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9)
2023(6809)
2022(5680)
2021(5447)
2020(4436)
2019(10347)
2018(10313)
2017(19814)
2016(11030)
2015(12082)
2014(12191)
2013(11871)
2012(10805)
2011(9659)
2010(9744)
2009(9201)
2008(9489)
2007(8660)
2006(7851)
2005(7127)
作者
(30964)
(25993)
(25808)
(25154)
(16536)
(12652)
(11962)
(10001)
(9821)
(9498)
(8997)
(8872)
(8586)
(8417)
(8382)
(8004)
(7732)
(7525)
(7478)
(7375)
(6695)
(6359)
(6319)
(6042)
(6007)
(5892)
(5809)
(5510)
(5299)
(5087)
学科
(45932)
经济(45767)
(32106)
管理(31333)
(27562)
企业(27562)
方法(21275)
数学(17168)
数学方法(17027)
(15216)
中国(14403)
(13764)
(12977)
业经(11115)
(9900)
(9844)
(9454)
财务(9443)
财务管理(9423)
(9117)
金融(9116)
理论(9111)
(8917)
银行(8906)
企业财务(8805)
体制(8625)
(8557)
农业(7927)
(7514)
地方(7177)
机构
大学(158004)
学院(155509)
(69285)
经济(67966)
管理(58508)
研究(56254)
理学(49939)
理学院(49365)
管理学(48580)
管理学院(48252)
中国(43633)
(36332)
(33193)
科学(31580)
(28700)
财经(28157)
(25676)
研究所(25555)
(25390)
中心(24714)
(24095)
经济学(22792)
北京(21279)
财经大学(21207)
业大(20989)
经济学院(20358)
(20032)
(19898)
师范(19791)
农业(19534)
基金
项目(99306)
科学(79604)
基金(74917)
研究(71899)
(65443)
国家(64907)
科学基金(56027)
社会(49534)
社会科(45902)
社会科学(45882)
基金项目(38771)
(36644)
自然(35751)
自然科(34988)
自然科学(34977)
自然科学基金(34448)
教育(34005)
(31577)
资助(31274)
编号(27274)
(23582)
成果(23268)
重点(22542)
(20881)
教育部(20796)
国家社会(20749)
(20286)
(20206)
人文(19540)
课题(19437)
期刊
(79440)
经济(79440)
研究(52284)
中国(35737)
(30557)
学报(25066)
科学(23157)
管理(23099)
(22690)
大学(19591)
(19215)
金融(19215)
学学(18504)
教育(17800)
财经(16075)
农业(14335)
(13900)
经济研究(13335)
技术(11862)
业经(11402)
问题(10377)
(7821)
理论(7608)
(7575)
技术经济(7428)
(7381)
统计(7039)
商业(6994)
世界(6993)
改革(6680)
共检索到245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利锋  
通过扩展Blanchard和Galí(2010)的雇用成本模型,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异质性雇用成本的NKMP-DSGE模型。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正规部门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对于同一外生冲击具有不同的反应,这意味着考虑不同部门的异质性是合理的。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指出,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尽管通过降低名义价格刚性而改善了社会福利,但通过失业回滞却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恶化;而且总体而言恶化了社会福利。这一发现为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推行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研究发现,不管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改革都有利于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  薛彦  
匹配2006—2020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和全球经济自由度数据库,研究中等收入阶段以上国家推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主要起正向影响;(2)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正向创新效应对服务业企业、高生产率企业更为明显;(3)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顺序效应,中等偏高收入国家应先选择工时规定、解雇费用规定两项政策工具,待步入高收入阶段再整体推进改革;(4)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会通过劳动灵活性作用于企业创新,要想充分发挥改革的正向创新效应,需要着力解决改革引致的职能灵活性下降问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构建基于包含家庭异质性消费偏好与失业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可用于分析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上行的名义工资刚性以及货币政策机制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名义工资刚性的上升并不必然引起社会福利的恶化,当名义工资刚性程度较低时,名义工资刚性的上升会引起社会福利的改善;并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扩大了名义工资刚性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平  张鹏鹏  
房价过快上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居民的个人生活,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劳动力消费偏好异质性纳入理论分析,从消费视角分析房价上涨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进而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不同影响,并利用2004-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相对房价上涨导致普通劳动力的流出和技术人才的聚集,改变了城市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进而对不同产业的迁移和布局产生影响: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排挤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演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此,文章认为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劳动力流动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钟钰  
已有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研究忽视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差异和区域差异,存在以户为单位度量劳动力外流的选择差错及要素替代发生主体不一致带来的行为逻辑分析偏误。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8年村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相悖于现有文献的主流观点,整体上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种植比例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甚至会显著抑制种植结构“趋粮化”,这一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原因在于,劳动力外流显著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强化了水稻种植“双改单”和复种指数下降的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钟钰  
已有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研究忽视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差异和区域差异,存在以户为单位度量劳动力外流的选择差错及要素替代发生主体不一致带来的行为逻辑分析偏误。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8年村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相悖于现有文献的主流观点,整体上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种植比例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甚至会显著抑制种植结构“趋粮化”,这一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原因在于,劳动力外流显著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强化了水稻种植“双改单”和复种指数下降的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罗伟  
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户籍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异质性是中国市场化转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影响劳动者工资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利用CHIP2007微观数据全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对不同户籍劳动者工资提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城镇和流动人口的工资均有显著作用,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0%,流动人口工资提升1.8%,城镇劳动者工资提升2.9%;在劳动者工资获得机制方面,跨国公司增强了劳动者职业地位回报和人力资本回报,其对流动人口的作用高于对城镇人口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利锋  
文章考虑了我国非正规就业普遍存在的现实,构建包含非正规就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就长期效应而言,以降低正规部门雇佣成本为内容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以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为内容的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均有助于产出的增加以及就业的正规化(即长期收益);(2)就短期效应而言,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在短期中引起产出的显著下降和失业的显著上升(即短期疼痛),而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则并未引起失业的增加。进一步,文章发现货币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就基准政策看,旨在降低雇佣成本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以短期疼痛换取长期收益"的特征;在Evans规则下,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这一特征则不复存在。因此,无论采用哪一种改革方式,Evans规则均可以作为配套性货币政策;并且就改革的效果而言,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可能更为可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利锋  
文章考虑了我国非正规就业普遍存在的现实,构建包含非正规就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就长期效应而言,以降低正规部门雇佣成本为内容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以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为内容的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均有助于产出的增加以及就业的正规化(即长期收益);(2)就短期效应而言,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在短期中引起产出的显著下降和失业的显著上升(即短期疼痛),而第二种劳动力市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蔓洲   程开明   章上峰   刘书成  
本文基于劳动力价格扭曲与错配视角,结合劳动力技能水平,测算了2007—2022年我国19个行业的劳动力错配系数。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从配置过度转为配置不足;第二产业总体上劳动力配置不足,但整体处于优化状态;第三产业则出现劳动力配置过度与配置不足并存的现象。在2022年,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状态,同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处于劳动力严重过剩的状态。同时,若消除劳动力错配现象,我国劳动力将从相对过剩转变为相对短缺,2022年劳动力潜在就业人数为8.71亿,经济潜在总产出比2022年实际总产出高5.98%。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究了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并为缓解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成必成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及其影响,从产业结构调整、行业结构非平衡发展、所有制改革、劳动者自身素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其就业吸纳能力,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用人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五个方面,探讨了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蔓洲   程开明   章上峰   刘书成  
本文基于劳动力价格扭曲与错配视角,结合劳动力技能水平,测算了2007—2022年我国19个行业的劳动力错配系数。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从配置过度转为配置不足;第二产业总体上劳动力配置不足,但整体处于优化状态;第三产业则出现劳动力配置过度与配置不足并存的现象。在2022年,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状态,同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处于劳动力严重过剩的状态。同时,若消除劳动力错配现象,我国劳动力将从相对过剩转变为相对短缺,2022年劳动力潜在就业人数为8.71亿,经济潜在总产出比2022年实际总产出高5.98%。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究了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并为缓解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皮亚彬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地区效率差异和劳动力迁移成本的两部门两地区模型,研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时,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福利效应及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缩小地区效率差异以促进产业转移,或降低迁移成本以促进劳动力流动,都可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并提高经济总体产出;由于劳动力迁移成本异质性,低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产业转移,而高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劳动力转移政策,因而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类政策不能相互替代;当工业化水平提升或地区效率差异扩大导致劳动力流动需求增加时,如果不进一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地区间收入差距会扩大,从而形成劳动力迁移与地区差距扩大同时发生的“谜题”。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动两类思路并不存在内在逻辑冲突,不应将二者对立,需要采取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相结合的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刚性和异质性雇佣成本的多部门模型中,考察了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流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失业在外生冲击下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并且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的"失业回滞"问题。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发现,尽管非正规部门的广泛存在通过降低名义价格刚性和名义工资刚性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改善,但整体而言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显著性差异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恶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失业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以及进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稳定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降低非正规部门广泛存在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丁宁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绩效越好、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外资参与度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出口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能工资溢价。(2)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男性占比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技能型员工占比与技术型员工占比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人力资本异质性进一步扩大了性别技能工资差距。(3)劳动力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交互项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技能型员工占比扩大了狭义技能工资差距,技术型员工占比进一步扩大了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大于狭义技能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