹舒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蓁
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现象被广泛证实,但由于缺乏实证检验,已有研究并未就其决定因素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设定了流动性、存货、贷款率、债权比和规模五项指标以考察货币政策行业异质性的作用渠道。结论显示,贷款率、债权比和规模是影响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产业而言,各种经济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敏感度各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异质性 公司财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