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
2023(1863)
2022(1652)
2021(1529)
2020(1406)
2019(3348)
2018(3147)
2017(6990)
2016(3647)
2015(4160)
2014(4041)
2013(4123)
2012(3612)
2011(3082)
2010(3102)
2009(3110)
2008(3409)
2007(3183)
2006(2879)
2005(2692)
作者
(9427)
(8019)
(7860)
(7539)
(5227)
(3809)
(3751)
(2899)
(2860)
(2838)
(2640)
(2576)
(2545)
(2484)
(2431)
(2429)
(2309)
(2304)
(2291)
(2287)
(2006)
(1827)
(1821)
(1805)
(1786)
(1779)
(1634)
(1627)
(1571)
(1532)
学科
(22299)
(21943)
企业(21943)
管理(19807)
(17588)
经济(17567)
(13647)
(12610)
财务(12610)
财务管理(12599)
企业财务(12317)
方法(10935)
数学(9990)
数学方法(9972)
公司(5215)
(5184)
(3794)
体制(3630)
业经(3001)
(2965)
金融(2965)
(2882)
银行(2882)
技术(2696)
(2546)
关系(2541)
(2477)
组织(2295)
经营(2292)
(2235)
机构
大学(54750)
学院(53232)
(25526)
经济(25099)
管理(24741)
理学(21638)
理学院(21521)
管理学(21396)
管理学院(21292)
(15654)
研究(12993)
中国(12734)
财经(12501)
(11434)
(10309)
财经大学(9579)
商学(8711)
商学院(8670)
经济学(7647)
(7007)
经济学院(6996)
会计(6957)
金融(6806)
(6802)
北京(6643)
中心(6522)
公司(6076)
经济管理(6062)
(5927)
工商(5767)
基金
项目(31099)
科学(25606)
基金(25256)
研究(22326)
(20809)
国家(20644)
科学基金(19295)
社会(15575)
社会科(14992)
社会科学(14986)
基金项目(13797)
自然(13164)
自然科(12917)
自然科学(12913)
自然科学基金(12729)
资助(11059)
教育(10517)
(10436)
(8823)
编号(8211)
(8066)
教育部(7583)
人文(7550)
(6750)
成果(6727)
(6587)
国家社会(6464)
大学(6450)
重点(6372)
(6345)
期刊
(25728)
经济(25728)
(16327)
研究(16024)
管理(10129)
(8643)
金融(8643)
财经(6954)
中国(6725)
财会(6470)
(5745)
会计(5488)
学报(5186)
科学(4879)
大学(4658)
学学(4593)
国际(4504)
会通(4403)
通讯(4403)
经济研究(4273)
(3992)
技术(3461)
问题(3352)
技术经济(3025)
(2828)
业经(2789)
经济管理(2741)
世界(2647)
理论(2627)
财经大学(2578)
共检索到79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蒲文燕  张洪辉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1年的1362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现金持有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目前只有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说明其具备了公司治理职能。而我国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水平和压力敏感型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间关系不显著,其作用有限。在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整体、压力敏感型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均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呈正比,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未发现上述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利达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亦有不同。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依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或者潜在的商业关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度背景下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金分红是否是异质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价值创造作用,使上市公司绩效提升,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导致上市公司绩效降低;我国现行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可能对现金资源不充足的上市公司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葛永波  张振勇  张璐  
投资者情绪通过股价变动的传导途径可能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度量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标,随后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效应,且对不同特征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不同。现金持有量越多的公司,其投资行为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但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投资者情绪—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敏感性未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双武  
企业持有现金是企业内部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投资行为密切相关。上市公司应持有多大规模的现金,才能使得现金持有成本和丧失投资机会的成本之和最低,这是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该文旨在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不同现金持有水平的公司在投资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投资效率的高低,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能够对公司的现金持有管理有所贡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凤  
文章以1998-2006年连续4年以上有数据的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现金持有过量对公司投资行为及其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1)现金持有过量越多,公司的长期投资能力增强。(2)暂时性和持续性过量的公司相比,过量现金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表现存在差异。(3)过量现金持有对公司业绩提升无贡献;过量现金的投资使用效率低下,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方华  
本文选取2009—2017年我国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不同现金持有水平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借鉴Richardson对投资效率的衡量方法,分别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角度考察在企业存在投资不足现象时,现金持有量是否有助于缓解其投资不足程度。研究发现,现金持有量具有缓解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正向效应,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且这种积极效应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结论既支持现金持有的预防动机,又支持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且发现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外部融资约束的程度,同时也深受企业内部代理问题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叶建华   陈晓辉  
现金作为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和支付风险增加企业价值,但在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中,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也可能会损害企业价值。本研究立足中国资本市场现实背景,探究投资者情绪及有限套利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A股市场背景下,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为正值;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期,上市公司持有现金的正向资产定价效应更加明显;在信息透明度低、股票换手率高、股价触及涨跌停次数多、股票交易额高等有限套利程度较高的样本中,上市公司正向现金持有价值更加明显。本研究提供了有关新兴市场国家上市公司持有现金具有资产定价效应及投资者情绪、有限套利因素影响资产定价的具体证据,这对上市公司优化现金管理及监管部门优化监管措施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本文以中国2003~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对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分组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损害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结论说明,只有在合适的制度环境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效应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一实证结果也为中国当前正在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实施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伟  谢诗蕾  
本文通过对2002~2004年共895个高额现金持有样本观测值、1859个未实行高额现金持有样本观测值的经验研究发现,在中国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企业更会实行高额现金持有政策。这是因为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中,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多,持有现金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通过对现金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进一步验证,以及检验两类企业现金的现金流敏感性,我们发现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冬梅  乔嗣佳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0~2013年数据为样本,从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现金持有量与现金流量、股利支付和托宾Q值正相关,而与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负相关,该结论与权衡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预期一致。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动机越强,现金持有水平越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群  
本文就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进行了描述,勾勒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整体状况,揭示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变化趋势。此外,本文归纳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一些独特和不合理的现象,指出了不当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并从制度和公司治理角度给出了初步的解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会丽  陆正飞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的现金持有状况为考察对象,实证检验了集团型上市公司内部现金在母子公司间的分布状况对公司总体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公司总体持现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现金在母子公司间的分布越为分散,即子公司持现比率越高,集团公司整体的过度投资越严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公司高持现对集团公司整体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桦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治理中的作用受股权结构和异质性的影响;在大股东处于控股地位时,机构投资者不能抑制超能力派现;积极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的改善现金股利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有动力发挥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需要较高的持股比例作为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华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9年~2012年股票市场中机构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的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偏好有分红的上市公司超过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在分红的上市公司当中,机构投资者对现金分红水平低的公司偏好超过现金分红水平高的公司,但QFII例外偏好现金分红水平高的公司偏好超过现金分红水平低的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和现金分红水平之间负相关;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量的增加,机构偏向于让公司下一期少支付红利;上市公司如果进行恶意分红,机构投资者将减持这些公司的股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