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7)
2023(12433)
2022(11045)
2021(10376)
2020(8801)
2019(20307)
2018(20307)
2017(39609)
2016(21451)
2015(24094)
2014(24151)
2013(23825)
2012(21683)
2011(19462)
2010(19423)
2009(17990)
2008(17746)
2007(15559)
2006(13717)
2005(12293)
作者
(60898)
(50598)
(50223)
(47917)
(32303)
(24147)
(22749)
(19777)
(19152)
(18144)
(17269)
(16965)
(16087)
(15994)
(15521)
(15500)
(15015)
(15013)
(14470)
(14431)
(12381)
(12361)
(12092)
(11520)
(11278)
(11207)
(11179)
(11151)
(10157)
(9799)
学科
(84748)
经济(84617)
管理(70094)
(64175)
(55700)
企业(55700)
方法(40074)
数学(34464)
数学方法(34117)
(25837)
(22057)
中国(20154)
(19640)
业经(19200)
(17174)
(17133)
财务(17066)
财务管理(17036)
企业财务(16267)
地方(14998)
(14593)
贸易(14586)
理论(14413)
(14180)
农业(13811)
技术(13557)
(13553)
(13467)
环境(13382)
(13288)
机构
大学(308810)
学院(304424)
管理(125976)
(122980)
经济(120307)
理学(109738)
理学院(108597)
管理学(106927)
管理学院(106372)
研究(97706)
中国(72652)
(64805)
(59512)
科学(58240)
(47744)
财经(47566)
(44638)
中心(44296)
业大(44036)
(43708)
(43159)
研究所(43157)
北京(40860)
(38481)
师范(38158)
经济学(36514)
财经大学(35519)
(35513)
(35199)
农业(34813)
基金
项目(208742)
科学(165538)
研究(154089)
基金(153783)
(132571)
国家(131498)
科学基金(114409)
社会(97788)
社会科(92696)
社会科学(92672)
基金项目(82479)
(79809)
自然(74824)
自然科(73086)
自然科学(73070)
自然科学基金(71766)
教育(70655)
(67242)
编号(63111)
资助(63031)
成果(51208)
(46982)
重点(45625)
(43500)
(42552)
课题(42234)
(41866)
教育部(40946)
创新(40514)
人文(40206)
期刊
(133654)
经济(133654)
研究(90920)
中国(55328)
管理(46780)
(46159)
学报(45369)
科学(42470)
(39818)
大学(35202)
学学(33095)
教育(32134)
农业(27388)
(26025)
金融(26025)
技术(25351)
财经(23484)
业经(21015)
经济研究(20632)
(19873)
理论(17563)
问题(17256)
实践(16225)
(16225)
图书(15057)
技术经济(14712)
科技(14403)
现代(13943)
(13605)
(13427)
共检索到44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炜  袁子甲  何基报  
本文将中国深圳股票市场参与者分为中小投资者、大投资者、基金和其他机构四类,构建模型检验了异质投资者的行为差异与股价形成过程的机理。研究发现:(1)四类投资者行为存在明显差异,中小投资者是存在心理偏差、采取"追跌卖涨"的反转交易者,基金是采取"追涨杀跌"趋势策略的惯性交易者,大投资者是投资能力相对较强的群体;(2)价格跟随异质投资者之间的交易而变动。中小投资者净买入越多,该股票股价越可能下跌,反之正好相反;(3)中小投资者与大投资者及基金的不同交易行为在股价形成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大投资者及基金推动股价,中小投资者则为之提供流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振兴  
注意力是人类沟通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但较之金融市场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投资者的注意力是相对稀缺的。本文研究了投资者注意力对资产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认为投资者注意力是影响金融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注意力约束使得投资者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定价偏差。然而,当套利机制有限时,其可能会对资产价格形成产生持续性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田金方  王冬冬  孔雪  
现有文献证实了投资者关注与股市特征的相关关系(Barber和Odean,2008)~([1]),但并没有进一步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为避免"辛普森悖论"现象的出现,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中的有限关注理论为基础,选用"一带一路"、"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三类概念股,借助倾向得分法设计相应匹配股,对照检验投资者关注与股市交易量和收益率的因果关联模式。经验分析发现:(1)投资者关注显著影响概念股而非匹配股,且具有"板块现象";(2)投资者关注与概念股交易量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与概念股收益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3)投资者关注与概念股成交量的关联模式关于"牛熊市"具有不对称性,而与概念股收益率却不存在这种不对称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庄学敏  
在证券市场上,由于契约和法律的这种外来的保护不完备,投资者需要对其权益进行自我保护。本文在探讨投资者信心、投资者行为与投资者教育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者教育事件研究,指出我国当前政府主导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具有"双刃剑"的效果:既可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投资信心,又可能由于制度路径依赖的存在,损害投资者利益。政府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其组织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也取决于投资者对政府教育的正确解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冀宁  盛昭瀚  李心丹  
一、引言 对于证券投资者真实的投资交易行为及其在投资决策活动中呈现的心理特点等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新颖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的证券市场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价格变化和市场波动性,却忽视了对证券市场的主宰者行为的深入探究。在当今证券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金融理论认为:证券投资者应当是理性的,能根据预期未来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道安  何清华  杨德磊  
在公私合作项目(PPP)项目中,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可能会采取协同行为来追求自身利益。这就需要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协同行为进行研究,以了解提高项目绩效的基础机制。首先,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项目投资者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据此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通过交互选择来实现各自的最优策略。其次,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现,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协作管理具有多重复杂路径演化,其稳定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初始状态及相互激励关系。然后,探讨不同情境下投资者的最优策略和有效增强投资者协同行为的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史永东  李竹薇  王镇  甄红线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投资者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和投资者行为特征的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其中,前者包括投资者心态模型、行为随机因子贴现模型、两类参与者模型和行为流程模型,后者从经验研究中所用数据来源(问卷调查、账户信息和公开数据等)出发对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评述,同时给出了我国在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光  张志勇  
通过从上海期货交易所获取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检验了两种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和价格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期货品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都会加剧价格波动性,而不同价格波动率度量方法下,套期保值行为对价格波动所产生的Granger显著影响只出现在某些期货品种市场上;(2)市场价格波动对套期保值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市场价格波动对投机者行为的影响则随着波动率的度量方法不同而不同。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期货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期货市场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军权  孙绍荣  
在各种管理机制的设计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人的行为决策过程,是当前管理实践与研究所提倡的基本出发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从投资市场中监管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博弈为切入点,对投资者行为控制的机制进行了设计,包括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控制成本的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章的研究结果对当前工程项目投资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的治理进行了模拟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各种具体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改进当中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煜  
传统投资行为研究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前提的,但是在市场环境下,自然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情感,因而投资决策过程存在诸多不完全理性。本文考虑了中国制度环境,将投资者非理性与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纳入同一研究架构,并引入产权因素,采用面板固定效应估计法对2011—2018年1 272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讨论投资者情绪是否有塑造管理者乐观的能力,并以管理者过度乐观为中介变量探讨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荣武  曾维新  
过度自信程度不同的投资者因消息确认精度差异引起意见分歧,产生异质后验信念,导致投资者对股价高估或者低估。在此基础上,以盈余公告信息作为利好或利空消息,研究不同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管在牛市还是在熊市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均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当盈余公告为利好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显著;当盈余公告为利空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低估的程度越显著。此外,在盈余公告前投资者就对盈余消息作出了反映,但对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反映程度不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和平  柳庆原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是同质的,即投资者在诸多方面是完全相同的。但实际上,投资者的异质性往往对资产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偏好的异质性,使风险资产的价格行为与代表性投资者框架下的显著不同;投资者所受到的约束的异质性,使得只有部分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从而使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难以成立;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未来的预期不同(即具有异质性信念)更是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组合——消费行为,从而影响均衡价格。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中的资产定价模型大部分都是考虑特定的异质信念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明  
基于法与金融学理论,对保障了流通股股东知情权的投资者关系、反映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地区法制水平与对价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存在政府干预的样本中,投资者关系与地区法制水平对对价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整体样本和存在政府干预的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并不能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只有在政府干预较少的环境下,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才能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为适时监测股市运行中的系统风险,管理股市系统风险,维护股市稳定,本文基于投资者行为,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制定出九个预警指标,构建中国股市运行的预警监控体系,以监测股市的系统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萍  汤兵勇  
本文分析了影响投资者后悔心理的客观因素和个体因素 ,探讨了后悔心理的触发机理并建立 了简单可操作的后悔强度测量模型,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