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5)
- 2023(14805)
- 2022(12354)
- 2021(11194)
- 2020(9501)
- 2019(20930)
- 2018(20400)
- 2017(38732)
- 2016(21093)
- 2015(22879)
- 2014(21826)
- 2013(21696)
- 2012(19651)
- 2011(17132)
- 2010(17360)
- 2009(16365)
- 2008(16616)
- 2007(14935)
- 2006(13230)
- 2005(11996)
- 学科
- 业(92939)
- 济(87334)
- 经济(87226)
- 企(84983)
- 企业(84983)
- 管理(83145)
- 财(40429)
- 方法(38347)
- 业经(30366)
- 数学(29798)
- 数学方法(29539)
- 农(28722)
- 务(24579)
- 财务(24567)
- 财务管理(24516)
- 企业财务(23318)
- 中国(23084)
- 技术(21056)
- 制(20827)
- 农业(20375)
- 划(17776)
- 策(17183)
- 环境(17163)
- 地方(16332)
- 理论(15834)
- 体(15682)
- 贸(15444)
- 贸易(15434)
- 和(15281)
- 易(15018)
- 机构
- 学院(294044)
- 大学(288126)
- 济(126654)
- 经济(124516)
- 管理(119819)
- 理学(103446)
- 理学院(102500)
- 管理学(101102)
- 管理学院(100583)
- 研究(91729)
- 中国(73921)
- 财(67076)
- 京(58725)
- 科学(55124)
- 农(53592)
- 财经(49860)
- 江(46430)
- 所(45601)
- 经(45318)
- 业大(44697)
- 中心(43085)
- 农业(42182)
- 研究所(40797)
- 经济学(38607)
- 财经大学(36555)
- 北京(36078)
- 州(35725)
- 经济学院(35126)
- 商学(34877)
- 商学院(34578)
- 基金
- 项目(195155)
- 科学(155809)
- 基金(144573)
- 研究(139884)
- 家(126437)
- 国家(125273)
- 科学基金(109733)
- 社会(93572)
- 社会科(89008)
- 社会科学(88980)
- 省(78264)
- 基金项目(77004)
- 自然(71174)
- 自然科(69634)
- 自然科学(69613)
- 自然科学基金(68498)
- 划(63515)
- 教育(62286)
- 资助(57430)
- 编号(52888)
- 创(47241)
- 业(43729)
- 重点(43609)
- 创新(43267)
- 部(42481)
- 发(41812)
- 成果(40455)
- 国家社会(39651)
- 制(37739)
- 科研(37653)
- 期刊
- 济(141264)
- 经济(141264)
- 研究(85917)
- 财(59692)
- 中国(59404)
- 管理(49798)
- 农(48855)
- 学报(45495)
- 科学(42178)
- 大学(34948)
- 学学(33552)
- 农业(32844)
- 融(28502)
- 金融(28502)
- 财经(25824)
- 业经(25257)
- 技术(25229)
- 经济研究(23215)
- 教育(23150)
- 经(22311)
- 业(20482)
- 问题(18293)
- 技术经济(17237)
- 财会(16454)
- 科技(15090)
- 会计(14936)
- 商业(14856)
- 贸(14484)
- 版(14439)
- 现代(14244)
共检索到443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艳娇 毛春梅
“双碳”目标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加大环保投入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2011—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从环保投入视角,采用有调节的多重并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呈倒“U”型关系,适度的环境分权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过度环境分权体制下的激励扭曲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约束促使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倒“U”型关系曲线更加陡峭,适度的环境目标约束正向调节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过度的环境目标约束促使倒“U”型曲线拐点前移。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保投入、企业环保投入在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同时,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约束会强化政府环保投入在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应积极推进环境事权和管理权结构性改革,完善环境事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佳
优化创新环境是地方政府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体制是影响创新环境的关键因素。基于2007年-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与创新环境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对创新环境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支出分权作用更明显。二是细分创新环境项目看,财政收入分权对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有正向影响,财政支出分权对劳动者素质、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创业水平有正向影响。三是财政分权对创新环境的影响将随分权水平的变化呈现非线性特征。为更好地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应该调整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加快推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尤其注重在财政支出上保持适度分权,在财政收入上保持较低程度分权。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创新环境 非线性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阳 薛程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明确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和环境规制是财政分权抑制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渠道;在低收入地区,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而在中高收入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为深化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灿 李继霞 袁振龙
运用三阶段SBM—DEA模型测算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强度、财政压力和绿色创新效率间关系。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具有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的省份,低—低集聚主要在西部地区省份;环境规制强度能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验证了波特假说;而财政压力却抑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未来应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建立收支分权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均衡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灿 李继霞 袁振龙
运用三阶段SBM—DEA模型测算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强度、财政压力和绿色创新效率间关系。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具有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的省份,低—低集聚主要在西部地区省份;环境规制强度能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验证了波特假说;而财政压力却抑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未来应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建立收支分权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均衡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果平 秦剑美 王文华
文章以2011—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省级层面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微观企业的财务绩效和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现阶段财政分权正向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约束和财务绩效均负向调节财政分权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分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和企业差异;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财政分权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着“倒U型”关系,拐点处为最佳财政分权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冬洋 张羽瑶 金岳
在环境分权的背景下研究企业税负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对于我国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生产、环保与创新行为的选择,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结果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抑制效应,东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对于抑制效应具有缓解作用,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则不具有缓解效应。通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本文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符合中国典型特征的事实和结论。
关键词:
税收负担 绿色创新 环境分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廖果平 秦剑美
“双碳”背景下,如何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改善环境质量?政府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以2004—2018年263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为样本,采用不同维度指标衡量环境质量,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与环境质量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但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随着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财政分权的作用下,绿色技术创新改善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时间差异性及门槛效应。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把控财政分权水平,加大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绿色技术的使用率,加快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娜
绿色创新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提高碳生产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运用SFA-Malmquist方法评估我国279个地级市2003—2018年的碳生产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探讨财政分权差异下绿色创新对碳生产率的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促进了我国地级市碳生产率的提高,财政分权对于绿色创新与碳生产率的关系则存在门槛效应,当处于阈值左侧时,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绿色创新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降低;财政分权程度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绿色创新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异质性。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碳生产率 财政分权 门槛回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森 彭田田
财政分权作为处理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对财政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会通过外资竞争和创新偏好的中介效应而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6年30个省的年度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外资竞争与创新偏好间接提高了创新效率,分地区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结论,本文认为中国要提高创新效率,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性,鼓励省级政府积极争取外资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采取措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督促中西部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易杏花 程亚男
基于创新价值链,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为中介变量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转化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在研发阶段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结构所起到的中介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研发阶段的遮掩效应更大;而分权会降低财政支出效率,对双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创新效率 财政分权 创新价值链 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俊武 陈钊雄
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和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参数与非参数方法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中介作用,同时探讨环境规制、科创支持、市场化程度和公众关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呈显著倒“U”型关系;(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倒“U”型关系仅在非资源型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和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体现明显;(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既能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又会通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碳排放;(4)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关注、科创支持和市场化程度对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倒“U”型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使倒“U”型曲线更陡峭,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使倒“U”型曲线更平缓。据此,提出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完善市场机制、构建政府公众共治体系等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琳 周一成
基于2000—2015年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将从"援助之手"向"攫取之手"转变,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轨道。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差异,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从中部依次向东部和西部递减,同时,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非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对国有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比较微弱。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创新 空间计量 倒U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