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0)
- 2023(10108)
- 2022(8296)
- 2021(7370)
- 2020(5971)
- 2019(13603)
- 2018(13091)
- 2017(25353)
- 2016(13403)
- 2015(14884)
- 2014(15052)
- 2013(15259)
- 2012(14134)
- 2011(12733)
- 2010(13049)
- 2009(12395)
- 2008(12832)
- 2007(11717)
- 2006(10741)
- 2005(10182)
- 学科
- 企(74592)
- 企业(74592)
- 业(73116)
- 济(71461)
- 经济(71376)
- 管理(62344)
- 方法(26745)
- 财(25541)
- 业经(25363)
- 务(20349)
- 财务(20333)
- 财务管理(20318)
- 企业财务(19425)
- 数学(18728)
- 数学方法(18650)
- 中国(18540)
- 地方(17691)
- 技术(16258)
- 制(14784)
- 农(14516)
- 和(13740)
- 策(13423)
- 划(13338)
- 理论(12195)
- 企业经济(12176)
- 经营(11655)
- 技术管理(11250)
- 贸(11175)
- 贸易(11162)
- 体(11149)
- 机构
- 学院(204129)
- 大学(198353)
- 济(90781)
- 经济(89036)
- 管理(86438)
- 理学(72968)
- 理学院(72273)
- 管理学(71632)
- 管理学院(71211)
- 研究(64501)
- 中国(53343)
- 财(45329)
- 京(42114)
- 财经(34773)
- 科学(34724)
- 江(32863)
- 所(31791)
- 经(31237)
- 中心(29750)
- 研究所(27842)
- 北京(27190)
- 州(26593)
- 经济学(26369)
- 商学(26117)
- 商学院(25891)
- 财经大学(25360)
- 农(25345)
- 范(23992)
- 师范(23801)
- 经济学院(23619)
- 基金
- 项目(122870)
- 科学(99949)
- 研究(93412)
- 基金(90453)
- 家(76061)
- 国家(75232)
- 科学基金(67670)
- 社会(62128)
- 社会科(59101)
- 社会科学(59087)
- 省(49371)
- 基金项目(47633)
- 自然(42412)
- 教育(42092)
- 自然科(41556)
- 自然科学(41548)
- 自然科学基金(40869)
- 划(39506)
- 编号(37447)
- 资助(36571)
- 发(31087)
- 成果(29369)
- 创(27844)
- 部(27178)
- 业(26905)
- 重点(26667)
- 课题(25916)
- 发展(25819)
- 创新(25758)
- 展(25368)
- 期刊
- 济(113750)
- 经济(113750)
- 研究(63871)
- 中国(43705)
- 管理(40623)
- 财(40272)
- 科学(24872)
- 融(23432)
- 金融(23432)
- 农(22859)
- 学报(22102)
- 技术(20436)
- 业经(20255)
- 教育(18953)
- 财经(18133)
- 大学(18075)
- 经济研究(17755)
- 学学(17161)
- 经(15686)
- 农业(15383)
- 问题(13670)
- 技术经济(13264)
- 财会(12260)
- 商业(11770)
- 贸(11579)
- 经济管理(11352)
- 现代(11142)
- 会计(10847)
- 国际(10674)
- 业(10147)
共检索到327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娇娆 周运兰 刘晓娆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拓展到了路径研究领域,对机构投资者总持股及异质机构投资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检验了研发投入对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娇娆 周运兰 刘晓娆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拓展到了路径研究领域,对机构投资者总持股及异质机构投资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检验了研发投入对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英英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我国沪深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将企业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可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长期财务绩效的提升,但管理层权力的存在会削弱这种正向作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为了短期目标,会使企业的市场绩效异常增长,此时管理层权力的存在可有效地削弱这种负面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艳 温东子
以2012—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治理内在机制的角度出发,探究了机构持股、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投入在机构投资者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创新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了不完全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改善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创新投入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积极性更高,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齐结斌 安同良
基于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门槛效应和无条件分位数模型,本文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非线性关系和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需要跨过一定门槛,才会对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促进作用;(2)基金公司、券商以及社保基金持股对不同分位点研发水平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3)银行和财务公司持股对不同分位点研发水平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研发投入 门槛效应 异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刘利君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不断增大,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更加积极参与企业长期研发投入活动。基于此,文章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活动没有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压力抵抗型投资者能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群 王文文 李敏
以2009~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从研发异质性角度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探索式创新有促进作用,对开发式创新没有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探索式创新之间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力 唐俊颖 张豪
本文选取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者网络中的位置作为衡量机构投资者视野的指标,并以公司治理为中介变量,运用回归分析研究机构投资者视野、公司治理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公司治理关系显著正相关,公司治理和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公司治理在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网络位置 公司治理 研发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怀明 姜珊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财务柔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柔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能够缓解财务柔性持有和利用中的管理层代理问题,促进财务柔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
关键词:
财务柔性 研发投入 机构投资者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颖斐 倪源媛
本文从独立性和稳定性交叉视角检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好;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且其投资的稳定性标志着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监管部门应鼓励发展独立机构投资者,并引导其进行稳定投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企业绩效 独立性 稳定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争光 赵西卜 曹丰 卢晓璇
以2001—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后,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发挥了监督作用,能有效地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琳 林志军 刘衍
本文选取2010-2016年沪深两市46家互联网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来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互联网公司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还考虑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差异,在研究中逐一配对选取了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制造业存在显著差异;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显著相关,且呈倒U型;与交易性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显著的影响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娆
本文以我国1153家上市公司2007—2010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对大股东支持行为却无显著影响;隧道行为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场绩效无显著影响;支持行为对市场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财务绩效无显著影响。上述发现表明,机构投资者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而且对提升公司价值亦有显著效果。这意味着"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举措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根明 邓诗雅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QFII持股表明其更看好该企业的前景,分析师为获取收益将跟进该企业;分析师报告减少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QFII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建立有效的的薪酬制度来约束和激励管理者行为,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本文建立QFII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回归模型,并运用bootstrap中介变量检验法验证了分析师跟进和高管薪酬在QFII持股影响企业绩效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公司前十大股东中QFII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QFII持股通过增加公司分析师跟进的数量和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鉴于此,上市公司应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以吸引更多的QFII持股。国家应继续积极实施QFII制度,充分发挥QFII提高企业绩效、稳定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文莉 程佳 阚立娜
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状况对其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将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0年的有关数据,结合资源配置理论与有效监督假说,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化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化水平与企业绩效负相关,金融化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差;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对金融化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与企业绩效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对金融化水平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