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6)
2023(5106)
2022(4197)
2021(3935)
2020(3491)
2019(7711)
2018(7481)
2017(15106)
2016(8125)
2015(8557)
2014(8615)
2013(8589)
2012(7948)
2011(6966)
2010(7038)
2009(6715)
2008(7087)
2007(6354)
2006(5389)
2005(5103)
作者
(23164)
(19472)
(19061)
(18470)
(12586)
(9508)
(8821)
(7352)
(7253)
(7020)
(6656)
(6506)
(6268)
(6238)
(6075)
(6051)
(5775)
(5671)
(5558)
(5497)
(4904)
(4634)
(4537)
(4446)
(4401)
(4389)
(4364)
(4025)
(3965)
(3822)
学科
(33967)
经济(33930)
(31040)
管理(26254)
(25405)
企业(25405)
方法(19396)
数学(17934)
数学方法(17809)
(14612)
(11948)
财务(11943)
财务管理(11925)
企业财务(11673)
(10839)
保险(10747)
(9372)
中国(8894)
(8535)
银行(8526)
(8048)
金融(8048)
(8008)
(5861)
(5752)
业经(5498)
(5437)
体制(5136)
(4943)
贸易(4942)
机构
大学(118055)
学院(115394)
(50643)
经济(49715)
管理(46058)
理学(39530)
理学院(39150)
管理学(38517)
管理学院(38288)
研究(35864)
中国(31808)
(29515)
财经(23593)
(23268)
(21702)
科学(20016)
财经大学(18271)
(17967)
(17520)
中心(17036)
经济学(16544)
研究所(16009)
(16005)
(15443)
业大(15349)
金融(15184)
经济学院(15136)
北京(14731)
商学(14165)
商学院(14052)
基金
项目(75124)
科学(60267)
基金(58786)
(51350)
国家(50967)
研究(50926)
科学基金(44748)
社会(34577)
社会科(32977)
社会科学(32963)
基金项目(30749)
自然(30725)
自然科(30163)
自然科学(30152)
自然科学基金(29691)
(26803)
资助(25614)
教育(23558)
(23348)
编号(18189)
(17883)
重点(16471)
教育部(15825)
(15788)
(15454)
人文(15223)
科研(15117)
国家社会(14891)
成果(14769)
创新(14568)
期刊
(49259)
经济(49259)
研究(36700)
(25055)
(20625)
金融(20625)
学报(18765)
中国(18628)
管理(17011)
科学(16181)
(14754)
大学(14470)
学学(14134)
财经(12562)
(10484)
农业(9460)
经济研究(8580)
财会(7477)
技术(7376)
(6474)
问题(6438)
理论(6431)
统计(6247)
国际(6132)
会计(5925)
业经(5773)
实践(5758)
(5758)
(5662)
技术经济(5576)
共检索到171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照桢  曹婷  温军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行业,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分析风险投资机构的历史数据,引入异质性风险投资概念,研究了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上市前异质性风险投资、联合持股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HeckMan两步法处理风险投资机构入驻内生性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长期风险投资能够发挥认证监督作用,其持股能降低IPO抑价;(2)短期风险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更多表现为逐名动机,其持股与IPO抑价呈现"U"型关系;(3)异质性风险投资的联合持股均会显著降低IPO抑价,且机构数量越多,IPO抑价程度越低。文章提出应大力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或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婷  冯照桢  温军  
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行业。该文通过分析风险投资机构的历史数据,引入异质性风险投资概念,并利用Heckman两步法处理风险投资机构入驻的内生性问题,研究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异质性风险投资、联合持股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发现:1)长期风险投资持股会降低IPO抑价,发挥认证/监督作用;2)短期风险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更多表现为逐名动机,其持股与IPO抑价呈现"U"型关系;3)异质性风险投资的联合持股均会显著降低IPO抑价,且机构数量越多,IPO抑价程度越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笑霞  狄然  
利用2009—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间呈倒U型关系。此外,机构投资者总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也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是由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导致的。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独立机构投资者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以2009—2019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异质性动机为视角,系统分析风险投资不同进入和退出时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差异化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对于进入时机而言,早期进入的风险投资显著降低了被投资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后期进入的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说明早期进入的风险投资的“增值”和“监管”动机更明显,而后期进入的风险投资的“逐名”动机更强;对于退出时机而言,孵化风险投资退出显著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战略风险投资退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不显著。排除各种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内部人隐藏负面消息导致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过度反应引起股价泡沫对孵化风险投资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解释力更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朱雅萍  
本文以20082014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202家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及其背景异质性对被投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及向企业派出董事比例对风险企业IPO前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是向风险企业派出专业董事比例与IPO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区分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研究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向企业派出董事、专业董事及其持股比例有助于减轻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但是上述研究结果并未出现在独立背景风险投资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中。尽管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九斤  徐畅  
本文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及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并以2008-2012年IPO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风险投资特征角度考察了风险投资对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程度普遍低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从背景特征角度看,外资风险投资较非外资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更为显著,国有风险投资较非国有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风险投资声誉越好、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联合投资机构数量越多,则被投资企业的IPO抑价程度越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麒麟  陶佳萍  杨茵杰  
近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方兴未艾,为创业企业提供大量资金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和影响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决策,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同时影响企业的IPO进程。本文以2014—2020年深交所创业板有风险投资参与的4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联合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以及市场气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联合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抑价率显著低于单一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市场气氛加强了联合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率的限制作用,市场气氛热烈的时候,联合风险投资更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率。进一步分析发现,联合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首日换手率显著低于单一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相较于CVC+IVC以及IVC+IVC的联合风险投资合作模式,CVC+CVC的合作模式更能显著降低IPO抑价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宁悦   栗鹏妍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新股发行定价和资本市场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市场创业板和科创板9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及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会正向影响IPO抑价,但高声誉的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对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投资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进入阶段越早,IPO抑价越严重。因此,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应注重长期声誉的积累,发挥双重认证作用;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监管力度,明确相关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违法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元甲  李阳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和财务业绩因素对IPO抑价影响也不显著。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的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付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等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志颖  李瑾  果建竹  
本文探讨了在我国制度环境下研发投入强度对IPO抑价的影响,以及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发达市场相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我国公司IPO前的研发投入引发更高的IPO抑价,而在我国转轨经济制度环境下,风险投资的投机性参与并没有起到对IPO公司进行认证监督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相反却增加了IPO公司研发投入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加剧了研发投入对IPO抑价产生的正向调节作用,且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和IPO抑价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依存于风险投资的声誉、产权背景和IPO前持股比例。更进一步,风险投资参与对研发投入和IPO抑价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及调节作用对声誉、产权背景的依存性在创业板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科举  
以中小板、创业板187家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公司IPO前后业绩表现和风险投资持股在公司IPO前、中、后各个时期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上市当年普遍存在业绩增长下降现象;与上市前两年相比,上市后三年业绩增长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前两年业绩增长显著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其上市当年的业绩增长下降幅度也大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以后,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业绩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业绩增长并无显著差异。风险投资在被投企业中的董事会席位、持股时间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对公司业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涛  刘瑞琳  张哲元  
联合投资的根本特征是其异质性,因此在理论上联合投资对创业公司有价值增加的作用,但联合投资在异质性方面的实际作用并未得到检验。文章选取首轮于2000-2015年接受联合投资且以后年度在我国A股市场成功上市的创业公司为样本,研究联合投资的异质性特征对被投资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上市首日来看,联合投资机构股权异质性大小对IPO抑价率呈显著正向影响,联合投资中投资机构经验异质性大小对IPO抑价率呈显著负向影响。从上市一段时间后来看,联合投资机构股权异质性大小对累计异常回报率(CAR)呈显著正向影响,联合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杨大楷  
基于中小企业板的样本,研究了风险投资的异质性对IPO抑价及IPO后收益是否有影响。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异质性会影响抑价,其中独立风险投资降低IPO抑价的程度最高,其次是企业背景风险投资,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则没有影响。风险投资的异质性同样也会影响IPO后收益,其中独立风险投资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对IPO后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则没有影响。结果揭示,在中小企业板,风险投资的异质性会影响IPO抑价和IPO后收益,从而说明风险投资内部的差异性对风险企业的影响是存在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祥东  范彬  刘澄  
通过对2010年至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268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在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42.98%下降到2012年的21.62%;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的风险投资参与度超过70%,持股比例超过15%,并且二者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风险投资由于处在初级阶段,对企业影响力较弱,导致对创业板IPO抑价率的影响较小;同时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率的影响发生了由正到负的方向性转变,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由逐名效应转变为认证和监督效应,这种机制的转变可能是由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以及政策法规的合理引导所促成的。最后针对风险投资如何积极地降低创业板IPO抑价率,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学勇  廖理  罗远航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在公司IPO过程中都能起到认证效应,表现为更低的IPO抑价率;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的高回报率会弱化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导致更大的利益冲突,表现为更高的IPO抑价率。本文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并不具备显著较低的IPO抑价率,如果将风险投资机构划分为普通风险投资机构和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则仅有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IPO抑价率显著较低,表明在中国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对其所持股的公司具备认证效应,而非利益冲突。进一步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在IP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