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6)
- 2023(20104)
- 2022(16870)
- 2021(15696)
- 2020(13483)
- 2019(30920)
- 2018(30399)
- 2017(58469)
- 2016(31207)
- 2015(35052)
- 2014(34786)
- 2013(34110)
- 2012(31545)
- 2011(28346)
- 2010(28727)
- 2009(27362)
- 2008(26730)
- 2007(24145)
- 2006(20799)
- 2005(18835)
- 学科
- 济(127371)
- 经济(127238)
- 业(93264)
- 管理(92492)
- 企(77994)
- 企业(77994)
- 方法(61292)
- 数学(53211)
- 数学方法(52421)
- 中国(37429)
- 财(36371)
- 农(32357)
- 融(31800)
- 金融(31797)
- 银(30914)
- 银行(30865)
- 贸(29741)
- 贸易(29719)
- 行(29595)
- 易(28821)
- 业经(27868)
- 制(27762)
- 学(26711)
- 地方(25262)
- 务(24093)
- 财务(24026)
- 财务管理(23976)
- 理论(23442)
- 企业财务(22857)
- 技术(22687)
- 机构
- 大学(446718)
- 学院(446513)
- 济(186872)
- 经济(183081)
- 管理(171965)
- 研究(148628)
- 理学(147843)
- 理学院(146288)
- 管理学(143447)
- 管理学院(142652)
- 中国(120778)
- 京(93077)
- 科学(89873)
- 财(89000)
- 所(75306)
- 农(74801)
- 财经(70830)
- 中心(70365)
- 研究所(68177)
- 江(67250)
- 业大(65841)
- 经(64277)
- 农业(59039)
- 北京(58517)
- 经济学(58400)
- 范(54310)
- 州(54011)
- 院(53905)
- 师范(53642)
- 财经大学(52908)
- 基金
- 项目(296803)
- 科学(233939)
- 基金(217335)
- 研究(211432)
- 家(190992)
- 国家(189458)
- 科学基金(162773)
- 社会(134606)
- 社会科(127774)
- 社会科学(127736)
- 省(115928)
- 基金项目(113674)
- 自然(107925)
- 自然科(105549)
- 自然科学(105515)
- 自然科学基金(103663)
- 教育(98510)
- 划(97864)
- 资助(91019)
- 编号(84020)
- 成果(67404)
- 重点(67278)
- 部(65580)
- 创(64911)
- 发(62756)
- 创新(60272)
- 课题(58394)
- 科研(57818)
- 教育部(56421)
- 国家社会(56047)
- 期刊
- 济(199910)
- 经济(199910)
- 研究(131114)
- 中国(88065)
- 学报(71433)
- 财(70378)
- 农(66022)
- 管理(65473)
- 科学(65146)
- 融(56454)
- 金融(56454)
- 大学(54379)
- 学学(51721)
- 教育(44366)
- 农业(43769)
- 技术(39475)
- 财经(35611)
- 经济研究(33439)
- 业经(31207)
- 经(30608)
- 问题(26284)
- 贸(25752)
- 业(24801)
- 统计(23188)
- 技术经济(22792)
- 国际(22791)
- 策(21610)
- 版(21072)
- 商业(20986)
- 理论(20879)
共检索到670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根蓓 许淑君
文章以个体跨期最优化行为为基础,从居民异质性风险偏好和市场摩擦视角考察了我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消费、储蓄与投资效应,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中国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将引发境内外居民和投资者的储蓄和投资跨境"局部转移"或"全部转移",其转移的规模和方向取决于内外资金融企业及市场的绝对和相对投融资效率。其次,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将有效提高社会中退休群体的消费水平,对年轻群体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则取决于代表性个体的异质性风险偏好:如果代表性个体是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的,则金融创新将使年轻群体的消费量增加、不变和减少,储蓄量和投资量减少、不变和增加,储蓄转化为资本积累的规模减少、不变和增加。最后,政府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宿玉海 孙晓芹 李成友
基于异质性偏好的"集体模型",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了已婚家庭女性议价能力对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女性议价能力提升对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存在显著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且在青年和大学及以上学历女性的家庭中作用更大;对家庭总消费的促进作用受"女性议价能力包容度"的影响,"女性议价能力包容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在制定促消费政策和再分配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家庭内部议价能力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浩然 吴福象
在一个多国多产业的贸易模型中引入非同位偏好的异质性消费,按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将消费者分成不同的组别,同时将消费品分为制造业产品和服务、非贸易品以及农产品,发现富裕的消费者相对于农产品更偏好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在估算从贸易中获得福利水平时,与传统的代表性消费者模型对比发现,当贸易成本下降时,传统代表性消费者模型高估了穷人的贸易获利,而低估了富人的贸易获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杨澄宇 李建军
本文在引入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税收收入中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讨论简化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和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设置在收入、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取舍关系。一个七级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单一所得税的对比模拟实验表明,政府能通过调整单一所得税的免征额达到与累进税一样的收入分配效果,同时保持增长率几乎不变。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之比、增长率之比和税率与免征额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政府的单一所得税改革的政策选择空间。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相比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杨澄宇 李建军
本文在引入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税收收入中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讨论简化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和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设置在收入、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取舍关系。一个七级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单一所得税的对比模拟实验表明,政府能通过调整单一所得税的免征额达到与累进税一样的收入分配效果,同时保持增长率几乎不变。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之比、增长率之比和税率与免征额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政府的单一所得税改革的政策选择空间。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相比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更鼓励个体投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波 吴柏钧
本文以每个家庭有三代人为例,即少年(受教育期)、中年(工作期)和老年(退休期),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利用1998—2011年数据探讨中年期在有限收入约束下权衡进行前向型代际品子女教育和后向型代际品养老保险的投资,在利己动机和利他性动机同时作用的前提下,分析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代际品投资的影响,进一步讨论政府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对不同收入家庭的代际投资决策产生的效果。实证发现,公共教育支出的增加对低收人家庭子女教育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但同时公共教育支出增加会促进家庭加大代际养老保险的投资。理论和实证结果引导政府在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应该加强对低收人家庭的补贴,这不仅解决了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的资金问题,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静
本文在对世代交叠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2002年-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家庭教育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养老保险促进了家庭教育支出;(2)与其他家庭相比,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和子女接受高中或中专教育的家庭,其教育支出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3)户主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及西部地区家庭,其教育支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强;(4)减弱养老金与后代收入的联系,会弱化养老保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时宇 冯俊新
2012年中国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全覆盖。本文通过一个多阶段世代交叠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这一制度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有如下发现:其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机制降低了参保人群的养老储蓄需求,对调整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不平衡有一定积极意义,使社会总消费在短期内上升0.4%,而长期资本存量降低0.7%。其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非参保人群(城镇就业人员)向参保人群(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人员)的转移,减轻了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差异,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提高了社会总福利;参保人群和非参保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樊唯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要求。本文基于市场驱动的多层内容表现,结合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特点,运用前景理论、产品竞争理论、复杂网络与博弈论等,深入分析了市场绿色需求、市场竞争强度、政府价格补贴以及市场技术导向四个层次驱动下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机制。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小世界模型,仿真分析了从微观企业到整体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市场因素通过需求、竞争、倒逼等机制能显著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但效果取决于市场因素与企业收益的耦合程度;企业风险偏好能正向或负向调节市场因素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网络中的学习与模仿效应使得冒险型企业对网络中其他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示范作用,并且市场能放大这种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晴 陈伟光
文章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5种情境,利用CGE模型动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GDP增长和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与居民福利均会不同程度上升,出现正的外部性;(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极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将会促使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欧盟、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则会转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经济效应 动态CGE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楠
世代交叠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OLG),又称叠代模型、代际交叠模型、戴蒙德模型,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是经济学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模型由阿莱、萨缪尔逊提出,戴蒙德(Diamond,1965)将其与Solow模型进行融合加以发展。模型假定经济个体具有有限期界,即人们只存活于不变数目的离散时期之中,比如说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一个世代的青年人与上一世代的老年人在同一时间段内相互交叠同时存在,该模型的通用名称正是由此而来。它将消费者设定为若干不同的代际,允许不同代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差异性,同时对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进行设定(...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发现:市场化过程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贡献率超过30%;私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融资约束由于限制了某些低才能经商者的进入而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金融摩擦的存在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降低,改革红利将无法长期持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系统性风险是导致农作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个人优化决策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农户保险需求和保险公司保险供给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系统性风险使投保农户风险高度相关抑制了农作物保险的供给,导致农作物保险市场失灵,而政府保费补贴可以增加农户对农作物保险的需求,从而有助于纠正农作物保险市场的失灵,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的大小而定。本文对我国农作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