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4)
2023(6835)
2022(5957)
2021(5569)
2020(4402)
2019(9775)
2018(9667)
2017(18784)
2016(9982)
2015(10843)
2014(10382)
2013(9821)
2012(8770)
2011(8051)
2010(8052)
2009(7679)
2008(7233)
2007(6334)
2006(5715)
2005(5104)
作者
(24990)
(20720)
(20510)
(19882)
(13360)
(9814)
(9350)
(7822)
(7806)
(7552)
(6901)
(6788)
(6533)
(6446)
(6442)
(6381)
(6204)
(6167)
(6129)
(5945)
(5100)
(5080)
(4905)
(4857)
(4789)
(4637)
(4629)
(4580)
(4051)
(4037)
学科
(33872)
经济(33836)
管理(28943)
(26465)
(21635)
企业(21635)
方法(13138)
(11938)
数学(11522)
数学方法(11334)
(10644)
(10205)
贸易(10199)
中国(10005)
(9999)
(8729)
业经(8219)
(7836)
农业(7352)
地方(6686)
(6676)
银行(6675)
(6411)
(6346)
财务(6327)
财务管理(6318)
理论(6124)
(5981)
金融(5980)
企业财务(5917)
机构
学院(131214)
大学(126141)
(56260)
经济(55036)
管理(50352)
理学(42643)
研究(42444)
理学院(42270)
管理学(41584)
管理学院(41341)
中国(34867)
(28381)
(24993)
科学(22840)
财经(21639)
中心(20420)
(20232)
(20183)
(19631)
研究所(17776)
经济学(17183)
(17128)
(16826)
师范(16714)
(16368)
财经大学(15912)
北京(15603)
(15583)
经济学院(15446)
业大(15318)
基金
项目(82947)
科学(66290)
研究(65782)
基金(59668)
(50121)
国家(49656)
科学基金(43512)
社会(41689)
社会科(39560)
社会科学(39556)
(32816)
教育(30799)
基金项目(30233)
编号(28617)
(27312)
自然(26566)
自然科(25962)
自然科学(25957)
自然科学基金(25494)
资助(24906)
成果(23646)
课题(19817)
(18560)
重点(18492)
(18406)
(17891)
(17644)
项目编号(17467)
(17344)
国家社会(16707)
期刊
(65911)
经济(65911)
研究(42055)
中国(24992)
(21289)
管理(19241)
(18909)
金融(18909)
(16873)
教育(16408)
科学(14365)
学报(13993)
业经(12297)
农业(11477)
经济研究(11476)
大学(11285)
技术(11173)
学学(10609)
财经(10284)
(8917)
(8461)
国际(8070)
问题(7688)
商业(6563)
现代(6334)
理论(6328)
职业(5955)
(5909)
论坛(5909)
世界(5782)
共检索到20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程均丽  
承诺的优越性如何,主体的预期形成方式是关键。在理性预期假定下,预期被认为是同质、既定的,为了防止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要遵循承诺而避免相机策略。而在异质预期下,私人部门是有限理性的,会不断学习。本文认为,在异质预期下,货币政策重在预期管理,相机优于承诺;但是这种相机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受约束的相机或相机式规则,要在透明度下施行,包含着部分承诺,透明度充当了承诺机制,其本质是利用私人部门的学习,及时促进异质预期经济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本文的贡献在于,对异质预期下的"承诺对相机"问题主要从理论上进行了非技术性的直观的描述和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货币调控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条件变化的分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最优货币政策框架下,对相机抉择、完全承诺最优货币规则和简单规则三种货币决策方式的社会福利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规则行事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损失及通货膨胀和产出偏差都要明显优于相机抉择,面临冲击下的产出和通胀波动更加平稳,因而我国货币政策亟须向规则行事转型;简单规则可以很好地近似完全承诺最优货币规则,这为今后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国实际的泰勒规则提供了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建军  黄梅波  
单一货币政策和成员国分散的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是货币联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货币联盟中有关财政与货币政策几种协调安排的宏观经济含义,指出在成员国无法达成目标一致的条件下,财政纪律和货币政策承诺有助于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但产出目标能否实现则取决于财政纪律的合理性。合理的财政纪律必须考虑成员国基础环境、财政政策乘数及其溢出效应以及潜在产出水平等因素。无效的财政纪律将损害货币政策承诺的效力。本文认为2005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只是缓和了危机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财政纪律危机风波仍将上演,对SGP的改革也远未结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正坤  石璋铭  
不同经济主体因为获取、处理经济信息能力差异,会表现出通胀预期的异质性。信息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之间存在信息扩散与学习,因此货币政策有效的前提是反映信息强势主体的预期。本文分别测定了公众通胀预期和专家通胀预期,并选取7天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因变量,将两种预期分别置入前瞻性泰勒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检验基于不同主体预期的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没有反映专家预期可能是近年来货币政策效力较差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兆昕  刘文娟  
异质预期理论是近年学术界在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的新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微观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更好地诠释货币当局与微观主体之间信息沟通的内涵。本文在梳理了异质预期理论以及公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存在溢出效应的公众学习模型,用以分析微观主体异质预期的相互影响,并以此模型的结论为框架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亚平  
公众预期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令人感到困惑的热点问题。本文力图对经典理论的基本前提进行深入的研讨 ,强调由于理性预期模型在前提假设方面的简单化 ,才使得理论与现实时常存在差异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析货币政策效应与公众预期的关系 ,最后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松  
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一个重要的微观因素,公众理性预期行为必然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成效。基于各自的预期假设,西方不同的经济模型里货币政策效应不同。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构造简单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均衡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只会影响通货膨胀率而真实产出不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万祥  
本文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对中国而言,公众的预期到底属何性质;第二,在理性预期假设之下,我们真的可以得出货币政策无用,而应实施单一规则的结论吗? 一、关于中国预期的性质 在货币需求的函数中,收入预期、价格预期和汇率预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货币需求不稳定性的重要根源之一。如果预期是理性的,那么按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无用的,决策者们不能(即使是短期内)通过总需求管理来系统地改变就业水平,这反而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由理性预期是否就能得出该结论,我们在下一节再进行分析),因而主张稳定的货币规则。就本文的货币需求型调控来说,如果预期是理性的,那么,货币当局企图通过公开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亚平  徐韬  兰茹佳  
由于资产价格含有未来经济运行的一定信息,按照理性预期理论,人们会根据资产价格所包含的特定信息来改变对未来的预期。但另一方面,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决定了人们对于实际经济运行只有模糊的认识。由于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一般比较复杂,资产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也非常灵敏迅速,不仅波动比较频繁,往往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使得资产价格的波动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一般也比较大,导致人们在依据资产价格信息来调整对未来的预期时,状态往往是不稳定的,有时会做出超调或过度反应。所以中央银行虽然并非必须要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做出直接的政策调控,但必须要加强相关的信息沟通,加强对公众预期的管理,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预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鲁臻  
本文研究公众预期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现公众预期能够影响宏观经济,公众预期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来调控宏观经济。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对物价的影响而言,公众预期对产出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这样,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更注重促进经济增长时,应该更注重利用沟通来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而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更注重稳定物价时,除了沟通引导公众预期之外,还需要其他的政策工具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索彦峰  高虹  
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分析框架表明,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进行抉择的决定因素是,在政策收益与政策转换引致的交易成本,并在对二者的权衡中做出政策转换的决策。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抉择中,应加快金融领域内市场化改革步伐,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以及采用连续微调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理性预期学派及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系统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弥补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中性命题重新认识以及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分析,说明即使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毛莹  
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决定了货币政策博弈问题的存在,本文讨论博弈论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应用问题,并提出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洁超  杨源源  范从来  
文章构建新凯恩斯模型,研究了供求冲击和异质性预期下,不同货币政策调控范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波动主要由需求冲击所驱动,预期呈现出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混合的异质性特征,货币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相机抉择倾向;需求冲击导致经济波动向稳态收敛的时间明显长于供给冲击,预期的理性程度提高有助于增进整体福利,事前承诺不一定优于相机抉择,尤其当预期呈现异质性特征时;货币政策忽视利率稳定化操作将导致更多的整体福利损失,需求冲击下这一损失又显著大于供给冲击下。文章认为:在当前预期呈现异质性特征的背景下,相机抉择型调控具有合理性,货币政策不宜盲目向事前承诺转型;在经济波动主要由需求冲击所驱动时,货币政策应考虑利率稳定化因素,保持稳健中性基调可防止不必要的利率扰动影响金融稳定,从而减少福利损失;长期来看,改善公众预期,逐步摆脱外需依赖,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稳定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