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0)
2023(16287)
2022(13608)
2021(12658)
2020(10716)
2019(23906)
2018(23691)
2017(45562)
2016(24000)
2015(26515)
2014(25424)
2013(24524)
2012(21636)
2011(18886)
2010(18788)
2009(17677)
2008(16973)
2007(14680)
2006(12414)
2005(10840)
作者
(62096)
(51857)
(51781)
(48993)
(33051)
(24714)
(23337)
(20085)
(19582)
(18300)
(17612)
(17287)
(16181)
(15957)
(15909)
(15599)
(15533)
(14998)
(14954)
(14778)
(12506)
(12418)
(12367)
(11925)
(11558)
(11520)
(11364)
(11316)
(10142)
(10081)
学科
(100315)
经济(100214)
(96398)
(87954)
企业(87954)
管理(85409)
方法(48464)
数学(39670)
数学方法(38994)
业经(32273)
(31203)
(30342)
中国(24379)
(23425)
财务(23362)
财务管理(23335)
技术(22321)
企业财务(22074)
农业(21401)
(19867)
理论(19496)
(17288)
(17052)
(16727)
贸易(16714)
(16656)
地方(16328)
(16248)
(15297)
银行(15282)
机构
学院(325875)
大学(317444)
管理(138705)
(137679)
经济(135243)
理学(120419)
理学院(119383)
管理学(117338)
管理学院(116740)
研究(92945)
中国(75322)
(63763)
(63466)
科学(53711)
财经(50943)
(48020)
(46835)
(46483)
中心(45151)
业大(44616)
(42592)
经济学(41714)
北京(38602)
研究所(38289)
(37980)
商学(37927)
财经大学(37811)
经济学院(37744)
商学院(37567)
(37362)
基金
项目(222288)
科学(180079)
研究(166256)
基金(164594)
(140453)
国家(139253)
科学基金(124956)
社会(108977)
社会科(103704)
社会科学(103681)
(89096)
基金项目(86843)
自然(80215)
自然科(78579)
自然科学(78564)
教育(77381)
自然科学基金(77213)
(72303)
编号(67157)
资助(66153)
(51963)
成果(50900)
重点(49062)
(48958)
创新(47686)
(47655)
国家社会(45563)
课题(44815)
(43816)
人文(43472)
期刊
(147370)
经济(147370)
研究(89348)
中国(59603)
管理(57486)
(53159)
(43230)
科学(41199)
学报(39088)
技术(34747)
大学(32236)
教育(31916)
学学(30708)
农业(30047)
(28783)
金融(28783)
业经(27797)
财经(25077)
经济研究(23960)
(21691)
技术经济(19445)
(18738)
问题(18557)
统计(17279)
(17067)
财会(16710)
商业(16560)
现代(16025)
科技(15637)
会计(14614)
共检索到468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敏  陈泽明  
以35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极化模拟和DEA二次叠加,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分布,实现了异质行业下企业创新技术效率的可比评价。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可比创新效率较低,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其中平均可比综合创新技术效率最高的是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造业,最低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结构上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研发经费投入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释放,通过改善管理、激励、技术提升创新效率比单纯改变规模更有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芮正云  马喜芳  
本文通过对中电熊猫液晶技术发展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探讨后发企业如何借助外部创新网络实现技术赶超,以及企业跨越式技术成长的动力机制。本文探究了后发企业技术赶超过程中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化机理;分阶段重点阐释后发企业创新战略与创新能力的匹配与协同演进;分析了外部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识别出后发企业实现二次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并形成“适应性技术吸收-维护性技术开发-发展性技术变革”的跨越式成长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易加斌  王茜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各类型企业逐步向平台型企业转变,我国平台型企业在引进海外先进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本土环境的特点开展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逐渐赶超了原有企业。各大平台型企业在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和我国的制度环境相适应。通过构建"制度环境、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丰富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也为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制度环境中怎样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指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波  
作为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我国在技术、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相对发达国家有比较大的差距。从技术发展规律的总体特征来看,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为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源头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1980年后的10年中,我国用中央外汇即引进了7000个项目,用汇157.9亿元。然而,技术引进并不能自动地使差距缩小。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引进→技术差距暂时缩小→技术水平停滞在原引进水平上→差距再次拉大→再次引进”的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河宁  孟海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引进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如果企业不能把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和引进时机、引进策略很好的结合起来的话,在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境。因此企业必须确认自身的创新主体地位,适时进行组织再造,规范创新激励机制和投资机制,积极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娜  姚长青  高影繁  
通过收集我国环保行业61家上市企业2017年公布的财务数据,构建环保行业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综合效率及纯技术效率、规模报酬、投影分析三方面分析企业的创新活动。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行业整体创新效率较低,纯技术效率偏低是主要因素,近2/3的上市企业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双重困扰;超五成企业呈现规模递增态势,创新投入不足是导致企业规模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技术人员与研发费用配置不合理是企业达不到DEA有效水平的重大障碍。最后,根据环保行业创新活动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淑娟  
将创新价值链分解为知识创造、技术吸收和成果转化三阶段,结合行业异质性和价值链环节的差异,运用SFA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三个创新价值链环节的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同时处于价值链首尾两端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受更易受环境影响出现了虚高的情况,在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要素存在行业间不均衡性,创新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结构不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云龙  向刚  赵明元  
创新贵在持续,也难在持续,持续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我国众多的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持续创新,采取什么技术创新战略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分析了自主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的优劣后,文章提出二次创新战略是我国企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较优的战略选择,并基于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特点构建了二次创新战略的进化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敏华  钱立新  
作为一个建筑大县,绍兴县建筑业抓住时机,全面进行企业改制,实现机制创新,使绍兴县建筑业在建筑市场相对疲软的今天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力。一、建筑企业实行改制已是大势所趋绍兴县建筑业经过近几年的整合,已经进入调整、提高、创新阶段。全县有建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我国民营企业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企业形态 ,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前遇到的更多的是制度上的障碍 ,因而面临着制度创新的紧迫任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张婵  姚德文  
把大中型高技术企业科技活动分解为科技成果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两阶段,运用KAO模型和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下构建的链形关联DEA模型,选取2000年、2005年和2007—2011年的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大中型内资企业、大中型港澳台资企业和大中型外资企业的数据,具体分析计算各类企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证研究表明: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大中型内资企业的表现普遍弱于大中型港澳台资企业和大中型外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低和规模效率低是制约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和大中型内资企业发展的两大障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文斌   朱欢  
文章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2016—2020年中国绿色低碳上市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从企业自身特征出发进一步考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同质环境下,绿色低碳企业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规模效率制约,纯技术效率存在规模异质性,中小型企业纯技术效率高于大型企业;企业规模、员工质量、政府补助强度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企业规模、政府补助强度主要通过规模效率对创新效率产生影响,而研发人员结构与企业创新效率负相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世友  
给出了测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AHP)测算综合指数状态,再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测算二次相对评价值;该方法消除了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从而可真正反映人的有效主观努力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爱武  杜建国  关洪军  
环境技术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环境税应以诱导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为重要目的。关于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学者们基于不同的情景假设、研究样本、分析方法和实验模型,取得了并不一致的结论。一方面,环境税可以激励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并通过创新补偿机制,使企业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双赢;另一方面,环境税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可见,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演化的过程,单纯依靠实证或数理方法难以全面认识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方法,将环境税情景下企业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祥丽  
文章利用模糊模拟的层次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进行研究,其中评价因素和评价因素的权重用模糊变量代替,利用模糊模拟技术处理评价模型,计算目标层的期望值,这样可以弥补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缺点,为客观评价、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